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书法家,撑不过10年

孙晓云说“当代无大师”,换句话理解是100年之后的书坛再回顾今日书坛,一定记不住几个人。但其实100年都算远了,放眼今日书坛,像下面这些书法家,可能在10年内都要被时间淹没。

这种书法家,撑不过10年

一、以会员自喜者,自作庸俗

中国书协数万人,有实力就不必强调自己的万分之一。文化与学术价值才能让你脱颖而出。更何况信息化时代,大家更加偏好于真实水平,学术社团的权威性也因少数事件被磨灭,有些没水平的甚至是负面的人物,也进来了,被百姓质疑。所以,中国书协会员,好好写字,好好做人,就不要再句句不离我是某某协会获过某某荣誉了,至于那些山寨、野鸡协会会员,提都别提,一提就掉价。

这种书法家,撑不过10年

二、以流派自居者,作茧自缚

每个正规学书法之人谁没临过几本名帖?所以千万不要强调自己属于某帖、某家、某派,书法不是学武,动辄自立门户很低级,如果你确实在某家基础上出新了,专业者又怎能看不出你是出处在哪里呢?更何况,历代任何一个书法家从不靠继承而传世。所以不需要见人就说,我是学王、颜、欧还是米,不要以为说了就很传统很扎实,懂的人只看你的结果。

这种书法家,撑不过10年

三、痴迷于某种荣誉者,新方仲永

据大概了解,获得兰亭奖、国展的书法家,过半以上都销声匿迹了,这就是自满的结果。不管如何,我们至少还应该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吧!虽然不如年轻时那么狠劲的临帖,但是时常的读帖还是能够让一个书法人保持清醒的状态,至少能够知道自己不该沉溺于某种曾经突出的技法和某种优异的形式。世间变化无穷,只有变化不变。

这种书法家,撑不过10年

四、东施效颦者,屈人阴影

书法圈很多人为入展而抄近道,比如前两年欧阳荷庚学苏获奖,过两年某某学欧阳荷庚还能获奖,甚至学蒋乐志也能获奖?评委怎么想的。再就是有些人看到曾翔吼了出名,自己也跟着吼,这不是东施效颦么?遭人耻笑。流行都是一时之事,屈人阴影谈何自我?何况您学的那位主人都不见得能挺过20年。

这种书法家,撑不过10年

五、自立标准者,自以为是

有些书法家的审美标准不客观,眼界也狭隘,自己喜欢楷书就去批别人的草书,自己写米芾就完全不理解砖瓦铭文。自己的美观感受和审美标准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你非要用某种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作品。书法爱好者也是,如果你一定只用“美”和“丑”来界定一个人的书法水平,那你先扪心自问:你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最好写出来,别只会写“好看”两个字,那是外行话。

这种书法家,撑不过10年

六、不懂反省者,自封自灭

有些书法家,写了二三十年还是原来的样子,甚至还不如以前写的好,为什么?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是不是重复的写同样的字,不敢突破自己么?难道有创新的有思想的有境界的东西就写不出来呢?写了魏碑就不能试试汉简么?曾经学米芾获奖就不能试试张瑞图么?别说大改门面,就是一家之内比如颜体,都有多种风格。

以上6病,放眼书坛,比比皆是。

别以为以上这些臭毛病只会出现在非专业书法圈,在专业书法家至少在中国书协会员身上,比比皆是。这样的书法家,要么类方仲永式被捧杀,要么三板斧式日愈庸俗,不改变自己、不提升自己,你的名气和地位挺不过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