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古鎮位於富饒的杭嘉湖平原,太湖南岸的浙江湖州市。南潯自兩宋時期便以盛產優質生絲聞名,曾經是江南最富庶的古鎮,這裡有眾多的大賈鉅富。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古鎮內傳統民居清麗典雅、別緻內蘊,大宅園林在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中,大膽而巧妙地滲透和融合西方建築風格,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中西合璧的江南宅第建築藝術,與其他水鄉古鎮相比有著特殊的氣質。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有句老話,“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在明清時期出產的輯裡絲成為皇家織造的指定原料,近代以上海開埠為契機,較早地受歐美文化的影響,使得南潯絲商迅速崛起。南潯民間有“四象、八牯牛、七十二隻黃金狗”之說,形容財富在千萬兩白銀之上的,稱為“象”,意思是財富巨大。南潯古鎮共有四位“大象”級人物分別為:劉鏞、張頌賢、龐雲曾、顧福昌四大家族。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這“四象”之首,便是小蓮莊的主人劉墉,靠經營“輯裡湖絲”而發家,還經營過鹽務、房地產、典當行等,據說劉墉在民國初年,已經是身價二千萬兩白銀以上了。南潯多處著名的建築都出自劉家。

小蓮莊是劉家的私人園林,集江南古典園林建築之大成,園內假山、碑廊、亭臺樓閣一應俱全。園內有10畝大小的“荷池”,滿池是連天的碧荷。當初因園主羨慕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在湖州建有“蓮花莊”,所以將自家園林命名為“小蓮莊”,意思是不敢比趙孟頫的“蓮花莊”大。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劉氏梯號是劉墉的第三個兒子劉梯青所建。中式的大宅高牆裡又融入了歐洲羅馬式的風格。在劉氏梯號這塊地皮上,曾經是清初最大的文字獄--莊氏史案的發生地。涉案的莊氏家族幾近滅門,莊家的宅院,案發後被夷為平地,直至清末民初,劉悌青才在這地基上建起了這完全西式的建築,南潯人俗稱紅房子。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四象中的張頌賢經營輯裡絲出口業務,開設有“張恆和絲行”,營絲髮家後,又著眼於鹽務,為鹽業界巨頭。張頌賢還購置莊田、開典當、錢莊、辦通運公司等。據傳他的財富僅次於劉家,佔四象之第二位。由於張頌賢的兩個孫子張均衡、張靜江在學術和政界有名望,故被譽為四象中“張家的才子”之美稱。

“張石銘舊宅”,是張頌賢之孫張均衡所建,整個大宅由典型的江南傳統建築格局和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歐建築群組成。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顧福昌是南潯的四象之一,經營蠶絲致富後,又經營了當時上海灘唯一的外洋輪船碼頭,並還大做房地產生意,被譽為四象中“顧家的房子”之美稱。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四象中還有龐雲曾也為絲業行學徒出身,開設了“龐怡泰絲行”,在經營中,結識了人稱“紅頂商人”的胡雪巖,在合夥做蠶絲生意的同時,還共同做軍火生意,為左宗堂向洋商購買軍火。龐雲曾有官場朋友的幫忙,兒子官運亨通,故被譽為四象中“龐家的面子”之美稱。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被稱為“牛”者,是指身價在500-1000萬兩銀子之間的。在南潯牛人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當年在這裡就是土豪雲集,民間甚至戲稱,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可見南潯人的富豪程度。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古鎮核心景區有條老街叫做“東大街”,街道兩邊彙集了南潯的百年老店,以及名人故居。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張靜江故居是其父親於清朝同治年間建造的,屬於高大幽深的豪門大宅。張靜江是“四象”之一張頌賢的孫子,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為革命捐款效勞。早年偶遇孫中山,他與孫中山約定匯款的暗號:A、B、C、D、E,分別代表1、2、3、4、5萬元,孫中山認為遇到了革命“奇人”。自此以後,每遇革命款項不濟,孫中山就會想到張靜江這個錢袋子。蔣介石年輕時,混跡上海灘做過證券交易的營生,生活窘迫時,也是時常到張靜江處借款賙濟。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三古橋之一的洪濟橋,位於鎮東柵,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單孔石拱橋,拱矢高7.2米。站在古橋上,運河支流兩岸的古建築美景盡收眼底。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東大街往北拐,就到了南潯代表景點之一的百間樓,目前這裡是免票開放的。據傳明代禮部尚書董份的孫子欲娶一位南潯士紳的孫女,但丈母孃卻嫌董家的房子不夠寬敞,於是通過媒人對董家說,茅家孫女有100個陪嫁的,你家住不下。董家聞言,說:不妨,我馬上建100間樓房,每個婢女住一間,可以說是一位厲害的丈母孃成就了現今南潯的旅遊名片。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百間樓沿河民居都是騎樓式長廊沿河蜿蜒而建,河埠石階、木柱廊簷,構成了一幅江南枕水的畫卷,隨便一拍都是一張美麗的明信片。

南潯古鎮,土豪扎堆的富饒之地,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的古蹟很多,有時間的可以在古鎮的客棧住上一晚上,看看夜景以及清晨古鎮人的生活景象。在這裡可以尋覓舊時的繁華,也可以感受歲月的靜好從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