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的人生故事

艺术人生 |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的人生故事

刘秉义是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政协委员。他既擅长演唱著名的歌剧选段和艺术歌曲,又能以娴熟的技巧、细腻的方法演唱中国原创歌曲和民歌,是一位能掌握多种艺术风格的歌唱家。成名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被亲切地誉为“平民歌唱家”。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著名歌唱家刘秉义的代表曲目。1965年,当时还是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青年教师的刘秉义录制了《我为祖国献石油》,一经推出不仅受到了石油工人的欢迎,也受到了社会的推崇,传唱至今。这首歌的歌词简单朴素,旋律雄壮豪迈,表达了石油人艰苦奋斗、奉献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崇高抱负,激励着一代代为中国石油投身事业的工人们。

艺术人生 |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的人生故事

传奇艺术道路

刘秉义的艺术道路颇有些传奇色彩,他天性喜欢唱歌,中学时期为了欢庆解放,刘秉义和同学们上街尽情地放声歌唱,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把唱歌当作终身职业。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大批青年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笔从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6岁的刘秉义也毅然穿上了军装,他梦想能够飞上蓝天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狠狠打击空中入侵者。在身体检查时,由于过不了“眩晕”关,他不得不放弃了“飞翔梦”,继而走进了军政学校。

拥有满腔热血想为国征战的刘秉义却不得不服从命令,被正式召入了志愿军文工团,成为了一名战地文艺兵。他随着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为战斗在一线的志愿军官兵们进行表演。朝鲜战场上,亲历了战火纷飞与战友的鲜血,刘秉义在硝烟中磨砺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文艺战士。

艺术人生 |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的人生故事

歌剧梦

刘秉义对自己的艺术表演总是带着遗憾,每一次演出结束后他都要认真总结,找出这一次演唱时的“遗憾”,作为下一次演唱的研究课题,从而使得自己的演唱艺术日臻完美。说到遗憾,刘秉义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机会在歌剧舞台上尽情地展示中外歌剧艺术。

1957年,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刘秉义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凭借着刻苦的精神和不懈的追求,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五年的声乐训练。1962年,他成功地在中央歌剧院上演的古典名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扮演了男主人公奥涅金。留在歌剧院工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歌剧梦就要实现了。

然而,世事难料,风云变幻,在后来的岁月里,刘秉义参与了革命历史史诗《东方红》的排练,又经历了革命歌曲大家唱的峥嵘岁月,但是他却始终没有机会再次登上歌剧舞台。更令他遗憾的是,当初为了能够更多地学习研究的歌剧艺术也在动荡的年代化为乌有。而这也成为刘秉义永远的遗憾。

说不完的故事 唱不完的歌

提到刘秉义,观众们最熟悉的应该还是那首唱红了大江南北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也是他每次音乐会的必唱曲目。“主要是观众对这首歌太熟了,我也唱了太久了。这首歌1964年被写出来,从那年开始我就唱,到现在已经将近50年了。”刘秉义说,音乐会上有很多时候都不安排这首歌,因为音乐会安排曲目一般都是本着古今中外都包括的概念,但《我为祖国献石油》是一首群众歌曲,归到哪个系列里都不合适,只能放在最后单独演唱。但无论走到哪里,观众最后都一定要他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