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幸福食堂”品嚐幸福味道

中國山東網11月8日訊(通訊員 曾暉) 10月30日上午11點多,在石門山鎮西焦溝村,傳來了歡聲笑語。重新裝飾一新的幸福食堂內,升騰起一股濃濃的飯菜清香……十幾位老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著“幸福餐”,一幅溫馨融融的幸福畫面令人為之動容。

幸福食堂的設立,是曲阜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惠及民生的一項工作。幸福食堂為老人服務,不以盈利為目的,以解決留守老人吃飯難題為切入點,並提供娛樂、心理慰藉等綜合服務,摸索出了一套農村敬老養老的樣本。

“幸福食堂”為獨居老人解決吃飯難題

說起這“幸福食堂”,村党支書記張樹亮一往情深:“西焦溝村空巢老人比較多,外加老年人的年紀也比較大,自己在家做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萌生出辦食堂的這個想法一直在心頭,就是讓老人們頓頓都能吃上新鮮熱乎的飯菜!”

在村支“兩委”多次商議下,幸福食堂確定為非盈利公益性食堂,專門為獨居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成立了孝老愛心基金會,採取村委扶助一點、村民互助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獨居老人子女自覺繳納一點的“四個一點”運營思路。食堂建立之初,村內為每位獨居老人挨家挨戶送去了免費的用餐券,讓老人們親身感受到了黨的溫暖。現在,無子女的老人依然免費用餐,有子女的老人由子女按5元/天的標準繳納伙食費,有效保證了食堂的長效規範運營。

“幸福食堂開到了家門口,這是黨的好政策。”“現在我們不但每天能定時吃上新鮮的飯菜,還能聚在一起嘮嘮嗑,真是太幸福了。”一到飯點,獨居老人們陸續從家裡出來結伴來到幸福食堂,一起分享“家門口的幸福滋味”。

“幸福食堂”成敬老平臺 社會人士爭當志願者

“雖然吃起了免費的午餐,但老人們又反映,不能簡單的吃吃喝喝,要提升養老服務質量,要有精神文化娛樂生活。”張樹亮說,村黨支部馬上把老人們的意見當作主題教育整改的重要項目之一,立刻著手改善:在“幸福食堂”內粉刷孝德文化牆、村裡大喇叭播放四德歌等形式營造濃厚的孝敬關愛老人的文化氛圍;發動村黨支部退休黨員的作用,義務到村裡教老人畫畫、書法、廣場舞等;多次邀請眾多熱心網民、志願者走進村子,陪老人們聊聊天,啦啦家常,關心他們的日常起居;通過電影、文藝表演、舉辦孝德文化節、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途徑為老人們送去精神食糧,豐富了老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餃子起鍋了……”隨著一聲響亮的吆喝,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了豐盛的宴席,作為第六屆百姓儒學節系列活動的“和諧餃子宴”,一時間讓西焦村“幸福食堂”更加熱鬧非凡。五、六張桌子一字擺開,幾十個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圍坐在桌子前,調餡、和麵、擀皮、包餃子,邊忙活邊說知心話,把快樂包進餃子中,歡聲笑語伴著餃子的香味瀰漫開來。老人們圍坐在一起,一起觀賞節目,一起品嚐美味,一起話家常,小小的“餃子宴”,溢出了大大的幸福味。

“想不到家裡的黨組織這樣關愛老母親,讓我們再也沒有後顧之憂,回家以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參加黨組織生活!”在外務工的黨員孔錦秀通過電話,傳遞著遠隔千里的感動。

一間小小的幸福食堂架起了黨支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讓孤寡老人深切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愛。村支部書記張樹亮說,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規範改進提升“幸福食堂”各項工作,讓“幸福食堂”成為老人開心、子女安心、組織放心的“三心”工程,把主題教育的成效真真切切體現在“老有所依”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