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一線城市?

鐵劖屮麫齒龠黽蕭


  武漢雖然號稱襟江帶水,九省通衢更為湖北省會,如今還以一省之力供一城,雖然導致省內議論紛然,但在這背後其實是整個武漢帶著湖北在長江經濟圈、京津經濟圈以及嶺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乃至於鏘鏘成型的濟豫經濟帶的包夾下的苦苦掙扎。

  從地緣上來看,武漢貌似交通區位得天獨厚,但那是古代時候,在全球化的底色下,內外是否在此交通,才是頂級交通區位跟次級交通區位的關鍵所在,只佔一樣,都只能等而下之。

  

  而在次級交通區位裡,武漢跟杭州其實很像,因為雙方都缺少經濟縱深,杭州的錢塘江只能連接浙西南至多算上江西已經是很勉為其難,而武漢雖帶江漢,但長江上溯便是重慶門戶萬州,在往上便是西南重鎮重慶。

  如果對重慶發展有所瞭然,便會發現,不同於成都跟武漢,這座直轄市施行的均衡發展,各區縣皆有擅場,而除主城及附近各區縣以外,郊外諸區之中,便以萬州為冠,這一大一小兩座巨港往三峽西徑一擺,武漢不僅影響輻射力難過三峽,甚至反而要憂慮於靠近重慶的宜昌等處地市級會漸漸向重慶-萬州一線靠攏——而事實的發展也正是如此。

  

  

  武漢在漢水方向則直通陝西重鎮漢中,但陝西甚至整個西北諸省區都只秀西安一城,對於漢中而言,向更近的西安靠攏無疑更優,雖然武漢漢中有水路相通,成本低廉,但西安的經濟腹地無疑更大——甘肅、寧夏雖然貧瘠,但既有中央的重資扶貧又有八千萬人的龐大市場,再折而往西不管是青藏還是新疆乃至中亞各國也是大有發展之地。

  而反觀武漢,前有長江經濟圈諸虎攔路,後有渝萬等鎮邀後,南下北上的對手長沙、鄭州則各依同盟要跟武漢來碰一碰誰是華中第一城。

  不同於天下輿論喜將武漢拿來跟蘇州、杭州、重慶跟成都等天南地北的城市搓成一桌麻將,只是爭個熱鬧虛頭巴腦。但華中第一城這個名頭之下,實際上是哪座都會能將其他二省併為經濟腹地,供其潑灑藍圖,與各大經濟圈的龍頭再爭江湖。

  

  

  而武漢如今缺的也是可供輸出的市場跟獲取勞力的經濟腹地,甚至如果不是先一步將省內各地市的優質資產歸於武漢,如今湖北省的經濟指數不一定難看,但作為一個經濟整體肯定支離破碎。

  這種情況短期內未必會很壞,但從長遠來講,整個湖北省將缺乏競爭力。

  所以對於武漢而言刺槍見血真要拼個分明其實是鄭、星二城,而且後者的經濟規模、交通區位雖然都大為不如武漢,但經不住別人找了個好幫手。

  

  在國務院批准的中原經濟區規劃上,明確提出了中原向海的要求,其中又以鄭徐線最為著眼,徐州雖屬江蘇,但蘇南蘇北民情經濟根本處於割裂狀態,蘇北尤其是徐州一帶更偏向于山東,再加上正在開工的鄭濟高速鐵路,二省聯手之意不言之明,而山東雖然名不著於當世,但七萬六千億的經濟規模只次於兩大經濟圈上的江蘇跟廣東。

  

  湖南則向來都是廣東或者說廣州的經濟的腹地,沿著北江而下,自古以來便是湘商捷徑,所以論起靠山,長沙所依的廣東其GDP能當五巨頭之一的俄羅斯一國,比起河南還要硬還要有底蘊...

  所以對於武漢而言,對手從來不是蘇杭渝成西,恰恰是南北倆鄰居,才是“生死大敵”。

  而武漢想要成為一線城市,著實說的話是非常不現實的,因為其自身在華中地區的地位都尚未有定數,再加上其省區內離心之力愈強——其鄂西向重慶,鄂北走南陽過鄭州,甚至就連鄂東都在自謀生路意圖直接融入長江經濟圈。

  

  武漢的當務之急,首先是鞏固自家後院,不將省區各地市凝成一股繩,其連經濟基本盤都失去的話,也就只能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存在了,畢竟企業搬遷之事可一不可二,反覆施用,慢怠之心群起,反而要省財政供養地市,這倒拖了武漢的後腿...

  其次則是北向南下,從河南湖南二省區爭奪經濟腹地,將其邊緣地市通過自身交通區位的優勢轉化過來,而等擁有三省經濟腹地之時,武漢或許才有了跟各大經濟圈的龍頭城池相當的地位。


追風箏的IT人


前天又來武漢了,說幾句,武漢什麼時候成為一線城市,如果從GDP和房價、收入方面看,至少得20年,但有些方面,它已是一線城市,有些方面,三五年,也能成為一線城市。

先從城市建設上說,為了見證很多人在網上罵的“大縣城”,上上個月,我來武漢沿著三環跑了一圈,當時我寫文章說武漢的三環一點也不輸北京的四環。上個月,我又來武漢,從漢口的解放大道到武昌光谷,再從華科大走東湖過長江二橋到漢口江灘,當時我寫了篇文章說武漢亂,市區的老建築多,還有到處是工地檔板。

昨天,我又從武漢“市民之家”過“金橋”、二七長江大橋經東湖隧道到“光谷青年城”,走了近一個小時,沿途高樓密度完全是一線城市,也沒看到一個破建築,而且那個氣派比任何城市都要大氣,當我駛上二七大橋,放眼兩岸高樓林立,不禁自豪感油然而生,有哪個城市的市中心有如此大如此多的橋樑?有如此壯闊的江面?車行入東湖隧道,忘記了記時,在裡面走了很久,我還對朋友說,武漢真牛逼!能在市中心的湖底挖這麼長的隧道,我到過的世界其它城市,國內國外,絕無僅有!就我走的這段路,不是繁華的漢口武昌地段,只是武漢的一角,確實很大氣。

如果再有人罵武漢是“大縣城”,那我就罵你不是瞎子就是痴呆,或者是羨慕嫉妒恨,小氣!武漢也是中國的城市,還是欠發達的中西部城市,我是感到自豪,以後有底氣敢邀請國外的生意夥計到武漢看看!

我今天還查了個資料,最新《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公佈,華頓研究院和經濟日報聯手,通過GDP,教育、科研與醫療,交通完善與達通,城建水平,綜合經濟實力,這五大方面列出中國城市前20強。武漢在榜單內以總分451分超越成都的449分,僅次於北上廣深,坐上內地第五城。

還有,武漢在2018年全球摩天大樓(150m)數量城市排名,力壓“北上廣”位居世界第五。從側面佐證武漢部分實力。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感覺到武漢不象大城市呢?這裡我說三個原因:

一是武漢是老牌大城市,民國時就有100多萬人,老建築多,改革開放後又停滯了二十多年,拆遷改造需要時間和金錢,只能逐步來。

二是武漢是由長江漢江隔開的,城市建築多而散,它的摩天大樓總數世界第五,但人們感覺不到,太分散了。

三是武漢的窗口規劃的太差,很多人是坐火車路過武漢,想看看大武漢究竟什麼樣,但鐵路沿線都是些低矮破建築,讓人大失所望。還有窗口如三大火車站,別人出站中轉看看,車站周邊都談不上氣派。還有不少遊客興沖沖上黃鶴樓,不僅樓是個現代貨,上去看到的長江兩岸新樓夾舊樓,不協調,由於黃鶴樓周邊限高,不能檔住遊客視野,這樣黃鶴樓周邊不許有現代化摩天建築,況且你在黃鶴樓上是從高處向低處向遠處看,肯定感覺不到大氣。坐飛機的人都知道,飛機在城市上空盤旋時,你從窗口看到的建築都很低矮。

如果從科教醫療,產業實力,區位交通,人均GDP(和上海持平)等,完全不輸一線城市。
需要說明的是,很多人說武漢人窮,這是不客觀的,收入與房價有很大關係,香港比深圳富,收入高,但香港的支出特別是房價房租,比深圳高,壓力大。同樣,深圳的收入比武漢高,但深圳的房價是武漢的三倍,(均價54000和18000),深圳的收入是不是都比武漢高三倍呢?我看今年評的內地十大幸福城市,武漢居首。說明武漢市民對城市的認可。我昨天專門和武漢的親戚還有兩個在武漢的大學教書的同學瞭解一些基本情況,他們對現狀都還滿意,有住房,有房出租,有工資,物價也不高。如果把房價漲到一線城市水平,他們賣套房就是千萬在手了。


(武漢光谷民族大道
新竹路,在光谷青年城拍的馬路對面)

這次來武漢還有個小任務,河南的朋友託我打聽武漢光谷的房子,早些時讓做中介的親戚留意,他大前天發圖片說有個盤很合適,200萬110平。我順便幫朋友看看,畢竟能省掉茶水費之類的。私事,本不該說出來,大家也別找我打聽武漢光谷房子,我有時候寫房價,但不介於具體房子,我不是賣房子的。

總之,武漢要成為一線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市民若對生活滿意,無所謂幾線城市,那是人造概念。明年軍運會,很多現在不瞭解武漢的人就會真正認識武漢。

武漢如果把窗口建設好,把長江主軸上的規劃加快落實,一定能擠進城市的第一方陣,因為它的先天條件是別的城市無法比的。如果你驅車市中心,上面是湖下面是長長的隧道,如果你驅車市中心,浩浩長江上的近十座長江大橋,你沒有感覺,那你不是弱智就是偽中國人,連無數老外看了武漢的大江大湖都豎起大拇指!

話不多說,我現在就在武漢光谷青年城後面的荷蘭風情園寫這篇文章,美女太多,晃來晃去有點影響。武漢成為一線城市需要多久,不會很久。也許國內有部分人不承認,但世界認可就行!
(武漢光谷荷蘭風情園)


無語石1


武漢只要堅持走實業創新,不走房地產GDP的路就有可能成為一線城市。

深圳這幾年搞房地產經濟,搞總部經濟,搞“騰籠換鳥”的政策,逼走了華為,大疆,微信不落戶深圳,得不償失。

如果武漢學深圳,將會失去晉升一線城市的目標,應學重慶,將實業做大做好做實,再圖上一臺階,不能步子邁的太大,扯著蛋。

要學上海的細節,重用技術官僚,才有上海的大都市氣質,上海的地鐵設計管理是中國大陸最好的,浦東機場也是設計管理的最好的,比武漢強在細節設計。

廣州是花城,水路四通八達,可城市設計管理不如香港,太注重收費,交通管理混亂,道路設計不合理,到處蓋房子,沒留太多地給實業,感覺不大氣。

北京也是外行管理內行,不如上海技術官僚有水平,特別是在細節上,給人以粗放的感覺,沒有讓人歎服的管理水平。

武漢要學北京人的大氣,上海人的細節,廣州人的重商,深圳人的開放,才能成為一線城市,不然會被杭州,重慶,成都,南京甩開距離。


光芒萬丈34957


我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但是自2006年起,都在其他一線城市工作,從事商業,因工作出差其他城市很多,基本覆蓋了全部省會(缺拉薩和烏魯木齊和臺北)及大部分的三線城市。

武漢的城區面積、人口及人口增長率、教育資源、GDP總量及增長率、城市建設(軌道交通以及城際交通)在全國來看,列於準一線,排到現二線的前三,無可非議。尤其是現在即將列為國家中心城市,今後在國家政策傾斜方面,勢必收穫多多。

但是,要談到進入到一線城市行列,則差距甚大。主要以下:1、支柱性產業不夠強。武漢現在的支柱性產業是鋼鐵、光電、石化、汽車商貿、交通運輸、旅遊、住宅。這其中的每一項在全國(除掉四個一線)來看相對規模、產值都不是拔尖水平。2、居民平均收入不高。就我感覺,武漢本科生在職30歲的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這個群體我感覺很能代表未來五年後的居民平均收入。3、城市管理水平差。雖說城市管理水平只是管理方面的局部一項,但是是最容易判斷一個城市全面組織能力、管理人員素質的一個窗口。恰恰武漢在這方面是全國二線以上城市裡面表現非常差的。綠化、道路、交通、攤販、街區,表現出來的大都是無序、無管理痕跡。由此我對武漢公務員系統的工作效率、責任心、業務水平乃至整體素質表示擔憂。要知道,一個城市經濟要持續快速發展,組織能力、管理水平做為軟實力,反而是最關鍵的幾方面之一。

雖然我已經不是武漢戶籍,但我90%的消費在武漢,並且將來退休還是要回武漢,那裡有我95%以上的親朋好友。祝武漢快速發展,二十年內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一線!


外地的武漢人


武漢是不是會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需要看今後的發展。但目前的武漢已經躋身於除傳統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之外的新一線城市行列。

在已經公佈的2018年上半年經濟比較方面,武漢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第九,距離傳統一線城市的經濟差距還是挺大,在人口方面,武漢已經接近於深圳市人口。在非傳統一線城市人口中武漢人口也僅次於天津、成都和重慶。

除去經濟和人口的差距,在2018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武漢在非傳統一線城市中除了科教方面的優勢最為明顯外,其他方面的優勢並不明顯,和杭州、蘇州,尤其是成都的比較方面相對來說還是處於膠著狀態。

在國家公佈的國家中心城市中,武漢也名列其中。

無論怎麼看,武漢都是和天津、成都、重慶這三座城市最接近傳統一線城市的存在。

今後如果中國有8個左右的一線城市,那麼武漢必然回事其中的一員。如果一線城市再增加一到兩座城市的話,武漢還需要更加努力!我覺得不只是武漢經濟發展就可以的,武漢整體素質還是需要提高的。






方俊說歷史


武漢為什麼不是一線城市?

第一武漢整座城市顯得浮躁。

第二武漢人整天都是浮誇。

第三武漢缺乏一線城市的氣質。

第四武漢整體素質欠佳。

第五實質和宣傳不靠譜。

第六武漢沒有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良好營商環境和高薪酬,總之就是實力不濟。

第七武漢民營經濟帶動不強,國企較多,缺乏創新活力。

第八武漢機場港口都不是國內一流,這直接影響到一座城市外貿商務國際業務的發展。

第九武漢沒有真正成熟的商圈,分佈太散。

第十武漢周邊面臨鄭州、南昌、南京、合肥、長沙等各大城市圍剿,可謂四面楚歌。

第十一武漢若沒有中央企業和國企的強力輸血,不過三五年即被周邊強省會朝越。

作為一座內路城市,武漢錯過了沿海城市發展的黃金契機,城市格局也已基本墊定,周圍城市更是虎視眈眈。

民國時期的武漢,張之洞曾為它帶來短暫的輝煌和榮光。不過,時間也是一把殺豬刀,它可以讓你輝煌也能讓你沒落。但是武漢也不是沒有機會成為一線城市,因為它已經是新一線城市之一了,但確實離老牌一線城市尚有不小的距離。

作為一線城市,綜合實力是前提。

一座城市,宣傳只是一種手段。



君為你而生


習主席曾說青山綠水是最大約財富,武漢從這方面看得天獨厚,比一線城市強大多了。武漢的大江大河大湖綠道大家知道不少,毛主席暢遊長江時說龜蛇鎖大江,是指武漢的龜山蛇山。除此以外,武漢的磨山,珞珈山等等都在市中心,這些其他城市沒有。江景房湖景房,山景房到處都是,清晨旁晚走在江邊,湖邊,綠道,或爬山游泳都是隨時方便可行的,其他城市能做到嗎?青山綠水無論在武漢的那個區都有,這是武漢最大的財富。如果說與一線城市還有差距那也正常,將來迎頭趕上,到時真是高攀不起。如果想與武漢一起成長的人才精英,要儘快佔領這塊高地,到這來不是享福的,是給自己創造機會,將來發展得更好,還有你計麼事嗎?現在還是潛力股,將來是貴族股,不信將來的武漢的山水之城證明你看。下圖東湖邊的磨山和蛇山上的黃鶴樓,山水相依,都在市中心。




阿蓮79726028


有人統計過,中國自古朝代的更迭,居然與小冰期幾乎完全吻合!然而,農民往往會把責任怪罪於當朝,當朝固然有錯,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小冰期。

同樣,湖北省內城市的衰落,有省府,市府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家發展戰略的大背景!在改革開放初期,哪怕武漢把大部分資源都分出去,省內其他城市也發展不起來,如果感覺發展起來,那也只是相對武漢的倒退而言,畢竟國家的大戰略是先把沿海搞活!!!沙市的工業不被打垮,沿海的經濟就不算髮展成功!國家的戰略就不算成功!

然而省內的兄弟城市把矛頭全部指向武漢,武漢當時的稅收比整個廣東省多四倍,全中國僅次於上海,找誰哭?省內的兄弟城市找省府哭,省府到底還是管了。而武漢一直找大爸爸哭,哭了20幾年,大爸爸管都不管,大爸爸說先把沿海發展20年,服從安排,好不容易等到沿海發展的20年,大爸爸又說先讓西部發展,於是又過了10年。就這樣,武漢一直自力更生著,好不容易摸索出一條道路,搞了個證券交易中心,被大爸爸一巴掌給拍散,說你咋這麼不聽話呢?

沒辦法,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務中心幹不成,只能選擇電子工業,光電子產業。像光谷,最早完全就是華科的幾個老教授盤起來的,其他的高新區都有國家背景。直到東北塌陷後,中部人民才反應過來,中部,他孃的也在塌陷啊!記得十年前左右,整個中部增速墊底,周圍一圈省份增速都比中部省份高!然後有媒體按增速高低,按每個省的形狀做了個柱狀圖,非常明顯,整個中部像盆地一樣凹下去了。至此,中部塌陷說傳開,後面大爸爸才開始提出中部崛起戰略。然後直到最近,才在中部搞了兩個國家中心城市,從政治上表達下對中部兒子們的關懷。

2018,是大爸爸三步走戰略,第二步的最後一年,2019,是大爸爸三步走戰略最後一步之中部崛起的第一年,祝願中部的省份的城市,以及湖北省內的兄弟城市,像40年前的沿海一樣,開啟華麗麗的蛻變之路!


獅子座守候


現在提這個問題,已經不合時宜了。

武漢早已經躋身京滬武深四大全國性一線城市,而天津重慶成都廣州杭州南京等只是武漢之下的二線城市。

什麼叫一線城市?必然是有著全局性影響力、集散力、決策力的中心城市!一線城市和發展程度無關,只和城市的職能作用有關!除了京滬,沒有哪一座城市比武漢更夠格成為一線城市!

武漢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遼闊的腹地。以武漢為中心方圓一千公里囊括全國90%的人口經濟,武漢的輻射力全球第一,可以說全國都是武漢的腹地,接受武漢的輻射。

武漢更是全國首屈一指的交通物流和流通中心,南來北往,承東啟西,人流物流無不必經武漢!貨到漢口活,四大聚的武漢,流通著全球的貨物。

武漢還是全球前列的工業城市,汽車,鋼鐵,造船,現代建築,通信,光學,水利水電裝備,半導體等產業無不具有國際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汽車鋼鐵光學通信等有些行業更位居全球第一!

武漢更是全球重要的科教中心之一!有著全球第一的高等教育體系,在校生全球第一,科學門類最齊全!武漢還有著配置齊全的科研院所,和眾多的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光谷、東湖高新區匯聚大量的企業未來之星。

最重要的是,武漢還是全世界城市規模最大的城市!大武漢!全球最大的武漢當然是一線城市!


武大東湖


就目前而已,全國公認的一線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它們都是國內經濟實力以及整體綜合實力排名前四的城市。我國目前仍然有很多實力較強的大城市,以中國幅員之遼闊,未來中國一線城市應該還會增加,武漢就有可能是其中一座。小編認為,下一座一線城市最有可能從以下15個“新一線城市”中誕生。


武漢是湖北的省會,國家中心城市,是我國中部地區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科教基地和綜合性交通樞紐,長三角經濟帶三大核心城市之一,其整體實力還是非常強的。武漢經濟發達,主要支柱產業有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製造、裝備製造、鋼鐵、食品菸草和能源以及環保等,2018年武漢GDP達到了14847.29億元,穩居中部第一,全國第九。根據中國城市經濟學會與聯合國人居署、經濟日報與華頓經濟研究院兩大機構發佈的兩份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武漢的綜合實力都僅次於北上廣深位居全國第五。所以武漢是中國第五座一線城市的有力競爭者。

當然了,成都、重慶、天津、南京、杭州、蘇州等城市的綜合實力也很強,也是下一座一線城市的有力競爭者之一。

其實所謂的一線城市並非國家官方劃分的,也沒有相關的標準,只是民間一些機構劃分的,近年來的“新一線城市”就是由第一財經評選公佈的。這些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經過媒體的炒作之後,久而久之就成為大家約定俗成的一種叫法。不管武漢現在是新一線城市也好,未來能否晉升為一線城市也罷,總之,武漢都是國家重要的城市,在我國城市格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它的新一線城市也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