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獨居老人被困火海 61歲退役軍人救人被砸傷

八旬獨居老人房屋起火,細心鄰居察覺時,屋內已濃煙滾滾,情況不明。此時恰巧路過的61歲退役軍人衝了進去,冒著房頂隨時塌陷、被困火場的危險,將已經暈倒的老人救出,期間還被燒著的屋頂砸傷頭部。在救完人之後,他轉身又和旁人一起開始救火。

他叫丁長龍,如今頭頂傷疤未愈,他表示自己有後怕但並不後悔——“我曾經是一名軍人,還是一名黨員,遇到這樣的情況想不了太多,有人就得救!”

獨居老人屋內起火 過路鄰居第一個發現火情

“那是11月1日的中午,估摸著12點多鐘,我從外面往家走,走到張大嫂家附近的時候發現好像她家在往外冒煙。”家住在起火房屋附近的欒東華說,當時正趕上附近小學中午放學,路上人很多,但大家都以為是平房燒爐子冒煙沒在意,她卻覺得不對勁——“那濃煙都是黃色的,明顯不對,張大嫂80多歲了自己住,我怕她出什麼事,平時路過時也經常敲敲門,聽她答應一聲,知道沒啥問題就放心了。那天看情況不對,我就趕緊去拽她家的門。”

萬幸門沒鎖,欒東華拽開了門,濃煙瞬間從屋內躥了出來,她顧不上嗆得慌,馬上衝著屋裡喊“大嫂!你在家嗎?”可屋內被煙霧籠罩已經什麼都看不到了。

燃燒的屋頂隨時可能塌 他堅持帶老人一起逃生

欒東華這邊萬分焦急地尋找老人的下落,此時本打算去接外孫放學,恰巧就在附近的丁長龍聞聲跑過來問“屋裡是有人嗎”?

“有!”欒東華忙回答。

聽了這話,丁長龍二話沒說就衝進了情況未知的火場,一直跑到裡屋才發現地上倒著一位處於昏迷狀態的老人。起火的老房子已經開始從棚頂往下掉燃燒物,房頂隨時有塌陷的危險,萬一塌了,那麼屋內的人將很難脫身!

可丁長龍顧不上想那麼多,他背不起來老人,只好托起她的腋下拼命往屋外拽,期間有燃燒著的東西掉下來正好砸中了他的頭頂,頭髮瞬間被引燃,丁長龍腦子一空,可這時候啥都顧不上了,原本只有五六步的距離此時顯得格外遙遠,他拼盡全身力氣終於將老人拖出火場。到了安全地帶,就在他們剛剛脫身不久,身後的屋頂就轟然倒塌,在場人都驚出一身冷汗。

在外面焦急等待的欒東華迅速撥打了火警電話,並通知了老人的女兒。看到兩人順利逃生,她終於能稍微鬆一口氣,上前扶住老人,老人身上沒有明顯外傷。

周圍人紛紛幫忙 他救完人又去救火

這個時候,周圍人都發現了這邊的火情,附近一家眼鏡店的工作人員袁永斌和同事一起用盆和桶接水後跑去滅火,剛救完人的丁長龍顧不上歇一會兒,也跟著端水滅火。火勢已經很大了,他們雖然累得夠嗆,但還是杯水車薪,起不到什麼作用,等到消防員趕到,才將火徹底撲滅。

老人沒事,火也滅了。當日13時許,丁長龍因為有事先行離開了,欒東華留了下來,巡查時發現起火情況的丹東永昌社區網格長劉旭也在現場幫忙,大夥一起幫著老人收拾屋子、檢查隱患。當聽到煤氣管道有異常的聲音後,又聯繫了煤氣公司前來檢修。等到欒東華終於能回家歇一口氣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半了。社區工作人員忙著幫老人晾曬救火時被澆溼的被褥,並僱車幫老人處理雜物。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用獎勵向他致敬

遠在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天天正能量”項目組通過遼瀋晚報得知丹東退役軍人丁長龍火海救人的故事後,也第一時間決定用一份獎勵向他致敬。

天天正能量給丁長龍的頒獎詞寫道——“獨居老人家中失火,61歲的他第一時間衝進屋子,強忍著被墜落物砸中的疼痛,竭力將老人拽出脫險。從這個強闖火海的身影中,我們看見一份歲月遮不住的熱血熱心,看見一個退伍老兵依然閃光的軍魂。面對在大火中忐忑掙扎的生命,他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心裡唯一的念想是救人。他因救人而多處受傷,讓我們既感動又揪心。時光帶走了他臉上的青春,卻永遠帶不走一個軍人的鋼鐵意志和使命擔當。關鍵時刻,他用英勇和果敢,擦亮了退伍軍人的底色。一份天天正能量獎勵,為不畏艱險的他致敬!”

天天正能量將聯合遼瀋晚報為丁長龍頒發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及5000元獎金。今年以來,遼瀋晚報報道的好妹妹宋豔紅、撫順小夥肖春旭等多人都獲得該獎勵,多個“遼寧好人”也經由晚報報道,一次次走進更多人心底。

對話丁長龍

“有人就得救”

距離事發那天已經過了幾日,丁長龍頭上和手上被燃燒物砸中的燙傷看起來依然明顯,頭頂上留下了挺大一塊傷疤,丁長龍自己卻覺得沒什麼,是個小問題。

遼瀋晚報記者:您告訴家人救人的事了嗎?

丁長龍:我當天回家,家人看到我頭頂的水泡就發現了,挺擔心我,但是我平時身體不錯,沒那麼脆弱,也沒當回事。我也算起了一個帶頭作用,我還很自豪地讓他們要跟我學習。

遼瀋晚報記者:聽說您之前也參與過救火?

丁長龍:我曾經是一名軍人,當初跟著連隊去食品廠救過火,雖然今年我61歲了,但是在火場該注意的事我都還記得。

遼瀋晚報記者:您救人的時候,屋內的情況可以說是十分危險了,不怕嗎?

丁長龍:衝進去的時候就一個念頭“有人就得救”,想不了其他。衝進去之後雖然危險但是也顧不上害怕,就是想著怎麼把人帶出去,不過事後想想要是萬一屋頂在出來之前先塌了,那後果不堪設想,還是有點後怕的,但是為了救人,我不後悔。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特派丹東記者王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