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被长时间延期服役的“什瓦利克”(Shivalik)号是 3艘 P-17 型隐身护卫舰中的第 1 艘,由位于孟买的马扎岗船坞有限责任公司(MDL)旗下的海军造船厂负责建造,于2010 年 4 月 29 日开创了印度海军造船工业、印度海军内部设计局以及海军设计指挥部(DND)的新纪元。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图为2012年4月在孟加拉海湾,印度P-17型“什瓦利克”级护卫舰“萨特普拉”号从美国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CVN-70)旁驶过的场景。相比于先前的本国生产的战舰而言,这艘隐身的P-17级护卫舰在海军战舰建造的道路上迈出了改变性的一步。

在 P-17 计划中,每艘护卫舰花费了约 280 亿卢比(5.25亿美元),这些护卫舰对海军设计指挥部(DND)而言意味着许多的“第一”。这些“第一”包括 :

● 海军设计指挥部(DND)第一个带有增强型隐身特性的设计,能够显著地减小雷达横截面(RCS)、红外(IR)及辐射噪声特征。

● 由于提升了适航性,使它成为第一艘允许直升机在高达 6级海况的状况下运行的军舰。

● 第一次使用了柴 - 燃联合动力装置(CODOG)涡轮推进的设计。

● 最优化的船体设计与螺旋桨结构使该舰可达到超过 22 节的航速。

● 综合平台管理系统(IPMS)的使用,增强了护卫舰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

● 通过武器、火力和通风设备的分区制提高了战斗损伤生命力,包括一个全空气控制系统(TACS),允许了该护卫舰在核生化(NBC)环境下能够持久地运行。

● 它是第一艘带有以非同步传输模式交换机为基础的光导纤维局域网系统、AISDN-17、语音集成、能够依据船只数据和战术数据实时地为船只和武器系统操作员呈现一个综合的态势感知的护卫舰。

● 通过使用韩国设计的模块化住宿区,提高了护卫舰的可居性,其中包括为两名女性军官提供的设施。

根 据 领 导 海 军 设 计 指 挥 部(DND) 的 海 军 少 将K.N.Vaidyanathan 的观点,“什瓦利克”号预示着印度海军在未来水面战舰的设计上思维模式的改变,因为当初的那些新型特点在现在已经成为设计的重点。从“什瓦利克”级护卫舰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海军设计指挥部(DND)在设计一艘具有印度特色的当代隐身水面战舰的道路上迈出了大胆的一步。通过这艘战舰,印度有幸加入了一个特定的国家群体(aselect group of nations)——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它们都处于战舰技术的最前沿。

合同与建造

早在 1998 年 1 月,印度高级安全内阁委员会就批准了预计成本为 225 亿卢比(在当时的兑换条件下合 6 亿美元)的三艘 P-17 型护卫舰的建造计划。首舰的建造,是从 2000 年 12 月 20 日才开始的。最终,马扎岗船坞有限责任公司(MDL)在 2010年 3 月 30 日将“什瓦利克”号交付给了印度海军,该船于2010 年 4 月 29 日开始进入服役。最后的两艘护卫舰(编号 Yard12727 和 Yard12637)的龙骨铺设分别于 2002 年 10月 31 日和 2003 年 9 月 30 日开始进行。“Yard 12727”号于2011 年 7 月 4 日作为“萨特普拉”号下水,并且于 2011 年7 月 9 日交付给印度海军。Yard 12637”号作为“萨亚德里”号于 2012 年 6 月 25 日实现了交付。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印度P17护卫舰项目中的首舰——“什瓦利克”号的一张存档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03年4月18日孟买的马扎岗船坞有限责任公司(MDL)的造船厂中。此时“什瓦利克”号正准备下水。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这两张为P-17项目的首艘隐身护卫舰“什瓦利克”号于2009年上半年在孟买附近进行海试的图片。它最终于2010年3月30日被交付给了印度海军,并于同年4月29日开始服役。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图为2011年8月20日第二艘P-17型隐身护卫舰“索德布尔”号服役的场景。在原计划中,它的建造合同将在第一艘战舰完工后签订。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这两幅图为P-17护卫舰项目的第三艘也就是最后一艘护卫舰——“萨亚德里”号,在位于孟买的马扎岗船坞有限责任公司(MDL)旗下的造船厂中进行建造的场景。

护卫舰整体描述

P-17 项目的护卫舰总长142.5米,型长132米,船宽16.9米,型深9.2米,设计吃水 4.5 米,最大吃水 7.1 米。其标准排水量约 5000 吨,满载排水量为 6200 吨。船体拥有极高的水线面面积,舱底部分相对较尖用以提高横摇阻尼和增强适航性,同时相对较大的方向舵可以为护卫舰提供卓越的操纵性能。该护卫舰的横摇阻力以及适航性在海试中有着格外优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其他大型军舰设计,例如 P-15 计划中的“德里”级驱逐舰。通过对螺旋桨轴系斜度的最优化设计,舰艇附件带来的影响被最小化,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流动阻力,并且使得水流适应 A 字形构架(轴支架)的方向以及方向舵和稳定器微小的移动。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什瓦利克”号总长142.5米,满载排水量6200吨,是一艘相当大的护卫舰。

为了降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什瓦利克”号拥有一个向外展开的船体,以及一个与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相似的上层建筑区,该区墙面倾斜看似连续,而其实际上则是一个由三项设备合成的上层建筑。

该艘护卫舰可以容纳 255 人,包括约 35 名的军官,加上一个依据舰载直升机数量和类型而定的 14 人到 22 人的航空组。

两座直升机机库中间的中心通道形成了一个位于直升机甲板和护卫舰内部的干净的大厅。拿丁集团(Larsen and Toubro)为其提供了齐平甲板直升机穿越系统以及用以降低雷达横截面(RCS)的设计,这为这艘护卫舰上的直升机提供了更强的运转灵活性。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两 幅 罕 见 的 首 艘P1135.6级护卫舰——“塔尔瓦”号的鸟瞰图,刊登于《2006年印度总统舰队回顾》中 。

武器和战斗系统

我们可以从 P-17 的武器系统上可以看出其多功能的特点。它们经过了特殊的设计可以在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环境下,承担起防空作战(AAW)、反潜作战(ASW)以及反水面战(ASuW)等任务。

主要的防空作战(AAW)武器是一套中等射程的“施基利 1 号”(北约名称 :SA-N-12灰熊)地对空导弹系统以及半主动式雷达寻的式的 9M317E 地对空导弹(SAM)。这些导弹可由一座单臂式 3S-90E 发射台发射。24 发导弹被装载在一个甲板下方的旋转式发射台中。在 4 台MR-90/3R-90 Orekh [ 北约名称 :前圆板(Front Dome)] 雷达波源的指引下,这些导弹可同时拦截 4 个目标。安装在船桥顶上的两个 M-22E 旋转稳定的“千里眼”设备也被认为可以为 MR-90 雷达波源提供电光形式的后援。相比于先前安装于印度海军 P-15 级护卫舰上的施基利 / 克什米尔(北约名称 :SA-N-17“牛虻”)系统的早期版本以及其配备的 9M38 导弹,9M317E 导弹在作战覆盖区域上有着很大的提高。9M317E导弹最小射程为3.5千米,最大射程为 42 千米(最远可能能够达到 50千米),可在 5 米到 15000 米的有效高度内打击飞行器目标。这些导弹还可以在 5 米到 10000 米的飞行高度之内拦截入境的反舰巡航导弹,其射程在 3.5 千米到 12 千米之间。此外,它还在 3.5 千米到 25 千米范围之内拥有打击水面舰艇的能力。从规格上来说,导弹长度为 5.55 米,直径为 0.4 米,扩展鳍状态下跨度为 0.86 米,重量约为 715 千克。它可以拦截飞行速度为 1200 米 / 秒的目标,并可在最高为 24 高斯的磁感应强度下进行自我操纵。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什瓦利克”号的主要防空作战的能力是由俄罗斯的施基利1号(北约名称:SA-N-12“灰熊”)地对空导弹系统提供的。这些照片展示了“军舰鸟”[北约名称:顶板(Top Plate)]监视与目标指示雷达,3R-90 Orekh?[北约名称:前圆板(Front Dome)]雷达波源以及3S-90发射台等一些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同时也要注意到位于雷达波源下方的M-22E“千里眼”设施也可以为该系统提供电光方面的支援。

针对机载导弹和反舰导弹的防御系统主要由32发Barak 1型导弹以及两座AK-630M炮架构成。Barak 1 型导弹安装在两个成对的 8 室垂直发射系统中。其最大射程为 10 ~ 12 千米。AK-630M 舰炮的发射速率可达每分钟 4000 ~ 5000 发,用以打击 Barak 导弹攻击范围之外的漏网之鱼。梅莱拉公司研制的发射速度最高可达到每分钟 120 发的 76.2 毫米口径极速舰炮也可以被用作反巡航导弹,拦截 5 千米之内的目标。在一个被安装在桅杆上的EON-51电光指引仪的辅助下。两个埃尔塔(Elta)EL/M-2221火力控制指引仪担任着控制 Barak 1 型导弹以及舰炮的责任。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萨特普拉”号的这张照片为P-17级护卫舰的整体武器系统提供了一个卓越的概述,尤其是它口径为76 mm的主炮、“施基利1号”(Shtil 1)地对空导弹系统以及尖端防御综合设施。

远程反水面战斗的攻击能力由 3M-54 “俱乐部”-N 型[ 北约名称 :SS-N-27“极热”(sizzler)] 导弹系统与一座 8室 3R-14N-17 导弹发射台提供。“俱乐部”-N 型导弹系统包含了两种来自同一系列的反舰导弹——3M54E 导弹 :飞行时最高速度可超音速,弹头重 200 千克,射程为 200 千米;以及 3M54E1 型导弹 :弹头重 400 千克,射程 300 千米。这个系列还包括了可以携带一个 MPT-1 ME 鱼雷、最大射程为 40 千米的 91RE2 反潜(ASW)导弹 [ 事实上它更像美国海军的反潜艇火箭(ASROC)] 以及 3M14E 陆地攻击巡航导弹。海军还采用了可同时使用主动和被动频道的 3Ts-25EGarpunBal(北约名称 :Plank Shave)雷达来为 Klub 系统提供远程水面目标的定位。

反潜(ASW)武器包括前面提及的 91RE2 火箭以及两个使用 Purga 火力控制系统的 12 管 RBU 6000 反潜(ASW)火箭发射台。印度人称 RBU 系列在承担反潜(ASW)角色的时候是“非常高效”的。令人好奇的是,舰上并没有鱼雷发射台。相反,在设计中海军将用反潜(ASW)直升机来执行这一任务。不过海军设计指挥部(DND)的设计师称,如果需要的话,军舰上是可以安装鱼雷管的。舰上可以运载两架大型直升机,诸如奥古斯塔 - 威斯特兰(AgustaWestland)公司制造的“海王”式 Mk 42B 直升机,来进行反潜(ASW)和反水面战(ASuW)等工作。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在海试过程中,“什瓦利克”号对其RBU 6000反潜火箭发射平台进行了测试。

战舰上的搜寻雷达包括一台由俄罗斯 Salyut 公司制造的MR 760 M2EM“军舰鸟”[ 北约名称 :顶板(Top Plate)]雷达,这是一台运行于 E 波段(相当于美国的 S 波段)的三维搜寻雷达,可以为“施基利 1 号”导弹系统提供目标指示。根据 Salyut 公司的文献,该雷达拥有最小为 2 千米、最大为 300 千米的搜索范围,搜索高度可达 30 千米,并可根据激活的雷达信道的数目可以达到 45°~ 55°的仰角。然而,对外公布的该雷达的探测范围则要小得多。例如,一架喷气式飞机可以在 230 千米的范围内被探测到,一架隐身喷气式飞机可以在 100 千米的范围内被探测到,一发巡航导弹可以在 50 千米内被检测到。埃尔塔(Elta)公司的一个探测范围延伸版本的三维 EL/M 2238 型反导弹防御雷达为我们提供了 Barak 1 型地对空导弹对低空飞行导弹的追踪数据,该雷达也运行于 E 波段,并拥有 350 千米的仪表式探测范围,可以在 250 千米的距离内探测到歼击机大小的目标 ;当导弹在28 千米的范围内时,将自动开启威胁警报。此外,Mk ⅩⅠ敌我识别系统(IFF)已经完成了与两个雷达的集成工作。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这是一张关于“什瓦利克”号上尖端防御综合设施的图片,包括埃尔塔(Elta)公司的EL/M 2238监控雷达,位于主桅前面的两座8室Barak 1型导弹发射台以及一个AK-630M近防武器系统(CIWS)。埃尔塔(Elta)公司的EL/M-2221火力控制雷达可以提供追踪和制导的功能,但在此图中并没有出现。

声呐系统包括安装在船体上的 HUMSA-NG 声呐以及一个型号未知的主动拖拽式阵列声呐系统。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这艘船在交付的时候并没有安装拖拽式声呐,但最近的报道则称巴拉特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BEL)将为其提供一个从 L-3 海洋系统中衍生出来的拥有建造许可的低频主动拖曳声呐(LFATS)。

电子对抗措施包括巴拉特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BEL)制造的 Ellora 电子战争系统(它同时拥有主动和被动功能两种功能)。该系统由诸多组件组合而成,其组件大部分来源于以色列,包括两个电子保障措施(ESM)的天线头单元、两台多波束相阵干扰发射机、两座用以对抗通常装载在巡航导弹上的毫米波单脉冲追踪器的毫米波干扰发射台以及一个通信拦截组件。其他电子对抗设施还包括印度自行研发的 CSN-56 Kavach 诱饵系统(由一对短程和一堆中 / 远程发射台构成)。与其他印度战舰相同的是,反鱼雷防御系统将包含本土研发的 Mareech 鱼雷诱饵系统以及拖拽式噪声发生器。

“什瓦利克”号上众多的武器系统和传感器与该舰的CMS-17 战斗管理系统相连,它们之间是通过一个被称为AISDN-17 的双冗余光导纤维网络(异步传输模式综合军舰数据网络)进行连接的。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图中,“什瓦利克”号在2010年年初交付之前的海试中高速航行。

这艘船的指挥官 M.D.Suresh 上校在交付仪式上面对各界媒体的访问时,说他对这艘护卫舰十分的满意。至关重要的是,他补充到, “这艘护卫舰为印度海军提供了新战术的开发可能性”。该护卫舰的隐身性能远远地领先于同时代印度舰队的其他战舰,并且可以与他国的隐身战舰一较高下。Suresh 上校的话体现了这些护卫舰的重要意义,代表着印度海军在未来的战舰建造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相比于诸如 P-15“德里”级驱逐舰以及 P-16/16A 系列护卫舰而言,这艘船也代表了本国海军船舶制造能力以及海军设计指挥部(DND)在设计方面的一次飞跃。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 这两张图中拍摄的是“萨特普拉”号在美国与印度海军联合军演的过程。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图说海军|印度国产“什瓦利克”级隐形护卫舰,可以傲视南亚了?

《世界舰船视觉百科全书》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从希腊三列桨战舰、罗马战船、维京长船到中世纪的十字军的柯克船、盖伦船和战舰,再到现代的潜艇、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人类从萌芽时代造出的舢板一直到纵横四海的艨艟,历史中所出现的舰艇和船只们都吸引着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们的眼球。本书用1200副精美的全彩插图,生动地描绘自远古时期至今,在不同时期叱咤海上的重要及著名船只,并通过对舰船数据和航行生涯的全面剖析,全方位地展示了众多著名船只的全貌。此外还对所涉及舰船的详细尺寸、吨位、性能参数、开工及下水时间、武备(限军用船只)进行了详尽描述,并对船只的服役生平和最终命运给予了简单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