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五虎”说法的由来

关于“长江五虎”说法大概在2000年——2004年左右出现,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安徽的一个网络,是一个合肥网友用来嘲讽一小部分安庆人的阿Q精神,谁知这一说法借助强大的网络平台迅速传播开来,让不知所以的网民信以为真,谣言居然成真了。 如有网民不信这是谣言的话,尽可查民国时期的上海、南通、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荆州、宜昌、重庆等沿江城市的地方志和当时的报纸报道,看可有记载“长江五虎”这一说法。不管当时地方志、报纸有没有记载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一说法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先看看当时几个沿江城市的经济实力:

1、上海,上海在民国时期,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第一大都市,是亚洲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的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等等都落户在上海,民国政府还将上海建为上海特别市,即现在的直辖市。当时外国人在上海人口所占的比重也是很高,可以说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工业第一大市,上海毋庸置疑是当时中国第一大都市。 2、南京,作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在经济交通方面与上海联系密切,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被称作“黄金十年”,期间南京进行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奠定了现代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到1937年,南京的城市人口超百万以上,经济实力无疑不可小觑 ,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 3、南通,南通跟上海地理位置相近,自然而然经济跟上海联系非常紧密,当时的南通经济实力非常强,强于长江流域芜湖安庆。 4、芜湖,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把芜湖辟为通商口岸,中国最早的开埠城市之一,也是安徽最早开埠的城市,民国时期四大米市之一,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强于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城市人口一度由174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万多人。 5、安庆,素有“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清朝江南省1667年分省一直到1952年是安徽省会,省会历史285年,1927年建市,由于当时地理位置险要加上又是湘军驻扎地,造成开埠晚,经济发展落后于省内芜湖。 6、武汉,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有“九省通衢”之称。《天津条约》签订以后,汉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武汉开启了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的转型。汉口沿长江先后开辟了英、俄、德、法、日租界,沿江地带迅速成为汉口的另一个繁华中心。经济发展迅速,当时的武汉大有“驾乎津门,直逼沪上”之势,成为当时唯一可与沿海几大通商口岸匹敌的内地口岸。武汉市是中华民国第一个直辖市,是中国直辖市制度的发祥地。 7、重庆,民国时期陪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根据当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重庆成为第一批向日本开放的内陆通商口岸。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开埠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实力发展成为长江流域五大城市之一,仅次于上海、南京、武汉。 由上7个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实力相比较可以看出安庆民国时期经济实力排民国时期长江流域第七位左右,自然也就没有安庆“长江五虎”说法,民国时期也就更没有“长江五虎”这一荒谬绝伦的说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