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天文星象觀測為何如此神祕?

在遙遠的上古時代,我們的先民們就已經發現了星象中蘊含的奧秘,並且也創造出了許多的觀星模式與方法。部落與部落之間的不同

(特別是位置上的)決定了他們所觀測到的星象與觀測的手法,獲得了不同的結果,並且依據這些結果,創造出了星曆這樣的存在,深刻的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軌跡。

一.河圖洛書宇宙模式

《河圖》、《洛書》是創造與距今約一萬五千年前左右的結繩天索易歷圖。關於河圖、洛書的記載其實非常久遠,《周易》繫辭中說道“河出圖,洛出書”,由此看來,至少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時期確實有河圖、洛書二者的存在。1977年出土於安徽阜陽的西漢墓葬的《太乙九宮佔盤》,上面所繪的八卦、五行、九宮等內容,圍繞著圓心刻有“吏”、“招”、“搖”、“也”四字,算上圓恰好於洛書中心的五個小圓圈排列順序一致。另外還有四條線通過圓心,分別寫著“一君”、“九百姓”,“二”與“八”、“三相”與“七將”、“四”與“六”,這是十分鮮明的洛書圖形,由此可見,最遲在西漢時期,《洛書》便已經真實存在了。

中國古代天文星象觀測為何如此神秘?

河圖、洛書的創制時代來自於一萬五千多年前的燧人時代。在河南具茨山的巖刻上,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天文形象圖,仔細對比可以發現,正是來自於《河圖》、《洛書》上的星象,這實打實的的考古證據將天文觀測的歷史推到了距今七千年多前。

河圖洛書是宇宙的結構本圖,同時也是宇宙的運動本圖。太極圖是宇宙結構運動的大化合與本圖。六十四卦是宇宙結構與運動的解謎密碼本,中國古代將其稱之為“易數”或者“氣數”。宇宙萬物盡皆是由兩種性質相反卻又相互依存的一定數量的能量物質,通過一定的中間介質聯結為既凝聚又擴散的信息體,這就是河圖洛書所呈現出的對於宇宙萬物的組成的解釋。朱熹所撰的《周易正義》中記載的河圖洛書是由黑圓點與白圓點構成的方陣,實際上就是太極圖。河圖是古先天左旋太極圖,洛書則是以八極先天陰陽二氣化生所成圖。所以說,太極河圖其實就是古人對自身所處的這個世界的最直觀的認知,是一副宇宙的平面圖,也是古人仰觀天象的仰視圖。

中國古代天文星象觀測為何如此神秘?

二.太極萬象模式

1987年的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了距今約五千年前的原始八卦圖與河圖洛書。《禮記·祭義》中寫道:“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立以為易,易抱龜南面。天子卷冕北面,雖有明知之心,必禁斷其志焉,示不敢專,以尊天也。”太極八卦圖就是所謂的“易”。出土的八卦圖實際刻在一個牙黃色玉版上,玉版上又是一副方位物候節令太陽曆,整個形狀非常像一個八芒太陽紋。通過墓中出土的種種陪葬品,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這位墓主人生前一定是一位掌易卜斷天地陰陽的大易人,但是,又如何能因此而確定這八芒太陽紋就是古八卦圖呢?

如今位於陝西的老子說經臺的石壁上刻著十二幅八卦圖,其中有三幅是太極圖,四幅是卦象,並且,有一幅就是標準的八芒太陽紋。位於老子說經臺上的十二太極八卦圖,有六點意義最為重要:

中國古代天文星象觀測為何如此神秘?

1.十二太極八卦圖以確切可靠的信息,指示了古老的太極八卦圖是以八芒太陽紋為基本結構方式,以此可以確認並追溯中國太極八卦文化的源頭與流變形態。

2.《周易》明言伏羲作易。從十二幅圖中太極圖和八卦圖的複合形式來看,可以認為,十二圖是保存了伏羲原始太極八卦易的原貌,而八芒太陽紋就是原始的伏羲太極八卦圖,也就是上元太初曆。

3.八卦圖是以地球人為觀測中心、地球環天,並且以太陽為目標的運動軌跡的、天地雙重八極宇宙常數列布圖,是宇宙總體運動的模式圖。

4.從功能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十二圖中的圖示,所以說,這些圖示本身就是宇宙信息與生命信息的傳導復現,並且有些還可能是內景隧道與穴位本身的圖像。

5.太極八卦圖,以太極圖為本體,八卦圖為外延復現,所以,想要通八卦必要窮太極。太極窮通,則天下之理盡悉。

6.太極八卦圖本身是先天易與後天易得複合體。先天圖體現天道必逆數,後天圖體現人道必順數。二者結合便是“一陰一陽謂之道”。

中國古代天文星象觀測為何如此神秘?

以十二太極八卦圖為指針,反觀理念的考古文物與傳世文物、民間流傳下來的圖樣等,可以將遠古原始太極八卦圖追溯到距今六千五百年左右。

河圖洛書、太極、八卦,這三者相互結合,直觀的顯現出了宇宙運行的根本規律,並且經過一萬五千多年的反覆驗證,積澱了豐富的內涵。因為信息的先兆到位、以及對生命信息的感應知解,使其進入了人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生產漁獵的活動指南,同時也進入了科學的範疇,成為預測未來編制曆法的先知,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三.璇璣玉衡與天文觀測

中國天文曆法的特點是天、地、人三才通貫,由一個天文曆法世家世代傳承,也就是“傳天數者”——傳日月星周天運行歷年數據的觀象制歷授時的職業天文學家。這些“傳天數者”所傳的“天數”是什麼呢?是對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五星等運行規律的實測數據、運行週期數據、空間方位行度數據、相互之間的關係數據,辨方正位,編制年、月、日的歷法系統數據等等。那麼,這些“天數”又是如何測得的呢?還是依靠古人所發明的觀天象儀、測天數儀,仰觀天象實測所得。

中國古代天文星象觀測為何如此神秘?

這璇璣就是玉器時代人們主要使用的觀測工具,與觀測者的雙目等高,功用上可以說是古代版的天文望遠鏡。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璇璣玉衡實際上是仿照太極宇宙做出來的太極河圖儀。除此以外,由來已久的璇璣玉衡天象儀不僅可以制歷授時,同時也可用作海上的指南針。

四.結語

中國對於天文星象的研究開始的非常早,並且十分的系統化、科學化。經年累月的天文星象觀測實錄,授時制歷榜書榜羅。古人用自己的智慧,通過契刻文字的方式,將先人“明天道”的成果以授時制歷的方式傳“天道”於民,造福後世,沿用至今。

參考書目:

[1]王大有:《上古中華文明》,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