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传统土陶制作工艺第30代传承人,大胆创新让效益提高了数十倍


我叫刘海龙,家住重庆市黔江区美丽的阿蓬江边.1983年,我出生于一个传统土陶制作世家,因为从小生活在坛坛罐罐之中,对制陶有了感情和兴趣,便从小跟着父亲学习土陶工艺制作,如今是重庆黔江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的第30代传承人。#自拍我的故事#

重庆黔江石鸡坨纯手工土陶制作技艺源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当地岩土为原料,用脚蹬轮盘、龙窑柴烧的古法制作陶艺品,施以传统的印花工艺和古朴的手工旋纹,因刘氏土陶保持了原始古朴的手工制作工艺,2016年,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在12岁时,刚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便辍学回家,跟着父亲刘沛良学习土陶工艺制作。先是进行了三年制陶基本工学习,学习过程异常艰辛。记得我做的第一个陶器药罐,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把它制作出来,结果被父亲否定,令我扔掉重做,再做一个,仍然不合格,再扔掉、再重做。


反反复复的几个动作重复了三年,夏日天气炎热,在作坊里工作一会,就热得满身长满了痱子。冬天里河风刺骨,做陶丕经常接触冷水,双手长满了冻疮,三年下来,我自己也数不清被父亲否定了多少次,摔了多少个陶罐。

后来,我做的陶罐终于得到父亲的肯定,再也不用摔坏它。那一刻,我掩盖不住内心的欣喜,也觉得自己成熟了,以前对父亲的不理解甚至是抱怨,一瞬间都转化成感恩和感动。

每制作一件陶器制品,按照刘氏制作工艺,需要经过选土、揉泥、拉坯、晾干、刻花、上釉、烧制等18道工序。我们的土陶是以白砂泥为原料。选泥比烧窑更为讲究,我的父亲总结出一套经验,用舌头尝试泥土的味道,酸涩的泥土是好原料,甜腻的泥土容易烧坏。

刘氏土陶的独特就是取决于土陶的原材料,我们的原材料是重庆地区少见的一种砂泥,它具有优良的透气性,适用于多种民用生活用品,如菜缸、酒缸、盆、碗、茶具等等,我们采用纯手工的土法制作,让陶器最薄只有3毫米,最厚的也不超过10毫米,陶器都达到了“薄如纸、声如磬”的评判标准。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外来商品的侵入,本地纯手工制作的陶器因为制作成本太高逐渐地失去了市场,我家的陶器生意逐渐萧条,为了求生,我决定出门打工。2007年,我告别了父母,只身外出闯荡,先后到过全国多个城市打工,当了一名水电安装工人,一干就是8年。


2015年,因为父亲年岁逐渐增高,一再催促我和同样在外打工的哥哥回家,接替他继续经营刘氏土陶,由于犟不过父亲,我们又回到家里,继续从事我家的传统祖业。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我家的传统土陶制作工艺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工艺也需要创新。2017年,我再次走入校园,在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参加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同其他30多个民间艺人学习了美术设计、美学等知识,还到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参观学习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间艺术。

之后再次到江苏工艺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学习两个月。经过学习,让我清楚的意识到,要将传统的土陶工艺继承和发扬,必须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否则,迟早会被社会淘汰。

在工艺美术学院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制作工艺性更强的茶具、摆件、装饰品等物件,通过增强工艺品的艺术感和设计感,来提升陶器的附加值。并把产品的种类从以前的10余种增加至现在的50多种。

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8年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展上,我的作品《龙凤呈祥》获得2018年第三届“工匠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另外还多次获得过其它奖项。

我们还利用非遗项目进行扶贫活动,先后培训了50余名非遗扶贫学员,这位李大姐就是非遗扶贫学员之一,8月底,我将带领包括李大姐在内的4名非遗扶贫学员参加在山东济南举行的“老字号非遗扶贫展”,并展出她们的作品。

经过创新,商品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一个碗过去卖5元钱,现在好的能卖上百元;通过各类展售活动和平台推介,其年收入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从曾经的50元/天,一跃在重庆非遗博览会上接了近10万元订单”,更可喜的是老顾客的后续订单络绎不绝,其中多为定制款。


现在,我们土陶作坊的效益一天比一天好,为了适应需要,2018年,我们投入100余万元修建了一个1000平米四层土陶馆,集集展览、展示、销售、培训、体验为一体,我希望这里能成为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的传承基地和实践基地,让更多人来了解土陶艺术,更好地传承我们的石鸡坨土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