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着点,别割“韭菜”不成反被割

最近,“镇江”在常州购房圈火了。

“三年前,上海苏州无锡人给常州人上了一课,现在常州人去给镇江人上一课、过两年房子涨价了再卖给镇江人……”

以上这段话最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发的人大多是中介或其他房地产从业者。

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笑笑就过了,但当这段话重复出现在朋友圈连续两周,甚至有多个朋友开始向我询问镇江的房子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自家的韭菜要被别人割了”的感觉。

01|壹

首先解释一下,对于镇江这个城市,我没有任何的偏见。整体来说,同为苏南兄弟城市,如果单纯居住角度来讲,差异性并不是特别大,宜居指数都不低。

但即便不带任何城市偏见,我依然认为,现在这个行情下,如果常州人要做这种投资,要么做好长期持有的打算,要么就是被苏州无锡人上完课之后,又去镇江上了另外一课。

2016年8月,常州,好多准备买房的人都在观望,9月、10月、11月、12月……房价依然不断上涨,一部分人一直在等,说房价会跌的。最终,有的人下手了,有的人到现在还在等……

2019年8月,依然是常州,身边有朋友买了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项目,交谈中无不透露出对“房价还要上涨”这件事情的极大自信,1.5w的入手价,对于房价突破2w的趋势十分看好。

三年多了,常州的房价确实一直在涨,市场上好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一个事实。

三年多了,大家还沉浸在一套房转手赚几十万的记忆和逻辑中不能自拔。所以一看到便宜的房子就趋之若鹜,我只能说,这真的,很危险。

02|贰

140平的房子挂了220万,一个星期无人问津;

一个星期后挂到200万,问的人多了起来;

再过一个星期挂了208万,终于卖出去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坐标常州新北区飞龙板块,房屋交付五年不到。按照区域内的新房均价,房东这个价格并不高,但用房东自己的话说,高了没人买,二手房市场,有价无市的日子已经到来。

悠着点,别割“韭菜”不成反被割

几个月前,京城豪苑的一套学区房成交单价达到了4万/㎡,让整个常州中介圈兴奋了一阵子,我的理解是,成交太难了,好不容易成交一套,必须要制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提升一下市场信心。当然成交难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价无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优质的房源资源稀缺,内部消化的更多一些。

03|叁

常州已经不具备割韭菜的实力了吗?

我觉得首先得分清楚两个词的区别,那就是价值洼地和价格洼地

很多年前,我们一直在谈常州是沪宁线上的价格洼地,时至今日,我们必须纠正这个表述,常州是价值洼地,而非价格洼地。

我个人认为,未来两年,常州的市场价值还存在着进一步提升的潜力。

首先是城市基础建设的进一步提升,其中地铁的建设开通对城市价值的影响将提升,虽然对于地铁的建设有部分负面声音,但站在时间轴上来看,地铁开通后其附加价值将会得到更大的凸显;另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根据省交通厅的规划,常州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和江苏中轴枢纽城市的地位会更加凸显。

其次是产业价值的提升,作为传统的“工业明星城市”,常州正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常州在石墨烯、光伏组件、机器人等众多领域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100多种工业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涌现出200多家“隐形冠军”。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位列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排名第8位,常州,这座制造业名城已悄然实现了向创新名城的跨越升级。

2019年,常州开放人口落户和异地公积金贷款,这两项政策是具有深谋远虑的作用的。我一直认为,以前的常州,是保守的,内敛的,而从这几年房价上涨开始,常州开始变得越来越外向了。只有一个外向的,开放的城市,才能吸引更多的产业和人口。城市的价值才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判断常州的房价依然会稳涨。

但,一定,一定,一定要记住,这个稳涨是指整体,不要去针对单个项目去做套用。

未来常州的市场热点会出现在哪?

第一:绝对的中心区域优质配套项目;

第二:性价比超高的项目或真正的高品质项目;

第三:乡镇中心区域项目或综合体项目;

第四:特色小镇项目。

记住一点,这个时间点,已经过了随便买房的时候了,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前两年的成倍上涨的空间,哪怕是三四线。

如果你问我,镇江五六千的房子能不能买,那么我们先思考下,镇江的均价九千多到1万,为什么这个房子卖五千多呢?未来能否有人接盘呢?价格洼地是不是价值洼地,这个问题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能判断是价值洼地,那就买!如果只是价格洼地,那赶紧绕道……

最后说一句:

作为一根韭菜,至少要学会保护自己,别随随便便就被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