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學了一點樂器反而卻聽不懂音樂了?

道,思想、核心和理念。法,規則、法律和方法。術,技術、做法和技巧。器,器具和工具。“道法術器”的說法和爭論由來已久,幾乎適用於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能反映出一個人行為和認知的層次,用來衡量藝術欣賞也極恰當。


自從建了“一路有家駒”,成蹊有幸結識了不少熱愛音樂的朋友,其中有很多是樂器愛好者,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關於音色和彈奏方面的知識,可遺憾的是,其中也出現了一些令我困惑的反例,並不是每一位懂樂器的人都懂音樂,他們學了樂器卻又被樂器所困,反而聽不到音樂作品的本源之美了。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一點樂器反而卻聽不懂音樂了?


曾有位歌迷在公眾號上留言說,想要聽懂黃家駒的歌,必須要先學吉他,否則根本就聽不懂。你肯定猜到了,他是一位吉他愛好者。記得當時我與他發生了爭論,我當然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在一首音樂作品裡,聽眾與作者完成對接不需要什麼特定的門檻,只要你沉浸地欣賞了,作者的感情和想法你就可以get到。

後來又陸續收到過不少類似的質疑和抨擊,比如,連樂理和樂器都不會,你寫的哪門子音樂欣賞?這首歌的旋律構成你知道嗎?扒過譜嗎?琶音、滑音、勾弦、擊弦、拍弦、揉弦你懂嗎?Fender和Gibson的電吉他音色區別你能說出來嗎……

看到這些人的言論不禁好笑,在他們看來,必須先滿足了某些條件然後才有資格去欣賞音樂,只要不懂樂器、樂理或彈奏技法就不配聽歌,否則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想起張亞東評價竇唯的一段話,“在創作Don't Break My Heart時,竇唯其實是不太懂和聲的,他編曲不是靠技術完成,而是靠感情和感覺去銜接。”如果按那些技術至上或樂理至上的人的說法,竇唯連聽歌的權利都沒有,寫歌更是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Beyond樂隊的第一張專輯《再見理想》,問世即是傳奇。當時黃家駒與隊友們的磨合時間並不算長,家駒並非音樂科班出身,幾個人的演奏技術也不如日後純熟,作品隨處可見原始和粗糙,難道說這些歌就都是劣等品?家駒就不配玩音樂?

一個人手裡握著一支很名貴的筆,字也寫得龍飛鳳舞,他就一定能寫出好文章麼?一個擁有滿屋子名牌吉他的吉他手,而且彈奏技術高超,他就一定能寫出打動世人的經典音樂麼?

在音樂的世界裡,技術不是不重要,而是底線!樂手們不一定個個都是演奏大師,但技術要夠用,配合要到位。

音樂創作也好,音樂評論也罷,樂器和樂理只是輔助,在過度追逐和攀比技術的同時,某些人似乎忽略了更本源的東西,比如情愫,比如好聽,比如被打動。

為了讓大家理解得更為透徹,先來看一段樂評吧。

“一段精彩的木吉他分解和絃拉開了歌曲的序幕,在這裡,Jimmy Page第一個和絃沒有用傳統的第一把位的am和絃,而是使用了第五把位的和絃,使音色更為亮麗而又不失哀怨,接著一個am7和轉位大c和絃緊跟著大d和大f和絃,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旋律就展現在大家得面前了。”

這是一段對「Stairway To Heaven」的樂評,顯而易見,這不是很容易理解的樂評,至少不是所有人可以理解的。為什麼?因為它太過於糾纏技巧。彈吉他的人看到這段話也許會有些收穫,但對於普通欣賞者而言,這無異於天書。

部分學了樂器的人為何終被技術所困呢?一是會了樂器便有一種優越感,於是喜歡刻意提高門檻,以顯示自己的能力和存在。二是先入為主,比如學的是貝斯,那麼聽歌時只聽或主聽貝斯,耳朵變得不再純淨,聽覺和眼界被限制住了,所以無法領會一首歌的其他妙處。

需要說明一點,學習一點樂器知識,對音樂欣賞當然有好處,起碼可以更立體更直觀地領會編曲,但如果因為學了這些知識卻深陷技術的漩渦不能自拔,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一點樂器反而卻聽不懂音樂了?


凡是藝術作品,其美感都具有相通之處,我們欣賞的重點恰恰就是這些相通之處。

一幅國畫出現在眼前,只去關注筆鋒、用墨等表面的技術指標,而忽視深層的構圖創意和整體意境,那麼這種欣賞方式無異於買櫝還珠。

對一首歌也是如此。與其瞪大雙眼追逐樂手的吉他牌子、風騷的舞臺步伐和帥氣的點絃動作,倒不如將欣賞重點放在音色搭配、演唱特點、感情變化、作品曲風、旋律走向、節奏營造和伴奏的銜接對話上。

成蹊始終認為,音樂是開源的,任何人都有資格欣賞,而且不同的人能欣賞到不同的點和麵。能夠在某種特定的情愫下與藝術家對話,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我們永遠無法百分百精準瞭解作者的想法和創意,然而卻能與之無限接近,並在接近的過程中通過思考不斷獲益,這恐怕是音樂的最大魅力和價值吧。

我個人的聽歌習慣是這樣的,這算不得什麼標準,因為欣賞習慣一定是因人而異的。

1、作品的整體感受,包括色調、情節、感情和共鳴。

2、各樂器之間的前後呼應和高低鑲嵌,以及樂器和人聲的默契配合。

3、樂器的音色和變奏之美,結構設計的巧妙,情感的發展變化。

4、局部華彩的亮點,如riff段、solo段、底層音、和音等。

5、體驗兩種律動。一種是節奏行進營造出的有規律的律動,另一種是作品帶來的感官和神經刺激,更像是化學反應。

6、歌詞的文學性和思想性,試著在不看資料的前提下,揣摩和感受音樂人的創作背景和初衷。

音樂人受到某種觸動後產生創作衝動,很自然地寫下作品。聆聽這樣一首佳作,聽眾是在感情世界和精神層面與作者互通有無,體驗著獨一無二的韻律美感,你聽到了作者的想法和心聲。聽到了,理解了,思考了,共鳴了,這便是欣賞。

假如此時再用“道法術器”來解釋一下音樂欣賞,相信大家一定會有醍醐灌頂之感,四個層次是由高到低的,咱們倒序來感受一下。

器,器具和工具。

“哇,主唱的衣服太靚了,鞋上的釘子也超酷。吉他手那把電吉他簡直帥翻,你知道嗎?那把吉他是限量版的,全球只有50把!”

術,技術、做法和技巧。

“他是我見過的彈得最快的鍵盤手,每次彈琴時,他的表情和動作都很狂躁,絕對的技術大牛,他的水平夠其他樂手追一輩子的。”

法,規則、法律和方法。

“為了效果不致於太幽暗,這首歌雖然是以小調來創作的,但儘量避開了 La和Fa。編曲時故意沒有使用大提琴,而只用了合成器來渲染,節奏不是特別快,所以才沒那麼悲傷。”

道,思想、核心和理念。

“譜寫旋律時,作者的心情一定絕望到了極點,處處瀰漫著憂鬱和壓抑,但樂器音色裡分明還透出一股倔強。當情緒推進到高潮部分時,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似乎預示了結果一定會柳暗花明。”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一點樂器反而卻聽不懂音樂了?


止步於法術器的層面,丟開最核心的道,相當於遊離在淺層和表面,很難觸及藝術的本質和精髓。

目前有一種現象正在逐漸抬頭,不少歌手、音樂人、樂評人和歌迷一味崇尚技術至上,認為技術越好的歌就是好歌,各種速彈、高音和前衛音色玩得很溜,然而卻不怎麼重視情感、內涵和共鳴。此類歌曲,一批接一批的出現,又一批接一批的消失。

有些音樂,註定無法成為經典美味,只能是曇花一現的速食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