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及早發現孩子腦癱?

清風飛花


你好,瀋陽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專家曲鳳媛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 新生兒期是指出生28天以內的嬰兒。小兒腦癱在新生兒期一般沒有明顯表現,不容易被發現。但如果父母注意觀察,有些跡象還是可早期發現的。

      正常新生兒能力:

      ★覺醒狀態時能注視物體,並追隨物體移動方向,尤對顏色鮮豔的物體更容易表現出興趣。

      ★對光較敏感,遇到強光刺激會閉眼。聽力很好,如在耳邊輕聲呼喚會把頭轉向發聲方向,有時還會用眼去尋找聲源。

      ★觸覺很靈敏,尤其是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觸之即有反應,會出現眨眼、張口、縮回手足等動作。

      ★雖然運動多屬無意識和不協調,但很愛動,近滿月的新生兒被抱起時,頭可維持極短時間直立位,如把手指或玩具放入手掌心會抓得很緊,不輕易鬆手。

      ★出生後即有與環境互動、與成人互動的能力,會追隨大人說話或微笑,會用哭叫喚起大人的注意。

      腦癱新生兒表現:

      *腦癱患兒上述行為能力明顯缺欠,好像對周圍一切都沒有興趣,反應性很差,動作明顯減少,就連吸吮能力都很差,經常出現嗆奶。

      *如果請醫生檢查,還會發現覓食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減弱,或根本不出現。

  2. 嬰兒期

      嬰兒期是指從出生28天到1週歲的孩子。一般到了嬰兒期,隨著小兒生長髮育速度加快,腦癱的許多症狀陸續表現出來。首先,最容易發現的是運動發育落後,同時還會出現一些異常姿勢或動作,有的孩子出現智力發育落後等表現。民間有這樣一個順口溜,叫做“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週會走”,這是對嬰兒時期運動行為發育規律的粗略概括。

      正常嬰兒能力:

      ★1-2個月時,仰臥會用腳踢東西,抱起時試圖把頭維持直立,遞玩具時可無意識的抓握片刻。

      ★3-4個月時,俯臥能較穩抬起頭,會用雙肘支撐上身,頭可隨意轉動,還可翻身,抱著立起時兩腿已能支撐身體。

      ★5-6個月時,仰臥位會常抬起頭和腿,可自如翻身,俯臥時有想爬跡象。能用雙手支撐著坐一會兒,扶立時雙下肢可負重,高興起來就會上下跳動不已,會主動抓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7-8個月時,自己用手支撐胸腹使上身離開床面,可在原地轉動身體,會用雙上肢向前爬。可獨立坐很久,從坐位躺下,還可扶欄杆站立,由站立位坐下。

      ★9-10個月時,可靈活向前、向後爬,能扶床欄杆站立很穩,並能推車行走,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東西。

      ★11-12個月時,可獨立站立、行走,會彎腰拾地上東西,能用手捏起硬幣、花生米等小物品,會把手中玩具遞給別人。

      腦癱嬰兒表現:

      *腦癱嬰兒運動發育落後,不能達到上述相應月齡孩子具備的能力。

      *肌張力及姿勢異常,如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豎立抱起時雙腿伸直內收、兩腿交叉呈剪刀狀、上肢肘腕關節屈曲及手經常握拳而拇指內收。

      *主動運動少,5個月後仍不能主動伸手抓取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總用一隻手去抓取。

      *出現異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遲消失,而正常保護性反射減弱或不出現,還可能出現一些病理反射。

  3.  幼兒期

      幼兒期指1-3週歲的孩子。這一時期的孩子已具備許多行為能力,如有異常很容易被發現。所以,小兒腦癱症狀在幼兒期較為明顯,容易作出診斷。

      正常幼兒能力:

      ★1歲時會走路,手指也很靈活,會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取小東西,能說簡單單詞。

      ★1歲半時能自己蹲著玩,會扔皮球,會爬臺階,可在地上跳躍,會自己進食和用杯子喝水。

      ★2歲時能用雙腳跳,可以跑得很穩,手的動作也很準確,能完成簡單的動作,能用簡單句子表達自己的願望。

      ★3歲時能跑能跳,會騎小三輪車,會自己吃飯穿衣,會說歌謠會唱歌。

      腦癱幼兒表現:

      出現肢體運動障礙,不會走路或走路姿勢異常,如腳尖著地、剪刀步態、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運動不靈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總用一隻手去拿東西;

      *出現智力落後、語言發育落後或語言障礙,或有視力異常、聽力減退等。

      *出現認知和行為異常,表現為興奮多動或孤獨脆弱等。

      *有的腦癱患兒出現手足徐動、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及強直、震顫等。


兒科主任曲鳳媛


  就近些年來的就診數據來看,約有80%的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才來治療的。要知道,腦癱的最終治療效果和接受治療的年齡存在很大關係,一般來說,越早治療效果越好。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狀呢?

  單從京軍醫院的門診數據上,就有很多腦癱孩子是三歲之後才來進行治療的,當問及原因時,一些家長表示“有發現過孩子的一些不同,當時只以為是營養不良,結果現在仍不見好轉,才意識到問題很嚴重”。 

  的確,日常生活中確實有很多腦癱孩子因為早期症狀表現不明顯,比如抬頭學會的太晚、走路學的太晚等等,通常沒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往往當成缺鈣、缺鋅、營養不良一類處理,導致孩子錯失治療最佳時期。

  家長該如何識別腦癱的早期症狀呢?

  根據腦癱的定義我們知道,腦癱是大腦非進行性損傷導致的以運動障礙、姿勢障礙為主的綜合徵,因而主要從這些方面去區分是否有腦癱可能。

  1、運動發育落後或異常

  主要表現在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兩方面,腦癱患兒通常表現出落後正常運動發育水平兩個月以上,當然僅憑這一點是很難做出判斷的,如果新生兒還出現吸吮困難、覓食反射弱等情況時需要警惕。

  2、姿勢障礙異常

  腦癱患兒具有很多異常姿勢,大多與肌張力異常或是一些原始反射有關。

  (1)、緊張性頸反射姿勢 

  當孩子頭部位置發生變化時,四肢的肌張力、眼位也會隨之改變,包括對稱性與非對稱性頸反射姿勢。

  就非對稱性的來說,在新生兒出生後一星期左右就會出現,並在兩三個月時呈現明顯趨勢,然後會隨著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而抑制且逐漸消失,若三個月後仍然存在是為異常狀況。若對稱性的在六個月後仍然存在則為異常。

  (2)、偏癱姿勢

  這類很好判別,如果出現孩子運動只偏向一側肢體,而另一側肢體廢用,且左右兩側肢體有明顯的不對稱,這說明孩子發育存在一定異常。

  (3)、角弓反張姿勢

  在排除情緒亢奮、哭鬧等因素之後,如果孩子經常出現四肢軀體向後屈曲呈現出類似彎弓這種姿勢,說明肌張力發育存在異常,可考慮神經類疾病。

  (4)、手足徐動舞蹈狀姿勢  

  孩子會表現出不自主運動,運動姿態如同舞蹈形式或扭動形式,並且還會不間斷的表現出來。同時孩子運動幅度很大,且顯得鬆散,自己無法控制。

  (5)、共濟失調姿態

  孩子往往會表現出無法保持一個固定的姿態,當站立時,如同喝醉酒一般,需要不停的調整姿勢才能維持站立姿態。

  以上是腦癱常見的一些早期症狀,如果孩子具有這些症狀,雖然不能直接說明孩子就是腦癱,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孩子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遇到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要憑自己“常識”來調理孩子,最好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以便排除腦癱危害。


京軍腦癱劉書勤


現在孩子患了腦癱也是一個困擾無數家長的難題,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及早發現孩子患了腦癱呢?

第一個階段新生兒階段。新生兒階段是指出生二十八天的孩子,這個時期孩子腦癱的症狀還不是特別的明顯,但是家長只要認真觀察,還是會發現一些端倪的。我們正常新生兒是比較警覺的,眼睛會注視一個方向,特別是對顏色特別靚麗的物體;對光還特別的敏感,遇見強光的刺激就會閉眼;聽力很好,聽見聲音會輕輕轉頭,尋找聲源;正常新生兒的手腳等部位被觸碰了,寶寶會出現張口、眨眼、縮回的反應;正常新生兒與家長的互動是比較多的,會有微笑,會有哭泣。

那麼腦癱的新生兒就是上述那些行為沒有或者是欠缺,反應是比較遲鈍的,就連喝奶也會經常被嗆到。

第二個階段幼兒階段。幼兒階段是指出生二十八天到一歲的孩子。我們首先來看一看正常幼兒的行為能力:一二個月的時候,寶寶會在仰臥的時候用腳去踢東西,當家長把孩子抱起來的時候,寶寶還會想直立;三四個月的時候,趴著的時候能夠比較穩的把頭抬起來了,還會用上手肘撐住身體隨意轉動頭部,有時候還會翻身了。

五六個月的時候,在平躺的時候,會經常抬頭抬手了,並且翻身已經是常態了,手腳就有一定的力量了;七八個月的時候手腳的力量更大了,能夠在外界的幫助下,直立站起來一會兒了。九、十個月,能夠自由爬行,手腳的力量又更上一層樓了,如果能有扶的東西,寶寶可以走一段路了。

十一、十二月的時候,有的孩子可以自己走穩路了,並且自己能彎腰直立了。腦癱幼兒就會表現得比較呆滯、行動比較緩慢。因為腦癱患兒的大腦發育是跟不上的。各位可以根據以上的方法來對腦癱這個疾病來鑑別診斷。

三甲醫院工作近10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尤其新生兒常見疾病及危重症的診療。


醫聯媒體


腦癱兒是每個家庭的傷痛。他們常常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有腦癱兒的家庭,常常總是奔波在醫院和治療的路上,不僅需要大量財力和人力的投入,對於父母心理上的折磨,也是讓人痛苦不堪。

很多腦癱兒沒有及時發現,等發現的時候年齡已經偏大,這就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治療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對於新出生的寶寶來說,只要仔細觀察,心細照料,有時就可以早點發現端倪,儘早治療。

正常的新生兒,在清醒的時候,對於外界的刺激反應會比較靈敏。寶寶的眼睛會喜歡追隨大人,聽到大人說話或笑會扭頭去看,看到顏色鮮豔的物體會引起注意,而且觸覺也比較敏感,對於感興趣的物品,會主動伸手去觸碰。

而腦癱兒的反應一般比較遲鈍。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比較差,大人說話和笑,甚至逗弄,都表現的愛理不理,或者神情呆滯沒有反應。對於家長的觸碰,反應也很弱。這類患兒安靜不活潑,吮吸力也差,吃奶的時候常發生嗆奶,體重的增加和生長髮育也常常會比同齡的孩子落後一些。

隨著月齡的增加,腦癱兒的症狀表現會更加明顯,他們常常運動發育落後、常伴隨有姿勢異常,有句話說“二抬四翻六會上,七滾八爬週會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寶寶二個月的時候,基本上可以自己抬頭看東西,當家長把孩子抱起來的時候,寶寶還會想直立;四個月左右的時候,趴著的時候能夠比較穩的把頭抬起來了,有時候還會翻身了。六個月的左右時候,平躺著能夠抬頭抬手了,並且翻身已經是常態了,手腳也有一定的力量;七個月的時候能打滾,八個月的時候能夠在外界的幫助下,直立站起來一會兒。九、十個月,能夠自由爬行,如果能有扶的東西,有的寶寶甚至可以走一段路了。

雖說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有時候這些表現會有一些早晚的出入,但如果過了5個月的孩子如還不能抓取東西、頭豎不穩當、經常握拳拇指內收、兩腿交叉呈剪刀狀、膝部屈曲伸不直等情況,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了,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會診。

腦癱兒只要治療的及時,還是可以有很大好轉的。所以我們要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寶寶六個月前是治療的關鍵時期,此時治療效果也最好。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腦癱是出生前或出生後極短的時間內在腦組織還沒發育成熟的時候對腦組織造成傷害,主要的因素在於缺氧和窒息。這個傷害是終身性的,腦癱是綜合性的名稱,該病具有運動功能障礙之外,還可表現為智力障礙、抽搐、視力、聽力和語言功能的障礙,最早出現的就是運動功能障礙。希望我講述的一些知識,能夠幫到各位家長,如有異常能夠儘快發現並治療。

在運動發育上,腦癱患兒較早出現落後於同齡孩子,新生兒期表現為吸吮能力及覓食反應差,1-3個月,俯臥位抬不起頭,頭頸軟,無法豎直,仰臥位時很少踢腿,翻身動作困難。4-5個月,表情呆滯,不會認人,不能主動伸手抓物或抓取姿勢異常,坐位呈全前傾或後打挺,雙下肢交叉,足尖著地。6個月,反應遲鈍,注意力短暫,對聲響反應遲,不會坐,肢體僵硬或鬆軟,上肢後伸,扶站時足尖著地,足內翻,足外翻,交叉步。

早期的治療是非常關鍵的,雖然傷害是終身性的,但是儘早的治療可以將危害降到最低,不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生活,建議一旦發現異常,家長應該前往醫院做正規的檢查並明確診斷,一旦確診,就要給孩子做康復訓練了,3歲以前主要以康復訓練為主,3歲之後就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了。

以上就是一些腦癱的早期症狀,如有偏頭痛或腦血管方面的問題需要諮詢,歡迎留言,有空閒時間我會幫忙解答



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徵。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徵,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症狀。

要想知道如何急躁發現孩子腦癱,就要知道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

小兒腦癱早期症狀

(1)新生兒或3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
(2)早期餵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嚥困難,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
(3)感覺閾值低,表現為對噪聲或體位改變易驚,擁抱反射增強伴哭鬧。
(4)生後不久的正常嬰兒,因踏步反射影響,當直立時可見兩腳交互邁步動作。3月齡時雖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個月仍無站立表示或邁步者,既要懷疑小兒腦癱。
(5)過“百天”的嬰兒尚不能抬頭,4~5月挺腰時頭仍搖擺不定。
(6)握拳:一般生後3月內嬰兒可握拳不張開,如4個月仍有拇指內收,手不張開應懷疑小兒腦癱。
(7)正常嬰兒應在3~5月時看見物體會伸手抓,若5月後還不能者疑為小兒腦癱。
(8)一般生後4~6週會笑,以後認人。痙攣型小兒腦癱患兒表情淡漠,手足徐動型常呈愁眉苦臉的樣子。
(9)肌肉鬆軟不能翻身,動作徐緩。觸摸小兒大腿內側,或讓小兒腳著床或上下跳動時,出現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時,上肢難穿進袖口;換尿布清洗時,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時,以及洗澡時出現四肢僵硬。嬰兒不喜歡洗澡。

(11)過早發育:小兒腦癱患兒可出現過早翻身,但是一種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滾木樣,而不是有意識的節段性翻身。痙攣性雙癱的嬰兒,坐穩前可出現雙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員那樣的足尖站立。

小兒腦癱主要症狀

(1)運動障礙 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嚥。
(2)姿勢障礙 各種姿勢異常,姿勢的穩定性差,3個月仍不能頭部堅直,習慣於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後搖晃。孩子不喜歡洗澡,洗手時不易將拳頭掰開。
(3)智力障礙 智力正常的孩子約佔1/4,智力輕度、中度不足的約佔1/2,重度智力不足的約佔1/4。
(4)語言障礙 語言表達困難,發音不清或口吃。
(5)視聽覺障礙 以內斜視及對聲音的節奏辨別困難最為多見。
(6)生長髮育障礙 矮小。
(7)牙齒髮育障礙 質地疏鬆、易折。口面功能障礙,臉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時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咀嚼和吞嚥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
(8)情緒和行為障礙 固執、任性、易怒、孤僻,情緒波動大,有時出現強迫、自傷、侵襲行為。
(9)有39%~50%的腦癱兒童由於大腦內的固定病灶而誘發癲癇,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腦癱應如何預防?

1.懷孕時
應防止風疹病毒感染。
2.懷孕後
進行定期健康檢查:注意排除難產的因素,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應積極治療。保證營養,防止早產。避免不必要的服藥。按預產期選擇好產院,有準備地進行安全分娩。
3.嬰兒出生後
重點保護未成熟兒,窒息、重症黃疸嬰兒,並進行必要的處理;如吸氧、進保溫箱等。腦損傷兒應建卡隨訪,定期篩查。
4.鼓勵母乳餵養
為嬰兒進行一二三聯疫苗、脊髓灰質炎、風疹或結核的免疫接種。
5.教育家長識別腦膜炎的早期症狀
如發熱、頸硬、嗜睡等,一旦發現,及時治療。
6.發熱病兒
要脫去衣服,冰水擦身,足量飲水,及時治療。
7.教育家長要注意為腹瀉兒童補水
如果腹瀉嚴重,應及時就診。
8.對運動發育落後,姿勢異常,哺乳不良,驚叫不睡,肌肉過軟或過硬者
應注意腦部病變。

(點擊頭像關注“奇葩腦細胞”,細胞菌與您分享更多醫療知識。)


寶典二哥


腦癱原則是早發現早干預,越早對後期恢復有利,而早發現有賴於家長們的細心和耐心,如果寶寶有異常表現如肌張力異常;通過觀察寶寶的自主運動情況,和被動動作,如家長抬起寶寶的胳膊放下是不是直接掉落或做外展動作僵硬等。


一旦發現孩子疑似腦癱,馬上到正規的醫院就醫確診!

什麼樣的人警惕腦癱?


高齡產婦

在我國超過35歲妊娠就算做高齡產婦,相對於適齡孕產婦,高齡妊娠生產風險更高,其中就包括孕育腦癱兒幾率,所以提倡大家儘量選擇適齡妊娠。


高危妊娠

孕產婦自身罹患各種急慢性疾病和妊娠期併發症,可能因此導致胎兒發育異常,罹患疾病,構成危險。


早產、低體重兒

胎兒尚未發育成熟就提前出生,需要經理的考驗也很多。


滯產、缺氧

超出預產期過久,羊水渾濁;或順產不暢,導致寶寶產生缺氧等問題,嚴重可造成寶寶死亡,或腦癱。


先天疾病

如基因問題導致的孩子先天性腦癱,最典型的就是“近親結婚”,也有無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人,因為極微小的幾率結合就生出腦癱兒,如非近親生腦癱兒,如再孕建議檢驗夫妻雙基因組,是否屬於此類。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腦癱又稱大腦性癱瘓,是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致的綜合徵,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常合併智力障礙、癲癇、感知覺障礙、交流障礙、行為異常及其他異常。

判斷寶寶是否患有腦癱,可以從兩大方面去判斷。1.發育是否落後。如孩子2~3個月時還不會笑,不會抬頭;4~5個月還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智力還落後於同齡正常兒童等。2.姿勢是否異常。如全身發軟,無力或四肢發緊、打挺易驚,吃奶無力,經常嗆、噎、吐奶;流口水、四肢不自主地徐動和顫抖;頭歪向一側而不能保持正中位等。

溫馨提示:若發現寶寶有以上表現時,就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就診,判明病因,對症治療。


兒科醫生王東記


儘早去看看,看看孩子的症狀


江辭24


  1. 新生兒期

      新生兒期是指出生28天以內的嬰兒。小兒腦癱在新生兒期一般沒有明顯表現,不容易被發現。但如果父母注意觀察,有些跡象還是可早期發現的。

      正常新生兒能力:

      ★覺醒狀態時能注視物體,並追隨物體移動方向,尤對顏色鮮豔的物體更容易表現出興趣。

      ★對光較敏感,遇到強光刺激會閉眼。聽力很好,如在耳邊輕聲呼喚會把頭轉向發聲方向,有時還會用眼去尋找聲源。

      ★觸覺很靈敏,尤其是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觸之即有反應,會出現眨眼、張口、縮回手足等動作。

      ★雖然運動多屬無意識和不協調,但很愛動,近滿月的新生兒被抱起時,頭可維持極短時間直立位,如把手指或玩具放入手掌心會抓得很緊,不輕易鬆手。

      ★出生後即有與環境互動、與成人互動的能力,會追隨大人說話或微笑,會用哭叫喚起大人的注意。

      腦癱新生兒表現:

      *腦癱患兒上述行為能力明顯缺欠,好像對周圍一切都沒有興趣,反應性很差,動作明顯減少,就連吸吮能力都很差,經常出現嗆奶。

      *如果請醫生檢查,還會發現覓食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減弱,或根本不出現。

  2. 、嬰兒期  

嬰兒期是指從出生28天到1週歲的孩子。一般到了嬰兒期,隨著小兒生長髮育速度加快,腦癱的許多症狀陸續表現出來。首先,最容易發現的是運動發育落後,同時還會出現一些異常姿勢或動作,有的孩子出現智力發育落後等表現。民間有這樣一個順口溜,叫做“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週會走”,這是對嬰兒時期運動行為發育規律的粗略概括。
  1.   正常嬰兒能力:

      ★1-2個月時,仰臥會用腳踢東西,抱起時試圖把頭維持直立,遞玩具時可無意識的抓握片刻。

      ★3-4個月時,俯臥能較穩抬起頭,會用雙肘支撐上身,頭可隨意轉動,還可翻身,抱著立起時兩腿已能支撐身體。

      ★5-6個月時,仰臥位會常抬起頭和腿,可自如翻身,俯臥時有想爬跡象。能用雙手支撐著坐一會兒,扶立時雙下肢可負重,高興起來就會上下跳動不已,會主動抓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7-8個月時,自己用手支撐胸腹使上身離開床面,可在原地轉動身體,會用雙上肢向前爬。可獨立坐很久,從坐位躺下,還可扶欄杆站立,由站立位坐下。

      ★9-10個月時,可靈活向前、向後爬,能扶床欄杆站立很穩,並能推車行走,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東西。

      ★11-12個月時,可獨立站立、行走,會彎腰拾地上東西,能用手捏起硬幣、花生米等小物品,會把手中玩具遞給別人。

      腦癱嬰兒表現:

      *腦癱嬰兒運動發育落後,不能達到上述相應月齡孩子具備的能力。

      *肌張力及姿勢異常,如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豎立抱起時雙腿伸直內收、兩腿交叉呈剪刀狀、上肢肘腕關節屈曲及手經常握拳而拇指內收。

      *主動運動少,5個月後仍不能主動伸手抓取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總用一隻手去抓取。

      *出現異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遲消失,而正常保護性反射減弱或不出現,還可能出現一些病理反射。

 

3、幼兒期

  幼兒期指1-3週歲的孩子。這一時期的孩子已具備許多行為能力,如有異常很容易被發現。所以,小兒腦癱症狀在幼兒期較為明顯,容易作出診斷。

  正常幼兒能力:

  ★1歲時會走路,手指也很靈活,會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取小東西,能說簡單單詞。

  ★1歲半時能自己蹲著玩,會扔皮球,會爬臺階,可在地上跳躍,會自己進食和用杯子喝水。

  ★2歲時能用雙腳跳,可以跑得很穩,手的動作也很準確,能完成簡單的動作,能用簡單句子表達自己的願望。

  ★3歲時能跑能跳,會騎小三輪車,會自己吃飯穿衣,會說歌謠會唱歌。

  腦癱幼兒表現:

  出現肢體運動障礙,不會走路或走路姿勢異常,如腳尖著地、剪刀步態、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運動不靈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總用一隻手去拿東西;

  *出現智力落後、語言發育落後或語言障礙,或有視力異常、聽力減退等。

  *出現認知和行為異常,表現為興奮多動或孤獨脆弱等。

  *有的腦癱患兒出現手足徐動、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及強直、震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