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只有周日一天时间,从荆门出发到宜昌,玩西陵峡,基本只能玩一个景点。

经过网上攻略查询及现实人肉咨询,娃爸决定选择排名第一的三峡人家。

长江三峡——巫峡,瞿塘峡,西陵峡,在三峡大坝建成后,位于大坝上游的巫峡和瞿塘峡都因水位提升而景观改变,唯有位于下游的西陵峡保持了原貌。

坐在车上,我一路琢磨着西陵峡这个名字真耳熟,真耳熟……当然三峡是小学就学过的,耳熟也理所应当,但我指的是在这层关系上似乎另有一种熟悉。

宜昌本就是一座山城,下高速过了宜昌市区之后,车子开始在山路上盘绕,《山路十八弯》就是湖北民歌吧,这里的山路何止十八弯哦,怎么也有180弯吧……

从山路两边不断层叠着涌现的,是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无限的民居,依山临江,不完全相似,但也让人想起诸如《边城》那样的故事。

或许因为自己就是少数民族的缘故,我对于少数民族——异族,有一种比兴趣更多的……大约要称之为感情吧。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想起来了。

我最爱的小说,桐华的《长相思》,女主角小夭的母亲轩辕妭,在《曾许诺》里曾以其母嫘祖姓氏化名西陵珩。

西陵峡给我的那种比熟悉更熟悉的感觉,皆源于此。

三峡人家的门票180一位,我们在大众点评上买的,170,包括往返船票。

我们开到半途上,忽被拦住,工作人员通知旅游旺季,游客较多,目的地停车位不够,统一将车停在换乘中心,改坐免费大巴入内。

坐大巴在狭窄的盘山公路上绕,比之前更心跳,不过只要你不多想,被抬高的视野是比之前好多了的。

上了轮渡,中午时分过江的人不多,下面是有空调的船舱,气温不算太高,我们径直到楼上去。

楼上也不完全是露天,有顶棚全覆盖,大家也不怎么坐在椅子上,基本都倚着栏杆看风景拍照。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渡江拍照小贴士:如果没有超广镜头,最好用手机全景模式,更能拍出长江的气势,否则就只是很普通的一张张青山之下黄乎乎的水了。

但接近码头时,就无须全景了,岸上的建筑自会给画面增色。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我们选择的第一条路径是龙进溪。

这是一条走起来非常舒服的路!沿着深处碧绿浅处明澈的小溪,淹没在沿途翠竹的浓荫里,防晒服派不上了用场,且因为很少上下台阶,走得轻松,一路都是清凉爽适!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有一处可以下到水里,许多大人孩子在这里踩水玩耍。

我们俩议论着要是带俩妞来,这一天哪儿都别去了,她们估计往这水里一泡就再也不走啦。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这里居住的是土家族人,一路有群众演员的表演。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这是我最爱的一幅图,大自然中的红配绿,往往是最诗意的大雅。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对岸有小伙子冲红衣女孩喊“幺妹儿”,女孩后面另一条船上有位黄衣大叔在吹笛,水平不能说多专业吧,但作为民间艺人来说,是十分悦耳了。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这两位姐姐在唱歌,不夸张地说,唱得超好听哎!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好听到我听得痴了过去,一曲终了才想起掏出手机拍视频,结果人家不唱了,只乐呵呵劝一句“快往前走吧,婚庆表演两点开始哦”。

↓这座亭里的小姐姐在弹古筝,我们经过时正在奏《大鱼》,很是清幽动人。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这回我没忘了拍视频,可惜隔着一溪潺潺的水声,收录到的乐音几不可闻。

溪里鱼很多,由此可见之前路遇的鱼网该是假的,鸬鹚也是不干活儿的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三峡人家 之 龙进溪:清溪竹影间的土家风情 上

to be continue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同名公众号“恣游四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