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的丧葬习俗“报丧”

按照传统习俗,人死后的第一件事是报丧。可以说报丧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是通过发信号的方式,把亲人去世的消息传达给亲人和村里人,即便是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按照礼节去报丧。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谈一下,陕西人的丧葬习俗“报丧”。


陕西人的丧葬习俗“报丧”


当入殓等仪式安排妥当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孝子报丧。如果死者是男性,首先要报丧给户族及舅家报丧;如果死者为女性,要先给娘家报丧,接着再给姑家、姨家报丧。孝子报丧时,不行作揖礼,直接双漆跪地,行叩头大礼,并陈述死者去世的时间、原因、出殡日期等。


陕西人的丧葬习俗“报丧”


娘舅家报丧完毕,还要给村里人报丧,意在央求村里人前来帮忙料理后事。在安康地区的几个县,不管哪家死了人,村邻都要打一刀豆腐送去,谚云:“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表示愿意主动给丧主家帮忙。孝子在报丧的路上遇见年岁高、辈份大的熟人,也要跪下叩头,据说孝子多磕头,可为亡故的老人消灾免罪。


陕西人的丧葬习俗“报丧”


富裕人家报丧时,还会发“讣告”,就是以文字的方式,把死者去世的消息,传达给族人和亲友。讣告要遵循一定的各式,若是父亲死了,便写“不孝男×××,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公讳××老大人,因病于×年×月×日×时在本宅寿终正寝,掩柩于室,享年×十有×。不孝××等侍奉在侧,亲视含殓,即日遵礼成服,谨择于×月×日开吊祭奠,×月×日扶柩安葬×茔,叨在亲友寅谊,特此讣闻”。


陕西人的丧葬习俗“报丧”


如果死的是母亲,讣告上则写“显妣×氏××老大人”,下侧落款处,如父死、母尚在,可写“孤子×××泣血稽颡”,若母死、父尚在,则称“哀子”,父母双亡,称“孤哀子”。若母死,父有继室,继母亦有儿子,则前房儿子称“孤哀子”,后房儿子称“孤子”。有的还写死者生前德行,并请名人题字作赞。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些地方仍在沿用讣告的格式和基本内容,内容往往比较简单,通常只写死者去世的时间、原因和下葬日期。(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