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被同伴排挤,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有一首大街小巷经常会听到的歌叫《我们不一样》: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你是不是已经不自觉的哼唱了呢?的确,没有人是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一样。有的不一样是不明显的,高矮胖瘦,肤色深浅,眼睛大小等,而有的不一样是明显的身体残疾或智力缺陷。

人是社会性动物,会寻找同类,排挤奚落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衣着朴素的灰姑娘被穿着华丽的姐姐排挤,智力不高的阿甘在学校被同学联合嘲笑,胖胖的人也会遭受到异样的目光。

在孩子的世界里,更是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他们只和自己喜欢的孩子一起玩。孩子长得胖的,长得太高的,或者太瘦小的,不喜欢看同样动画片的孩子,都可能会遭到排挤。如果被嘲笑被排挤的人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办?

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被同伴排挤,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嘲笑排挤,人的3种普遍表现

面对周围人的排挤和嘲笑,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以下这三种反应中的一种或几种。

  • 逃避,让自己隔离

有的人会自怨自艾,为什么是我?悲观的看待自己的不同,把自己和环境隔离起来,就像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在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里,主人公菲利普是一个脚有残疾的人,他上学的时候遭到了同学的恶意攻击,他们在宿舍逼迫菲利普露出那只跛脚,好让大家看到那只脚是如何的畸形。

菲利普的自尊心受到了强大的伤害,他躲在被窝里哭泣,他期盼这是一场梦。他把自己的跛脚藏起来,把自己变成了隐身人,大部分时间他都是自己待着,他变得沉默寡言。

在受到别人的排挤时,有像童年的菲利普一样选择隐忍独自心伤的,也有人选择了佯装坚强假装不在乎。

  • 假装不在乎

在美剧《美女上错身》里,一个漂亮模特的灵魂住进了高智商胖律师的身体里。刚开始她是崩溃的,她习惯了青春靓丽,在以瘦为美的年代,她接受不了成为一个胖子,接受不了她居然喜欢甜甜圈,但她又无法回头。她保留着美女的倔强,假装自己不在乎,假装接受了现在的生活,开始专心做律师。

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有的人会选择假装不在乎,甚至还会调侃自己的弱点,这种假装不在乎,在随着心灵逐渐强大之后,也可能会演变成真正的不在乎。

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被同伴排挤,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除了以上这两种于他人无害的表现之外,还有的人会在自己受到排挤冷落之后转而攻击他人,表面上成为比较强势的人。

  • 攻击别人

在《平凡的世界》里,路遥写了一个跛女子侯玉英,侯玉英是刻薄犀利的。她举报上课看闲书的孙少平,在大庭广众之下奚落郝红梅是孙少平的“婆姨”,在郝红梅偷他家手帕之后幸灾乐祸。路遥是这样描写侯玉英的:

“这是一位爱关心别人私事的女同学。生理的缺陷似乎带来某种心理的缺陷:在生活中她最关注的是别人的缺点,好像要竭力证明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你们的腿比我好,但另外的地方也许并不如我!”

侯玉英的行为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做法,通过刻意攻击别人证明自己并不差,通过嘲笑别人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

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被同伴排挤,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这些和别人不一样而遭受到的排挤或失落,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那是什么决定了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不同的选择从哪来?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人对他的地位感到满意。和别人有明显不同的人,内心的自卑感会更严重。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克服内心的自卑感,就决定着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用三个孩子第1次去动物园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孩子们站在狮子笼前面,一个孩子躲在母亲身后,全身发抖的说“我要回家”;第2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用抖动的声音说“我一点都不怕”;第3个孩子目不转睛的盯着狮子,并且问妈妈,“我能不能向他吐口水?”

这三个孩子的表现就代表了第1部分提到的那三种表现。颤抖着要回家的孩子选择了逃避,说自己一点都不害怕的孩子是假装自己不在乎,想向狮子吐口水的孩子是试图用自己强势的攻击来掩盖内心的恐惧。

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被同伴排挤,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有身体缺陷或明显不同于常人的孩子,不管他用哪种方式来应对周围的不友善,他内心的自卑感都是存在的,甚至还格外强烈。

阿德勒说,“一个人在5岁以前生活经验决定了他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对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有了不同的答案。”。当然年龄并不是绝对的,但是父母有义务教会孩子面对内心的自卑感,在遭到同伴的嘲笑排挤之后,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

帮孩子超越自卑感,战胜内心的恐惧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来源于周围人的评价,这也就导致孩子的自卑感,大多是因为别人的不认同,进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认同。让孩子摆脱自卑感,首先让孩子体会到被认同,被接纳。

  • 接纳孩子,引导孩子学会积极评价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人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超过周围所有人,父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接纳孩子这一点上,很多的父母包括我自己都没有做好。我们总是对孩子抱以最好的期望,很难接受孩子是一个普通人,甚至还不如普通人的事实。

我很能理解孩子身体有缺陷的父母的心情,他们希望孩子有能力摆脱身体上的缺陷带来的劣势,他们会对孩子更严格,想让孩子变得更好。但如果用力过猛,会给孩子带来双重伤害。

接纳孩子,从孩子身上找到闪光点,让孩子明白他是值得被肯定,值得被认同的。哪怕他不是最好的那一个,他也是最独特的那一个,依然有很多闪光的地方。

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被同伴排挤,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同样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比如孩子跟同学打招呼,同学没有回应。善于寻找闪光点的孩子就会想,哦,他没有听到我的话,他心情不好。而习惯被打击的消沉孩子就会想,他为什么不理我,他不想跟我做好朋友了吗?我错了吗?

一个内心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孩子,不会因为别人的不认同否定自己,他内心会足够强大,内心的自卑感也会逐渐减轻。

  • 带孩子了解世界的多样化

阿德勒认为,孩子在患病或者有身体缺陷时,心理负担会很重。他们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只会关心自己的感觉,还会拿自己和周围的人比较而感到气馁,甚至会因为同伴的怜悯或逃避而加重自卑感。这些都可能让他们转向自己,丧失在社会中扮演有用角色的希望,并产生被世界侮辱了的错误感觉。

如果孩子因为身体的原因产生自卑感,父母应该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看看和他一样,甚至还不如他的人依然在开心乐观的生活,让他知道他并不是唯一不幸的那一个。

这样的做法当然不是为了让孩子去嘲笑不如他的人,也不是带孩子去做秀去做伪慈善,而是通过找到孩子的同类,让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就像因为鞋子破了自卑的人,去看看光着脚的人都在努力奔跑,没有脚的人也在努力地生活,有抱怨的时间不如想一想怎样跑得更快。

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被同伴排挤,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帮孩子扩大社交圈,有更多的朋友

人生有一知己足矣,知己有一个就够了,但朋友还是多一些更好,特别是对孩子。校园霸凌事件里,被孤立被欺凌的那个孩子,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就像《少年的你》,被欺负到跳楼的胡小蝶,周冬雨饰演的陈念,都是因为没有朋友,才让魏莱等人肆无忌惮的欺负。

帮孩子扩大社交圈,有更多的朋友,会让孩子会在不同的社交圈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比如有的孩子在学校朋友很少,表现平常,但孩子在其他方面,比如绘画、音乐、体育等有抢眼的表现,在相应的社团有更多的朋友,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少年的你》里,陈念在认识小北之后变得更加勇敢自信,更加强大。

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活动,最好能固定时间,让孩子有机会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大孩子的社交圈,让孩子逐渐找到自己的价值。也让孩子了解世界的多元性,不再把目光局限在自己身上。

  • 用平常心对待孩子,不特殊对待

如果一个孩子被孤立,他需要的是什么,同情,怜悯?都不是,孩子需要的只是被平等的对待。

一个人去吃海底捞吃火锅,服务员会给你对面摆一个毛绒玩具陪你。很多人说这是服务好的表现,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偏见,是一种人不需要的怜悯。找毛绒玩具的潜台词就是,你一个人吃火锅好可怜呀,我找个玩偶陪你。

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被同伴排挤,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也是一样的,不管别人对孩子的评价是什么样的,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传达给孩子的是,你不需要乞求怜悯,你也不需要别人可怜。用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没有必要为了这些不同就觉得自己可怜,悲天悯人。

我们也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周围和我们不太一样的人,泛滥的同情和怜悯只会让别人本就脆弱的心更加脆弱,对特殊人群最好的帮助就是用平常心对待他们。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从外形上和性格上来说,我们都不一样。既然谁和谁都不一样,又何必纠结为什么不一样,何必为了所谓的偏见让自己苦恼。用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分量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明白,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人和人都不一样,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如果要找“同类”,也没必要拘泥于外表。外表无法强求,但我们可以有同样的追求,就像李宇春在《和你一样》里唱的那样,“

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哪怕会受伤,哪怕有风浪,风雨之后才会有迷人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