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篡位後,為何不學司馬炎厚待曹奐,而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

歷史一書生


劉裕,字德與,乳名寄奴,籍貫彭城(今江蘇徐州)。劉裕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代孫。東晉元興三年(404年),身為北府軍中下級將領的劉裕在家鄉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伐篡晉的楚帝桓玄。405年,劉裕擊敗桓玄,幫助晉安帝司馬德宗復位,安帝任劉裕為侍中、車騎將軍、青州、兗州刺史、錄尚書事、中外諸軍事等職,逐漸掌控了東晉王朝的軍事大權。

東晉義熙六年(410年),劉裕統率大軍一舉平定了南燕,立大功晉升為太尉、中書監,徹底控制了東晉朝政。

以後,劉裕培植黨羽,剷除異己,極力穩固自己的權位。一批與他政見不同的大臣譬如諸葛長民、劉毅、司馬休之等均遭清洗,紛紛被革職、罷黜、流徙。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劉裕對內平息叛亂,對外發起第二次北伐,一舉克復關中,通過幾無停歇的戰爭,終於成為東晉首屈一指的大軍閥。

義熙十四年(418年),劉裕率軍收復關中、滅掉後秦後,被晉安帝封為丞相、宋公、加九錫 。彼時,劉裕實力雄厚,勢焰熏天,將東晉的軍政大權牢牢地握在手中,取代東晉的條件已經成熟。

同年,劉裕廢黜並殺害了晉安帝司馬德宗,另立司馬德文為帝。是為晉恭帝。

晉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命幕僚擬好禪位詔書,然後呈給晉恭帝讓他抄錄一遍,傀儡恭帝無可奈何,只好“欣然”提筆,將禪位詔工整地抄錄在一張赤紙(紅紙)上。劉裕築壇於南郊,在親信大臣們的擁戴下登基稱帝,國號宋(史稱南朝宋),是為宋武帝。宋武帝劉裕宣佈定都建康(今南京),改元永初,改晉《秦始歷》為宋《永初歷》,將“主動”讓位的晉恭帝司馬德文貶為零陵王。

次年六月,劉裕唆使手下將晉恭帝鴆(毒)殺,首開殺“禪讓”退位帝王的先例。至此,歷時104年、共歷11個帝王的東晉王朝名實俱亡,歷史進入到南北朝時期。

劉裕劉寄奴絕對是一個牛人。他能征善戰,屢建奇功,先後擊滅了桓玄、南燕、後秦,還平定了孫恩、盧循之亂......同時他手段狠毒,保持著一項"殺帝"記錄:共有六位帝王被他誅戮,幾乎將司馬懿的子孫斬盡殺絕。在此之前,歷代王朝均保持著一項不成文的規矩:善待前朝王室,特別是像晉恭帝那樣主動讓位的帝王。例如司馬炎篡魏稱帝后,對主動禪讓的曹魏末帝魏元帝曹奐還算客氣,除讓出皇位外,基本其他一切待遇照舊。

那麼劉裕為何不學司馬炎善待曹奐呢?據史料記載,劉裕開創了南朝劉宋王朝後,吸取歷史經驗教訓,主要是害怕東晉皇族捲土重來,反攻倒算,於是斬草除根,大開殺戒,幾乎將東晉最高統治者司馬氏斬盡殺絕。當初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後,將主動交權投降的曹魏大將軍曹爽三族數千口男女老幼盡數誅滅 ,就連早已出嫁生子的姊妹也不放過....... 他做夢也想不到,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他的後裔又被篡晉的劉裕給屠戮一空。

劉裕不是個好大臣,但當皇帝后卻有所作為,歷史評價頗為不惡。

史載,劉裕代晉稱帝后,因他早先已經從鮮卑拓跋氏政權手中收復了青、兗、司三州,黃河以南廣大地區皆為劉宋所有,於是成為南朝前期疆域面積最廣袤,軍事實力最強,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的一個割據王朝。劉裕在位期間,政治清明,減輕賦稅,與民生息,還赦免了大批奴客士卒,政績卓著,頗有作為。他只當了兩年皇帝,於劉宋永初三年(422年)病歿,年59歲,諡號(宋)武帝。

劉裕取代東晉,是軍閥對門閥的勝利,很顯然,在東晉長達一百餘年此起彼伏的戰亂中,擁有崇高聲望與社會地位的高門大姓已經失去了天生的優勢,駕馭不住擁兵自重、野心勃勃的軍閥們了。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第一,司馬炎是沒殺曹奐,可是他老子司馬昭殺了曹髦。

論如何殺皇帝,殺了還不用負責,司馬氏是劉裕的師傅。



第二,劉裕沒有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

根據史書記載,劉裕代晉時,死在他手上的東晉皇室成員只有四個人:晉安帝司馬德宗和晉恭帝司馬德文、梁王司馬珍之和西陽王司馬珣之。

說劉裕把司馬家族趕盡殺絕,這就有點胡說八道了。

事實上,劉宋一朝六十年,晉朝宗室成員善終的人,不在少數。

比如東晉會稽王司馬寶在劉裕代晉後,由王降為侯,改封為西豐侯。這一爵位在宋齊梁三朝都保留了下來。

寶字弘文,歷秘書監、太常、左將軍、散騎常侍、護軍將軍。宋興,以為金紫光祿大夫,降為西豐侯,食邑千戶。——《晉書·卷六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還比如,晉恭帝司馬德文被劉裕殺掉後,他的零陵王爵位傳承了下來(曹魏的陳留王爵位也傳承了下來),劉裕讓河內溫縣人司馬元瑜承襲了零陵王爵位。司馬元瑜死後,零陵王爵位又傳了兩代,兩代都是由司馬家族的人充任。

再比如,晉恭帝的女兒海鹽公主司馬茂英嫁給了宋少帝劉義符。劉義符被廢前,海鹽公主還當了一年皇后。假如劉義符不被廢,海鹽公主還給他生兒子,那劉宋後來的皇帝就有司馬家族一半的血統了。

少帝司馬皇后,諱茂英,河內溫人,晉恭帝女也。初封海鹽公主,少帝以公子尚焉。宋初,拜皇太子妃。少帝即位,立為皇后。——《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一·后妃傳》

這麼多人都活著,怎麼能說劉裕把司馬家族的人都殺絕了呢?

第三,司馬炎厚待曹奐,劉裕謀殺晉帝,是因為二者所處的環境不一樣。

司馬炎篡魏以及曹丕篡漢時,門閥制度還沒有徹底形成,當時除了比較顯赫的一些豪門大族外(如汝南袁氏,潁川荀氏),大多數後來名聲赫赫的家族,如陳氏(陳群)、賈氏等,在當時還都只是小門小戶,不入流的角色。

大多數士族與皇權沒有關聯,即表明當時的臣子對皇帝的忠誠度是非常低的。若皇帝一旦失權,往往就變成了光桿司令。

就拿漢獻帝來說,他由董卓所立,繼位之後狼狽不堪,播越草莽,不斷受他人擺弄。除了董承、孔融、伏完、耿紀等少數幾個人願意為他賣命外。當時大部分人都不拿當皇帝看,而是非常識時務。誰胳膊粗,就為誰賣命。曹操胳膊粗,就為曹操賣命。

所以在曹丕篡漢時,漢獻帝的死活已經無關重要了。他即便活著也威脅不了曹丕。而曹丕也需要利用他打擊劉備的合法性。因而就留下他的命。

司馬炎篡魏時,情況也一樣。不聽話的曹髦被司馬昭派成濟殺了,曹魏皇室雖然活著的人不少,但大多都如同廢人一樣。司馬炎根本不擔心曹奐能掀起什麼波浪。

但是劉裕就不同了。

劉裕代晉時,司馬氏宗室還有一定力量。比如宗室成員司馬休之、司馬思文、司馬楚之等人逃到了北魏,在北魏支持下,各自擁兵數千乃至上萬,盤踞在河南,隨時都有打回江南的可能性。

時宗室多逃亡在河南。有司馬文榮者帥乞活千餘戶屯金墉城南。又有司馬道恭自東垣帥三千人屯城西;司馬順明帥五千人屯陵雲臺。——《資治通鑑》


面對這些司馬宗族成員的外部壓力,劉裕必須要有他們在北朝支持下,打回江南,重新擁立晉恭帝復位的心理準備。

如果真的讓他們打回來了,再加上江南被晉朝統治了一百多年,司馬氏為正統的觀念根深蒂固,恐怕劉裕就危險了。

所以,劉裕繼位後,必須要斬草除根,從根源上斷了司馬宗族成員復辟的念頭。



第四,謀殺晉帝,還可以拉攏士族支持。

劉裕代晉時,他手下的軍事人才很多,但政治人才不多。尤其是何無忌、孟昶、劉穆之等人死後,劉宋的政治人才簡直是絕跡了。

馬上打天下,可馬上不能治天下。劉裕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要拉攏江南士族。

可是,由於當時門閥政治已經形成,不僅士族與寒門界限森嚴,就連士族之間也有一條鄙視鏈條。劉裕出身寒門(這是他與曹氏和司馬氏最明顯的區別),他的拉攏,江南士族根本瞧不上。劉裕又不敢殺士族,他就只能殺了晉恭帝,斷了江南士族的妄念。逼迫他們效忠於自己。

後來晉恭帝被殺,江南士族明白,再在軍事、政治上公開對抗劉裕,已經不現實了。於是才有了後來劉宋與江南士族的全面合作。


Mer86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這種《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高度讚揚了劉裕北伐之時如同猛虎般勇猛的姿態。的確如此,劉裕出生貧寒,憑藉著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與努力他一步步地往上爬,最後甚至建立了劉宋王朝,並且大有席捲天下之勢。

但可惜的是劉裕發跡太晚,建立劉宋王朝後僅僅當了兩年的皇帝便闔然長逝,給後世留下無盡的嘆息。縱觀劉裕一生,有功也有過,就拿其過錯來說他沒有學習司馬炎厚待曹奐的做法,反而對傀儡司馬氏趕盡殺絕,劉裕為何要這麼做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兩方面入手:

一、為何司馬炎不殺曹奐?

二、為何劉裕對司馬氏滅族?

先來看第一部分,筆者認為司馬炎選擇放過曹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 為了塑造仁慈的形象。說起來司馬炎會放過曹奐一定程度上受到曹丕的影響。眾所周知,自曹操挾持天子以後東漢王朝就已經名存實亡,漢獻帝劉協不過是傀儡般的存在,而不論是曹操還是曹丕他們都沒有為難漢獻帝,尤其是曹丕,他僅僅是逼迫漢獻帝退位讓賢,此後還封漢獻帝為山陽公,允許他在自己的封地內建立宗廟享受祭祀,甚至其死後還得到“孝獻皇帝”的諡號,如此待遇不可謂不優厚。
  • 有了曹丕這個前人做榜樣,司馬炎自然也會效仿其做法厚待傀儡曹奐,否則就會有人將西晉與曹魏政權相比較,以此凸顯西晉的殘暴不仁,使得西晉為後世之人所詬病,所以為了不留下把柄司馬懿選擇放過曹奐。
  • 曹奐已不具備危害性。其實司馬炎會放過曹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已經不具備危害性,即使放任他活著也無法掀起什麼大波浪。從客觀角度上看這是大勢導致的,或許在司馬懿剛剛奪取魏國政權之時集團內部絕大多數人的心都還向著曹魏,可經過幾十年的時間那些死忠之人基本都已變成一抔黃土,而新生代的官員對於曹魏早已沒有之前的信仰,在這種情況下曹奐根本沒有翻盤的機會。
  • 從主觀角度來看,曹奐在禪讓以後表現出安分守己的姿態,這打消了司馬炎內心的懷疑與擔憂。也許曹奐心有不甘,可在大勢所趨之下他已無力改變局面,所以與其拼死反抗不如學習劉禪做一個“樂不思蜀”的安樂公,倒也能更好保全自己,這種心態同樣是司馬炎對其手下留情的重要原因。
  • 為了穩定政權與吸引人才。雖然西晉憑藉武力值征服了天下,但是想要讓他們徹底折服卻沒有那麼容易。古往今來,幾乎所有君主都會通過展現自己的仁義來使天下人歸心,司馬炎亦是如此,儘管西晉統一三國,可北方仍然有些政權對其虎視眈眈,局面只是保持暫時性的平衡,所以司馬炎想通過厚待曹奐的方式安撫其他政權的遺族,與此同時吸引人才為自己效忠,這同樣是鄧艾在攻下蜀漢之後沒有大開殺戒的原因之一。

而劉裕的做法與司馬炎背道而馳同樣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 久經戰場殺伐果斷。前面我們也說到,劉裕是靠從軍慢慢崛起的,數十年的戎馬生涯磨礪了劉裕的性格,不說冷血無情但至少是殺伐果斷,這使得他在奪取司馬天下以後又大開殺戒將其斬草除根,劉裕本身就是靠造反上位的,他還會怕後人對此指指點點嗎?所謂的好名聲對他來說早已沒有誘惑力了。
  • 為了樹立威信。對於劉裕的身世《資治通鑑》有這樣一段記載:
“初,彭城劉裕,生而母死,父翹僑居京口,家貧,將棄之。”
  • 《宋史•劉懷肅傳》也有提及:
“初,高祖產而皇妣殂,孝皇帝貧薄,無由得乳人,議欲舉高祖。高祖從母生懷敬,未期,乃斷懷敬乳,而自養高祖。”
  •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劉裕的起點很低,不但沒有世家作為支撐,就連他的親生父親也因為家境貧寒而將他丟棄,劉裕能夠活下來全靠劉懷敬母親的撫養,後來他的一切成就亦是源於個人的不懈努力與傑出才能。
  • 其實從血統來說,劉裕還算高貴,他是漢高祖劉邦弟弟的後裔,只不過時間過了這麼久已經沒有人願意承認,所以在階級分明的南北朝時期,世家門閥相當看不起這個出生貧寒的窮小子,儘管他掌握了軍隊大權。當時東晉王朝的朝政大權基本掌握在王、謝、袁、蕭幾大世家手中,而這些人又曾是司馬氏的主要擁護者,因此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並且讓那些大家族斷絕幫助司馬氏後人復國的念想,劉裕選擇了斬盡殺絕。
  • 為了穩固政權。有句話說得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著父輩的蔭庇後人謀取天下也就會容易很多,比如曹丕和司馬炎,他們都是接收了老一輩遺留下來的果實才順理成章地奪得天下,充裕的過渡時間讓曹魏與西晉政權一開始就穩固無比。
  • 而劉裕就有所不同,他是艱難的第一代奮鬥者,因為資源不足他的創業道路舉步維艱,只能依靠自己一點一滴地打天下,即使他大權在握也無法使世家歸心,並且外部的胡夏天王赫連勃勃和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對於劉宋王朝亦是虎視眈眈,他們想方設法收留司馬氏之人以圖來日分裂中原勢力,所以為了穩固政權,劉裕只能斬草除根徹底泯滅司馬氏的正統性,也迫使其他世家門閥只能依附自己。
  • 為子孫後代鋪好後路。有個成語叫做“老來得志”,可劉裕不僅老來得志,而且老來得子。在古代男人二十歲左右就已成家立業,並且沒過多久便會人丁興旺,可劉裕不一樣,他到了43歲的時候才有了兒子,這個年齡在當時也算不上小,可謂是老來得子。
  • 不僅如此,劉裕前半生都在戰場上廝殺,三十多歲才堪堪嶄露頭角,五十七歲才坐上皇位,由於早年積勞成疾,劉裕晚年身體狀況很不好,他明白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但是他的兒子尚且年幼無法服眾,如果自己突然撒手人寰那麼司馬氏很可能趁機奪回軍政大權,因此為了給子孫後代鋪好後路,劉裕不得不向司馬氏伸出屠刀。

綜上所述,由於劉裕沒有曹丕、司馬炎那麼好的先天背景,所以為了樹立威信、穩固政權以及替子孫後代鋪好後路,殺伐果斷的他最終並沒有放過司馬一族,而是將其徹底消滅。


執筆灬寫史


司馬炎確實厚待曹奐,但是,司馬炎爺爺司馬懿以及父親伯父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從249年開始,已經在削減曹家勢力

249年,高平陵政變,曹爽以及依附家族皆被斬殺三族,連同保人太尉蔣濟都被氣死。三國志記載

收爽、羲、訓、晏、颺、謐、軌、勝、範、當等,皆伏誅,夷三族

251年,王淩等不滿司馬懿專權,擬推曹彪為帝,起兵反抗司馬懿,事後王淩及響應家族被誅三族,曹彪被迫自殺。三國志記載

張式等皆自首,乃窮治其事。彪賜死,諸相連者悉夷三族。朝議鹹以為春秋之義,齊崔杼、鄭歸生皆加追戮,陳屍斫棺,載在方策

255年,毌丘儉、文欽起兵反叛司馬師,毌丘儉兵敗被殺,文欽逃亡江東。而在254年,同情曹魏的李豐與夏侯玄及張緝,皆被殺。魏帝曹芳同情諸人,被廢

是日,儉聞欽戰敗,恐懼夜走,眾潰。比至慎縣,左右人兵稍棄儉去,儉獨與小弟秀及孫重藏水邊草中。安風津都尉部民張屬就射殺儉,傳首京都。屬封侯。秀、重走入吳

257年,諸葛誕起兵自保,兵敗被殺,誅三族。其子逃亡東吳

誕窘急,單乘馬,將其麾下突小城門出。大將軍司馬胡奮部兵逆擊,斬誕,傳首,夷三族

260年,魏帝曹髦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起兵奮起一搏,兵敗被殺

中護軍賈充自外入,逆與帝戰於南闕下,帝自用劍。眾欲退,騎督成亻卒弟太子舍人濟問充曰:“事急矣,當云何?”充曰;“司馬公畜養汝等,正為今日。今日之事,無所問也!”濟即抽戈前刺帝,殞於車下

經過五場殺戮,忠於曹魏勢力,基本被司馬家掃除乾淨。曹奐繼位後,也就一傀儡,司馬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已經沒必要殺了

劉裕若學司馬炎,留下司馬德文兄弟性命,要剪除多少司馬家的枝葉呢?

不如殺了司馬德文兄弟,讓更多人活命

而且劉裕只殺司馬德文兄弟以及司馬家核心人物,邊緣人物厚待,並未對司馬家斬盡殺絕,連自己兒媳都是司馬家的公主,這個公主後來還成為劉宋皇后

綜上,劉裕其實要比司馬家厚道……


靈石蘊珠寶


劉裕對司馬家太狠了!對司馬家毫不留情!

要說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對司馬後裔斬盡殺絕,未免有點不切實際。不過其連續殺死司馬家族兩個皇帝,開創了前無古人的篡位者殘殺前朝末皇的先例,卻是有目共睹的事。

其實在劉裕篡位之前,不管是魏國的曹丕還是晉國的司馬炎,都對前朝皇帝優待至極。可劉裕的做法卻與前人大相徑庭,分析原因離不開以下幾點。

歷史背景不一樣

曹丕和司馬炎都是在家世背景非常優越的情況下才開始策劃篡位之事,他們的先祖把根基早就打得異常堅固,因此他們當皇帝也是順手牽羊,輕而易舉的事,而那些前朝皇帝只是形單影隻,孤家寡人一個,根本沒什麼價值,所以都能逃過殺身之禍。再看劉裕,《資治通鑑》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初,彭城劉裕,生而母死,父翹僑居京口,家貧,將棄之。”由此可見,劉裕出身貧寒,沒有什麼背景,其母去世後,他差點被父親扔掉。幸好繼母仁慈,將他撫育成人。不過後來擁有的一切,都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的。

從小兵卒到坐擁江山

由於家底貧困,一度遭到相親鄰里的鄙視,但劉裕並未受此影響,長大後的他為人豪傑,做事不拘小節,且天賦異稟。當時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謐就曾對他說過: “你應當會成為一代英雄。”後來劉裕選擇從軍,從小兵做起,一路披荊斬棘,直到桓玄之戰,劉裕打敗了意圖謀反的桓玄,一舉成名。而當時的晉安帝司馬德宗是個智力低下的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他的號召力依然存在,劉裕討伐桓玄時也就打的他的旗號。要知道劉裕是個胸懷大志的人,怎會甘於位居人臣,所以當自己的勢力越來越大時,他想到了篡位,先是害死了司馬德宗,立司馬德文為帝,後又從司馬德文手中取得了皇位,可謂是一波三折。總而言之,劉裕的皇位也是來之不易。

對司馬家族斬草除根

劉裕登基時已是57歲的高齡了,而長子劉義符剛滿15歲。當時司馬家族的勢力猶存,門閥士族的威嚴也是根深蒂固。劉裕擔心司馬家族的後人捲土重來,而劉氏子孫的根系還未站穩,勢力相對薄弱,為了以絕後患,也讓那些士族們不再抱有幻想,遂又痛下殺手殘害了司馬德文。

雖說劉裕的做法過於殘忍,但生在那個年代,有些事也是不得不為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劉裕在位兩年,還是為百姓做出許多貢獻的。


歷史春秋網


劉裕一生殺了六個皇帝,滅司馬家全族。從劉裕開始往後,開啟了殺前朝皇室的先例。而劉家最後也被蕭道成斬盡殺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劉裕因為自己出生貧寒,根基不穩,得位不正。而且他擔心自己死後,門閥士族會藉著“維護”晉室的名義擁立司馬氏奪權。沒想到最後還是讓蕭道成得手。



故國明月照


劉裕大帝重新統一了中國南方,結束了東晉南渡時世家大族控制地方的軍政大權所帶來的惡果,中國的南方竟然出現了幾個大的割據勢力不聽中央王朝的調令。而草根出身的劉裕從小兵做起一直做到皇帝,劉裕能這麼快脫穎而出,歸根結底是因為東晉末年司馬皇族式微國內動亂四起,劉裕靠著戰功上位本來就不穩定,國內當時還有很多門閥世家在蠢蠢欲動。

而且司馬氏的所作所為,也不像一個安穩的沒落皇族。在公元412年,東晉只剩下最後的割據勢力宗室司馬休之,佔據當時南方的重鎮荊州和揚州形成了名義上的割據,還對外聯合雍州刺史魯宗之對抗朝廷。劉裕發兵佔據荊州、揚州和雍州使得東晉國土再度統一。東晉的宗室的勢力才被剷除。

而且當時劉裕43歲才有自己的兒子,稱帝登基時已經57歲,古人常說60歲古來稀,為了保證皇位傳承得以繼續,必須剷除前朝皇室。而司馬氏殺得曹氏宗族人更多,夷陵之變時,司馬懿一次性殺了幾千人曹氏宗族,後面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牢牢掌控魏國的軍政大權,才開始篡位。


陸棄


有一種仇恨也可以世襲。

公元240年左右,劉裕篡位奪權,劉宋王朝也自此建立,對於先前的司馬家族,被亡國之後的命運可想而知。他們的祖上司馬炎在當時,奪取曹魏政權的時候,由於他作為曹魏政權的舊臣,對曹奐還是挺優待的,直接封他為陳留王,也並沒有對他的皇室宗親進行趕盡殺絕。

不知道大家對仇恨傳遞怎麼了解,即使等待亡國之君的,無非就兩種結果,一種是響應優待俘虜的號召,另一種無非就是趕盡殺絕,就看篡位謀權者對於亡國之君的態度。

說起劉裕,他可是成功逆襲的典範。

曾經身為草根的他,由於卓越的軍事統御能力,再加上他在政治方面的遠見卓識,硬是從一個小兵,最終成為東晉政權中一名位高權重的大臣。

司馬家族的最終覆滅,其實也怪不得別人,終究是皇權日漸沒落。 就拿東晉時期的晉安帝來說,他對於大臣的信任程度,也算是言聽計從了。

當時的司馬家族已經權威不在,再加上晉安帝的種種行為表示,他並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國內戰亂頻發,權臣當道,皇室也僅僅作為一個擺設和傀儡,隨時有著被可能取代的風險,只不過就看誰願意鋌而走險,背上篡位奪權的罵名。

面對時局震盪的國內格局,由於這些年來,劉裕從小兵成長為大臣的過程, 不僅讓他更懂民心。

而且他還有很強的管理能力,同各個階層都有來往,善於準確把握時機、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的威望甚至蓋過了司馬家族,也正是順應那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方面劉裕軍功顯赫,另一方面,司馬家族也視其如己出,給予了他極高的信任,畢竟他也有那樣的能力擔當。

但人心叵測,慾望之心無限,劉裕當時在朝廷中的話語權極高,他也在當時被封為宋王。久而久之,劉裕就不再甘心接受晉安帝對自己頤氣指使了,他自己下不了手,於是就派人偷偷將晉安帝處理了。

此時的劉裕並沒有著急上位,而擁護司馬家族的另一位,司馬德文當上皇帝。

這也算是他忍耐的極限了, 劉裕想當皇帝的心思也由來已久,至於他為什麼這樣做,也是出於穩妥考慮。

由於當時他崇尚迷信,就暫時延緩了這一計劃,為了不揹負千古罵名,他接下來的手段,不可謂不高,他擁立司馬德文當皇帝,更多的是為了一己之私考慮。

在司馬德文在位期間,劉裕已經提前讓自己的心腹大臣,代替司馬德文寫好了禪讓憑證,只待時機合適,讓司馬德文親自謄寫承認。 劉裕如願以償之後, 剛開始是善待司馬德文的,還給了他封地讓他稱王。

(司馬德文畫像)

但他也並非絕對放心,由於提前派人監視司馬德文的一舉一動,司馬德文與楚皇后的孩子就被謀殺致死,擺明了想讓司馬德文斷子絕孫,當然在司馬德文不堪屈辱死後,劉裕為了保證司馬政權不再復辟,將司馬家族趕盡殺絕是最穩妥的做法。

司馬家族多年來的積累,家族實力範圍之廣,也是讓劉裕最為忌憚的,何況當時劉裕年事已高,有他的威望在,司馬家族定然不會造次,倘若他死後,他萬萬不敢保證,有關於他子孫後代的安危。

劉裕的出身,也決定了他必定不會受到士大夫家族的擁護,關於政權的爭奪,並不是厚待一個人就能解決的問題,家族之爭才是重中之重,由於在短時間內培養不起家族勢力,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削弱敵對勢力。


大國布衣


守仁君有話說

厚待前朝皇室是傳統,周滅商,封商朝貴族後裔微子啟宋國,並封公爵,是諸侯國中爵位最高的國家。秦一統六合,將六國後裔全部遷到咸陽居住,雖然是在監視你,但是錦衣玉食一輩子無憂。劉邦滅秦,子嬰還是秦王,劉邦滅項,項伯被封射陽侯。曹魏代漢,漢獻帝被封山陽公,禮儀待遇均與皇帝無異。司馬炎篡位,曹奐被封陳留王。

古人相信因果,不趕盡殺絕,留下餘地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

但是到了劉裕這就不行了,魏晉以來的天下是世家門閥的天下,劉裕頂著個漢皇后裔的名頭,但是實打實是草根出身。雖然經過東晉末年的動亂,世家門閥的控制力大不如前,但是其影響力仍然不可小覷,司馬是雖然被趕下了皇帝位,但是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司馬家已經和這些世家門閥結成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如果不剷除,劉裕的王朝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劉裕在,或許能憑藉自己的威勢將他們震住,但是劉裕一死就很難說了,劉裕登基時已年逾五旬,兒子才十多歲,不由得他不擔心。


皇帝擔心的後果就是流血、死亡。

於是劉裕開始對司馬家進行大規模清洗,幾乎將南朝姓司馬的殺絕了。同時也開了屠殺前朝後裔的頭。

蕭齊建立後,劉裕的後人也慘遭屠殺,無一倖免。


守仁讀仁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時代不同背景也不同,人和人的出身和想法也迥異。

首先,劉裕生活的年代,是中國士族門閥政治最興盛的年代。劉裕出身於寒門庶族,在當時備受歧視。


劉裕殺了六個皇帝,幾乎把司馬皇族夷滅,這當中有一定的報復心理。最重要的是,士族門閥時代,大家族不僅掌握著大多數財力,而且樹大根深旁支很大。

劉裕建立的劉宋,要想穩定發展必須將司馬皇族斬草除根,否則司馬皇族有很大復辟的可能。況且當時劉裕的兒子劉義符還小,而他已經接近花甲之年了。


雖然劉裕取得了天下,哪天突然離世,他的兒子八成是撐不起劉宋鎮壓不了司馬皇族的,而司馬皇族樹大根深,劉裕死後勢必死灰復燃。

說白了,出身寒門庶族的劉裕,之所以對司馬皇室大開殺戒,就是為了贏得政治上的支持,為了維護他的統治,為了徹底取代司馬家的統治。

不過劉裕開了中國歷史的一個先河,自劉裕以後,後代的禪讓之君鮮有能得善終的。而更戲劇性的是,劉宋末年,劉宋的皇室同樣遭到了蕭道成的殺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