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少吃並不能降血糖

防治糖尿病有什麼要點,大家都聽說過“少吃點兒”,這不僅僅是讓大家少吃飯,“少吃點”也是要大家注意每天飲食中減少熱量的攝入,避免大吃大喝,避免肥甘厚味,而且醫生也表示,糖友少吃飯並不能降血糖。

糖友少吃並不能降血糖

糖友少吃並不能降血糖

“少吃飯,不吃糖,多吃苦瓜、南瓜降血糖”,已經成了一些糖尿病患者飲食療法的依據。有網友稱自從患上糖尿病後,聽信了一些不科學的經驗之談,因而對飲食療法存在誤解,每天只吃100~150克主食。他認為飯就是糖,不能多吃。肚子餓得受不了怎麼辦?李師傅就多吃副食,多吃肉、魚、蛋,多吃豆製品和水果蔬菜。結果可想而知,李師傅的血糖控制不好,體重明顯下降,有時頭暈、頭慌,最後出現酮症酸中毒昏迷而入院搶救治療。

其實,糖尿病飲食療法的核心並不僅僅是少吃飯,而是“合理用餐”,根據每日總能量來決定進食的數量和種類。餐後血糖的高低不僅和食物的含糖量有關,而且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有更密切關係。《中國食物成分2002》中列舉了二百多種常見食物的“指數”,糖尿病患者要按照血糖生成指數來選擇食物。多選血糖生成指數在50以下的,少選50~70的,慎選70以上的。還可以通過食物的巧妙搭配而降低原本的高指數。比如,單純進食米飯,其“指數”為83.2;而米飯和魚一同進食,則混合食物的“指數”僅為37。降低了一半以上。

糖尿病患者有了血糖生成指數作為飲食療法的參考,就不用像以前一樣,什麼東西都要考慮少吃,好多東西都不敢吃。這就大大拓寬了食物的選擇範圍,既有利於血糖的控制,也可滿足口腹之慾。

值得指出的是,預防糖尿病的“四個點兒”中的“少吃點兒”,是指減少每天的熱量攝取,特別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抽菸喝酒等等,而不是僅僅指少吃飯而已。而且糖尿病患者在食物的選擇上有所放寬以後,切不可忘記對不健康“美食”的避免,如油炸、燒烤、醃製的食品和肥肉等。事實已證明,多進食脂肪比多吃一點主食對血糖的影響要大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