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大美西部觀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關注民生,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發佈經典文章。

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

——記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畢業生鄒媛博士

她是琴絃上長大的安琪兒,一曲西北民歌《繡金匾》打開童心天窗,帶著她的夢想從黃土地飛向大洋彼岸。

她已經想不起在領獎臺上收到過多少鮮花,只記得自己外號叫“百分女孩”;她是拿著全額獎學金在海外求學的名校驕子,又是舞池中央俏麗典雅的出水芙蓉,一場場時空縱橫與中西合璧的藝術綻放,總讓無數鏡頭聚焦東方姑娘的別樣美。

她在國際舞臺大展中國文化自信,又將青春的繡球拋給世界頂尖學府,經過學霸間激烈競爭後獨戴桂冠,成為哈佛大學商學院會計系有史以來錄用的首位華人助理教授,並有幸為該院全球商界的MBA精英授課。

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鄒媛個照

追夢天使:自幼立志當老師

哈佛是多少家長與學生嚮往的殿堂,中國咸陽姑娘在追夢路上走進哈佛當教授真是民族驕傲。

2019年青年節剛過,這一消息在鄒媛祖籍陝西禮泉阡東鎮桃堡村不脛而走,讓老家的村民與奶奶樂開了花。然而,鄒媛的父母至今也沒想到,愛女不到3歲時就想當老師的夢,竟然在哈佛校園成真。

無獨有偶,好事成雙。

時隔半月的5月18日,鄒媛代表華人社區參加第十三屆美國紐約舞蹈嘉年華活動。當天,她落落大方地站在中國彩車上表演《粉墨》,其空靈唯美的舞姿在群芳競豔中格外矚目,讓現場10萬餘觀眾不約而同地抓拍,也引來不同國籍的留學生對這位年輕女教授的好奇。


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鄒媛表演照

秦地有女初長成。她的學習從來沒有進過速成班,像雛鳥一樣經過慢慢孵育試飛,留下的倩影便是從丹頂鶴到金鳳凰的凌空展翅,楚楚動人的蛻變中浸透著外人看不到的汗水,堅守著同齡孩子難以承受的金科玉律。

咸陽與西安為鄰,是中國第一帝都,也是周、秦、漢、唐等12個朝代的京畿重地與古絲綢之路第一驛站;咸陽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又有當今全國文明城市等眾多榮譽。

1988年8月28 日,小天使鄒媛選擇咸陽出生。

她的父母均是咸陽市公路局的職工;她的爺爺奶奶重視耕讀文化,外公全家在繪畫藝術上頗有成就。千金的降臨,母親不但為她立足社會細心繫好人生第一粒釦子,也為孩子遠走異鄉為國爭光提前縫製了紅色嫁衣。

上世紀80年代末,正是改革開放之初,全國各行各業都在經濟復甦中迎接春天。

那時,物質貧乏,交通不便。鄒媛的父親常年在施工單位工作,平時也沒有節假日,她的成長不得不由母親全程包攬;2歲剛過,她就被送進幼兒園生活。弱不禁風又膽小怕事的她,時刻都離不開母親與老師的呵護。她總是把老師當親人一樣信賴,每當看到弱小的夥伴常被淘氣包欺負時,就暗暗下決心長大後也要當老師保護好學生。

這一願望,在她3歲時就駐進心靈深處。

在咸陽市機關幼兒園裡,大人發現她對音樂比畫畫更有靈感與興趣。為了更好地接受藝術洗禮,父母省吃儉用從微薄的工資裡攢下1250元,買下當時最奢侈的電子琴。從此,她就像一隻快樂的小燕子,每天在音符裡飛來飛去,不斷探秘藝術的萬花筒。

不到1年時間,音樂的魔力深深吸引了她,也讓老師產生並建議她學習鋼琴的念頭。當時,一架鋼琴最少是7000多元。父母不得不咬咬牙繼續縮衣節食,在她剛上小學時就換上了鋼琴。意想不到的是半年後,老師又讓母女去西安音樂學院找更專業的老師練琴,以便挖掘孩子的藝術天賦。

此時,母親感到身心疲憊,女兒也有些不情願了。

從咸陽到西安,除了要克服交通顛簸不便,還要承受經濟上的壓力。如果半途而廢就意味著前功盡棄,但堅持練琴對孩子又面臨著怎樣的未來?

正當母女倆思想動搖時,彩虹中學有位大姐姐來家裡找鄒媛玩。寓教於樂,母親特意請這位大姐姐用鋼琴彈奏《繡金匾》。誰知,這首從陝甘寧邊區走紅中國的經典名曲,本意是表達抗日戰爭時期軍民魚水情深,又是充滿喜氣洋洋的凱旋戰歌,卻將8歲的鄒媛聽得淚流滿面。她一邊聽一邊哭起來,讓在場的人都突然感到莫名其妙。

大姐姐走後,母親納悶地問鄒媛為什麼哭了?

她說,第一次聽這麼好聽的曲子,我好像看見了偉大領袖與勞動人民在一起,還有我胸前的紅領巾就像繡出來的非常美......接著,她告訴母親,自己將來也要彈出像大姐姐一樣好聽的《繡金匾》。母親聽了,越發感覺女兒的藝術領悟與眾不同,便欣慰地鼓勵她說:鐵棒也能磨成針,只要你用功堅持就會彈出和大姐姐一樣的妙音。

經過這段思想小插曲後,母女倆立下磐石志。

她們拉鉤約定,一百年不許變。每到週日早上,母親先起床叫醒女兒,準時6點半吃完飯出門;無論是電閃雷鳴、花開葉落,還是烈日暴曬、寒風刺骨,母親左手拿著學具、右手牽著女兒,沿西蘭路步行到體育場十字守候過境車;先到西安勞動路,換乘24路公交車到小寨,再步行1站路,必須在10點半前趕到西安音樂學院老師家裡;學習1個小時的課後,上午11點半又返回咸陽,在半邊樓的小蝸居里,母親打開蜂窩煤爐子開始做午飯,女兒就自覺地爬在小木桌上溫習功課。這一習慣轉眼就是6年多。

在小區居民眼裡,這對能隨時被風吹倒的瘦弱母女倆,她們常年陶醉在讀書與音樂裡,貌似不食人間煙火,卻是大家心中仰望的學習明星。

潤物細無聲,引導有耐心。遇上孩子在學習中的小情緒,母親從來都不責怪批評。她總是按照早已立好的家規:每天雷打不動地先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然後再讓女兒看電視或者下樓去玩半小時,晚上堅持學習到10點半休息。

惜時守信,日積月累,習慣養成。

鄒媛從小是左鄰右舍喜歡的乖乖女,她尊老愛幼非常懂事,低調簡樸的家風始終伴隨著她成長。她與家人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叛逆期與更年期的矛盾衝突,即使遇到問題,親情之間總是敞開心扉民主協商。

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

《繡金匾》是鋼琴8級的考試曲目,鄒媛必須下勢苦練才能實現諾言。母親給她幼小的心田插滿了閃閃紅五星,在金色的陽光下,她像追夢天使一樣不斷飛翔。她每天都要練習《繡金匾》鋼琴曲,練到14歲的花季時,鋼琴演奏水平已經達到10級。

社區居民聽過她美妙的《繡金匾》,校園師生聽過她感人的《繡金匾》。只要遇到表演,她一定會演奏心愛的《繡金匾》。她演奏的《繡金匾》從黃土地飛到了天安門;她熱戀的《繡金匾》從東方之珠飛向了大洋彼岸...…

一曲深情的《繡金匾》自幼融進了她的血液,打動了無數陌生人的心絃,也迎來了她遠嫁知名學府的花轎。


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鄒媛的哈佛錄取通知書照

百分女孩:才藝贏取幸運鑽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這是自古以來先輩送給孩子的成人禮。

鄒媛上小學的年齡,正是同齡孩子熱追電視劇《還珠格格》的時候。但是,她從來都不追星,只在課間認真聽小夥伴講劇情,甚至經常用心地記錄片段。當老師問她:為什麼不親眼看《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時,她卻說:看連續劇太浪費時間,聽聽同學講述也可以從側面瞭解劇情。

在咸陽天王小學班主任郭俊琪老師心中,鄒媛比同齡孩子心智更成熟,她不需要老師操心就愛學習。幾乎門門功課都是滿分,但是從來不會張揚,性格隨和又特別自律。她的品學兼優除了天資外,主要得益於家庭培養的好習慣。

小學三年級時,一次開家長會,母親看到她的數學作業本上五道題有四道都做錯了,改錯時又錯了三道。母親及時與老師溝通後,又幫她找出問題的根源並鼓勵說:“不怕出錯,就怕不斷錯下去”。

從此,她遇到任何疑點就不放過,每天放學後母親也會跟蹤詢問當天的問題。母女倆一起研究難題,直到把課堂疑點弄懂為止。做完功課,她每天堅持閱讀課外經典書籍,直到出國前,對《讀者》與《青年文摘》等雜誌依然愛不釋手。

母親從來沒有要求女兒每次都考滿分,她卻嚴格要求女兒每天在課堂不漏掉一個知識點,認真踏實的學習態度夯實了孩子成才的高地。

2006年高考後,鄒媛順利進入西安交通大學經金學院金融專業學習。在新生軍訓後的歌詠比賽現場,她用鋼琴為師生伴奏的世界名曲至今被校友傳為佳話;上大二時,她以優秀的綜合素質受到師生認可,也是該校經金學院首位到香港城市大學的交換生。

當交換生期間,她經常為師生演奏鋼琴名曲。

一個週末的黃昏,她在琴房又演奏起熱戀的《繡金匾》,誰知琴聲吸引了無數過路人。絃音剛落地,一名外國教授走過來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她。交流中,當他得知鄒媛是學金融專業的西安女孩後,就認真地建議她:有機會一定要去“世界金融中心”打造自己提升學業。

一曲《繡金匾》繡起了通往世界的紅地毯。機遇總是光顧有準備的人,一切都會為奮鬥者開門、讓路並架橋。

2010年7月,鄒媛完成本科學業,9月如願考入美國雪城大學讀研,該校金融專業的師生都喊她“百分女孩”;2014年9月,她喜獲全額獎學金進入哥倫比亞大學讀博士,再次成為校園裡出類拔萃的智慧明星。


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打開知識的寶庫,鄒媛就像裹滿幸運鑽的紅鯉魚,她埋頭潛進養分充足的學術海底,與師生一起探索深奧的研學之旅。她的學術成果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法規引用,論文先後在《JournaI of Accounting ang Economics》和《Management Science》等發表,本人也多次被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30多所頂尖名校及國際金融會議邀請去做學術報告。

2016年與2017年,她先後受邀參加了在中國廈門、杭州舉辦的國際金融和國際會計年會,在現場學術交流發言中別出心裁,給國內外專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動靜結合,藝境相融。她習慣鑽研專業知識,也愛歌舞幽雅的中國風。一曲曲天籟之音,架起了心靈之約,也連起了世界友誼。

文化無國界。高考後直到本科畢業,她花5年時間系統地學習民族音樂,並考取了二胡的八級證書;留學期間,她不但學習芭蕾舞和中國民族舞,還學習尊巴舞取得了教練員資格證。她在美國百老匯出演音樂劇《胡桃夾子》,多次在華人社區慰問表演民族舞;在紐約中央公園,她用二胡演奏《賽馬》《二泉映月》......每逢佳節,她用葫蘆絲在社區吹起《月光下的鳳尾竹》,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思鄉情。

在咸陽四中張立老師的印象裡,鄒媛上課聽講總是全神貫注,看起來文文弱弱,但是個內心強大的孩子。她永遠都保持火箭班裡的前兩名,源於全身裝滿了友善的種子與學習上一股不服輸的衝勁,尤其是遇到任何挫折,她都會不慌不忙,表現得很有主見與目標定力。


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鄒媛的獲獎證書照

真理之花:天下大同青春美

追逐夢想,不負韶華。

求知是為了探索真理,在求知路上鄒媛已經記不清自己拿過多少獎。她的老師與母親依然記得,鄒媛先後榮獲咸陽市三好學生、首屆中國西部歌手器樂舞蹈大獎賽器樂銅獎、全國音樂考級鋼琴十級、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三等獎、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陝西賽區)三等獎等30多項大獎。

鄒媛在西安交通大學上學期間,榮獲“學習長征精神,樹立新青年、新形象”演講比賽二等獎、英語作文競賽優秀獎,又被西安交通大學評為“優秀幹事”“交大之星”“器樂之星”“優秀學生”“優秀部長” “優秀團員”,並獲“中交通力獎學金”“海航獎學金”等榮譽。

2008年1月,她在香港參加世界青年模擬聯合國會議;2009年,她參加APEC亞太經濟論壇未來之聲中國賽區選拔賽獲“未來之星”;2010年,她獲得陝西省普通高校優秀畢業生稱號。在老師與母親看來,收穫這麼多都是藝術給了她隱形的翅膀。

她是黃土地的女兒,心裡永遠裝著故鄉的山水。

今年,剛剛戴上博士帽的鄒媛,又開始了新的思考與選擇:不管是回國,還是留在海外,終極目標是中西貫通、學以致用。尤其是青年學子,必須時刻不忘初心、報效祖國。

經過一番篩選,她決定留下來繼續磨鍊意志,在青春的激流裡不斷勇敢地衝浪前行。

2018年金秋時節,她開始精心準備資料,迎接求學路上最嚴厲的闖關挑戰。三個月後,她將繡球拋出去,隨時等待心儀的學府接納。在斯坦福大學、北京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全球近50所名校裡,經過逐級選拔、層層淘汰,她的美夢最終被哈佛大學留住。

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在嚴格的演講現場,雖然幾次被打斷話題,但是她始終彬彬有禮、面帶微笑陳述完自己的學術觀點。一場娓娓道來、獨樹一幟的表達圓滿收場,隨之便是評委們由衷的讚歎,讓現場嘉賓對這位中國姑娘更是刮目相看。

這一次,她展示的不僅僅是自我,而是攀登高峰途中多次陷入低谷後奮力爬起,勇敢地騰空亮起的青春之美。她用優雅的姿態告訴世界,這就是中國學子的自信。她用實際行動在學術界踐行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真正內涵。

高處不勝寒,梅香苦寒來。

獨在異鄉近10年,她保持著生活上的自律自強,堅守著遠離親人的寂寞慎獨,甚至沒有時間去享受同齡人的花前月下。而立之年,迎接她的幸運鑽便是幼時的理想花開。

說起來真是天意,哈佛大學的校訓是“真理”,而西安交通大學的校歌第一句是“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這是學術界的重託,是祖國的厚望,也是故鄉給她的祝願。

鄒媛是在《繡金匾》的歌聲里長大的中國娃。不論身處何地,她的父母時刻都叮嚀女兒不要忘根,也希望她早日學成歸來,到祖國需要的地方施展才華。


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鄒媛教學合影照

青年之模楷,邦國之榮華。

傳播大愛好聲音,維護和平做使者。在新的跑道上,鄒媛將與學生共同為真理點亮溫暖的紅燭。她說,進入哈佛,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哈佛大學的求知氣氛與學術環境,比之前傳說中的更激烈、更濃厚、更有挑戰性。如果停下腳步,隨時就有被淘汰的可能。只有不斷鑽研,豐富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理想之花才會結果。

感受時代變遷,站在講臺上的鄒媛寄語家長:不要以偶然的成績論孩子成敗;挫折與砥礪是成功的磨刀石,只要持之以恆,鍥而不捨,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自己,也有出彩的機會;但是,如果在學業上異想天開,不吃苦中苦而隨波逐流,天資再好,躺下也不會出成績。

她堅信一個人越努力越幸運,而且在某個時刻就會遇到最般配的人攜手明天、奮鬥終身。她希望學弟學妹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珍惜現在物質條件,從小培養學習的好習慣與高雅的業餘愛好;立鴻鵠之志,不斷搏擊長空,向夢的地方飛翔,給世界亮出青春中國最美的模樣。

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作者簡介】趙常麗,咸陽市人。新聞工作者,有獲獎作品及個人專集,特長各類文案策劃與心理諮詢。系陝西作家搖籃簽約作家和陝西省文化傳播協會研究員。

趙常麗原創:任教哈佛的咸陽姑娘鄒媛博士

作者 趙常麗

如果您對本文有什麼看法或感想,歡迎在文末留言批評指正,感謝大家閱讀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