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小小常一直對畫畫頗感興趣!常爸也想給小小常報個繪畫課,但上了一節試聽課,常爸就覺得哪裡不對,簡單說就是套路滿滿的感覺。

課上準備了很多彩紙、五彩絨團、滴流亂轉的塑料眼睛等等。老師把畫的輪廓準備好,讓孩子把這些輔助材料——粘貼到畫上指定的位置,非常出效果,怎麼都不會覺得難看!

為了讓家長感覺孩子畫得棒,通常老師都會親自上手“指導”孩子畫幾筆,有了這關鍵的幾筆,這畫畫的是真不賴!

還有,打著“培養創造力”旗號的課,其實……

比如,下面這張圖是吹畫課上孩子們完成的作品。單看每張畫,畫得都不錯,可放在一起……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授課老師刻意強調:“我們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想法,讓他們自由發揮創造。你看,他們畫的都不一樣啊。”

雖然畫得不一樣,但很明顯所有的畫都是同一個套路畫出來的呀!這就叫培養創造力了?!

在老師的示範教學下,不管小朋友們把墨汁吹成什麼樣,所有人畫出來的都是梅花!

難道就不能有喇叭花?或者,非得是花嗎?不能是動物?山水?人?這究竟是在培養孩子的想象力,還是在限制、扼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後來常爸和美育專家蘇清華老師談起這事,她說:

比如吹畫,我們讓學生吹完以後,會讓他們自己說,吹出來的墨汁形狀像什麼?然後再引導他們去完善他們自己的畫,把想象中的形象落實在紙面上,而不是要求他們照著老師的要求來畫!

下面這三幅畫,是蘇清華老師的學生們的吹畫作品。同樣是吹畫課,不同教學理念的老師,教出的孩子創作出的作品,就是這麼不一樣!這些畫面充分展示了孩子們的想象和他們心中想要表達的感受、思想,這才是繪畫的本真!

下面這幅畫,小朋友學得吹出來的墨汁形狀像頭髮,就畫了一家三口人。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幸福的一家人》吳那與4歲


下面這幅,小朋友學得墨汁形狀像樹枝,就畫了棵大樹。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藍天下的大樹》李思宸4歲


下面這幅,小朋友覺得墨汁形狀像人在跳舞,就畫了個舞者。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雨中舞蹈》愛琪12歲


聽完蘇老師的話,常爸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看了這些靈動的作品,回頭再看一些幼兒園和美術機構孩子的作品,總覺得套路有餘,靈氣不足:

作為教育者,按套路批量授課是容易的,而滿足每個孩子自身特點和發展需要的教育才難之又難!

常爸就想,如何能讓蘇老師這樣的科學正確的繪畫教育理念讓更多的家長和從業者瞭解並學習呢?

書籍相對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傳播渠道,它可以全面、系統地將教育理念傳達給讀者,而且查閱起來也非常方便。

於是,通過一年時間的對談、整理、編輯。常爸與蘇清華老師合作出版了《每個孩子都能學好繪畫》這本書。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蘇清華老師原本是一位高校美術系教師,為了自己的孩子,她在2004創立了“孩子·藝術”兒童美術工作室,十五年來她只專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陪孩子畫畫。現在她已是業界著名的兒童美育專家,但是直到今天她依然在親自給孩子上課,獨創了美育教學體系課,積累了無數有代表性的教學案例。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和學科學習一樣,繪畫的學習也是有階段性的特性和目標的,孩但是大多數家長對此並不清楚。因此,在書裡面我們對此做了相對清晰的梳理,讓家長清晰孩子學習的路線圖。貫穿了孩子2-12歲繪畫發展的塗鴉期、表現期、寫實期的種種表現和應對方案。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書中的所有的問題均來自收集的一線家長們的疑問和困惑,可以說,家長需要了解的相關問題和指導幾乎都在這裡了。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每個案例都來真實的孩子畫作,光看這本書,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美術興趣班的這些套路讓你上當了嗎?孩子的美育究竟該怎麼做?


書中還有附錄及知識鏈接,幫家長更好地理解並方便查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