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女性更易患糖尿病是真的吗?

HonE一个人


绝经是女性衰老的标志。女性年龄超过40岁即卵巢功能逐渐退化,这个时期的妇女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女姓绝经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结果显示,女性绝经年龄提前1年,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8%,生育寿命(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之差)比较短的人也容易患2型糖尿病。

临床发现,女性在绝经后更易发生血糖异常,一方面是因为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很多女性绝经后体重会增加。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年龄也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女性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丧失,雌激素水平下降,主要由外周雌酮转化而成,低水平的雌激素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低水平的雌激素也减少了对雄激素的拮抗作用,从而表现为高睾酮血症,加重胰岛素的抵抗,糖耐量降低,脂肪在内脏堆积明显,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


因此,绝经5年内中心性肥胖和血糖升高的风险最高。 女性绝经后,垂体因缺乏雌激素的反馈作用,分泌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下丘脑和垂体又作用于肾上腺及卵巢,分泌雄激素,促进了糖尿病的发生。

女性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一个标准的体型对中年女人来说非常重要。


孙医生讲糖


你好,女性更年期内分泌系统会从多方面变化,包括卵巢雌激素分泌减少,为绝经前的20%;雄激素分泌减少,为绝经期前的50%左右;

外周组织将雄烯二酮转化为睾酮等雄激素的能力升高,结果导致雌激素/雄激素比值降低,这种降低会导致女性胰岛素抵抗的加重,胰岛负担加重,再加上年龄增加(增龄)以及更年期容易出现的肥胖,导致更年期成为糖尿病的好发阶段。



之心老师谈健身。

简单的回答:是真的。

在《黄帝内经》中,女性“七七四十九,天癸竭,故无子”。女性到了50岁左右,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例假的停止,就出现了“天癸竭”,而至于是否真的无子,在古代由于生活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普通女性到了这个年龄基本不会再有怀孕的机会,而皇帝身边的妃子或者大户人家的女性,是否还有生育能力,就很难说了。

而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带来一系列身体机能的改变,是女性生理变化的正常过程。包括胰岛功能及肌肉质量的下降、是影响糖代谢比较直接的因素。胰岛功能的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或者对血糖的反应不敏感,导致胰岛素进入血液的时机延后,会导致血糖在餐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高水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糖代谢的紊乱而发展为糖尿病;肌肉质量的下降,则对血糖的消化变慢 ,不能及时的消耗血糖,导致有更多的血糖需要身体来处理,而此时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下降,对血糖的处理能力同样下降,那么也会导致糖在血液中的淤积,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要想预防女性更年期后的高糖尿病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参与体育运动或者体力劳动,增加身体的消化,而且在劳动和运动的过程中,肌肉得到锻炼,肌肉的质量提高后,反过来会提高调节血糖的能量,从而降低糖尿病的风险。虽然我没有更多数据支持,但在北京社区我的锻炼队伍中,女性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她们大多是已退休或刚退休的,都是已经绝经的女性,在她们中间,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很低的,没有几个人是糖尿病的,有的开始的时候检查出有糖尿病的,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也基本得到很好的控制,停药或者减药的人很多。更关键的是,通过有效的肌肉训练,她们的雌激素水平都有所提升(相对同龄人),一些人的更年期症状会减轻。我教给她们的锻炼中肌肉训练会占一大半的比例。

所以我在讲课中也不断的建议女性要积极的开展体育运动,增加肌肉锻炼,提高肌肉质量,这对女性很多的衰退性健康问题都有非常好的预防左右。


之心老师谈健身


真的!

不过需要理清的一点是,绝经女性更容易患糖尿病的结果并不是取决于女性绝经!这句话稍稍显得有点拗口,不过也很好理解,绝经女性相比未绝经女性容易得糖尿病一点,但导致绝经女性患糖尿病概率升高却不仅仅是因为绝经,或者说,绝经对女性患不患糖尿病影响不大,或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自然绝经的女性基本上是在45-55岁这个区间,而2型糖尿病现在有个比较时髦的词叫做,“年轻化”,反推一下,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以前年轻人是不是不容易得2型糖尿病?答案是肯定的,年轻人不容易得糖尿病。所以以前2型糖尿病又被叫做成年人糖尿病,或者是中年人疾病。

也就是说,年纪越变大,越比较容易患上糖尿病。而女性的绝经期,恰恰是在45以上,这样子,绝经的女性更容易患糖尿病是一个正确的观点,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张冠李戴”式的观点误导效果。这会导致很多女性产生恐慌,觉得绝经女性更易患糖尿病,那是不是就怕绝经啊?无端端地增加了担忧。

其实要了解了糖尿病的基本成因,对女性绝经更容易得糖尿病这种即对又错的观点也就释怀了。

那糖尿病是怎么来的?

这先得把糖尿病的定义与类型说一下,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这句话内容看似很简单,其实里面包涵的逻辑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还是相当复杂的。胖迪尽量解释地通俗一下,让各位糖友能够看懂。

糖尿病的特征是血糖高,病的本质是糖代谢有问题,糖代谢则又涉及到了一系列组织器官,其中最最最重要的是胰腺组织里面的胰岛B细胞,它是生产胰岛素的,胰岛素又是目前人体发现的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也就是说,胰岛B细胞一旦受损或者胰岛分泌功能出现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了,血液里的血糖就会变得很高。

还有一个很不幸的消息是,世界上至今还没有研发出能够治好胰岛B细胞的药物,所以糖尿病准确地说,它是治不好的。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医生说糖尿病治不好的原因了。既然糖尿病治不好,那为什么还要治呢?很多人还觉得,得了糖尿病之后,吃得好,睡得香,反而更舒服了!干嘛还要那么辛苦治糖尿病?

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后面还有一句话,糖尿病是目前造成最多并发症的病。知道吧?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带来的上达100多种的并发症。

并发症多如牛毛,好一点的就脚遭殃如不宁腿,躺着不是坐着不是,整夜整夜睡不好;又比如开始出现视力模糊等;惨一点的,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截肢与瞎掉;严重的则心梗脑梗,直接死掉;更惨的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到了要透析的时候,那真是惨地天天想死!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糖尿病并发症也不是一开始就会出现,并发症的出现有一个过程,过程耗时长短视血糖控制的情况而定。裸奔型的,没有控制血糖的,血糖常常高企,那么很可能两三年并发症就来了,而且特点是并发症种类多,还难控制;血糖控制好得好好的糖友,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就很靠后,有些七八年才出现少少的周围神经病变,十几二十年后才出现不宁腿等等。所以,平时把血糖控制好就变得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不过,各位糖友需要清楚一点,治不好不代表没得治,就是因为可以治但又治不好,所以糖尿病成了慢性病。同乙肝慢性病一样,以目前的医疗手段,它能治能控制,就是彻底治好要很难很难。

糖尿病类型则主要有四种,一个2型糖尿病,二是1型糖尿病,第三叫妊娠期糖尿病,第四就是特殊糖尿病。从后面说起,特殊糖尿病是指特殊情形导致的糖尿病,像病人因其它病手术时,血糖异常升高等,这种类型糖尿病其实很少很少。

妊娠期糖尿病,顾名思义,怀孕了才得糖尿病的。这类型糖尿病,是因为孕妇本来就糖耐受不好,怀孕之后又需要更多的能量,血液里糖分急剧的上升,而。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血液不可控制地高血糖。妊娠期糖尿病比较幸运也比较辛苦,幸运的是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避免患上糖尿病的。辛苦则是,既要保持能量充足营养充足,又要控制能量摄入,唉~,中间的度把握真的要小心翼翼啊!

1型糖尿病又称为青少年糖尿病,在1921年之前,1型糖尿病可是被称为绝症的疾病,得了,实死无生。原因呢,也很简单,1型糖尿病在医学上叫做外源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是彻底坏掉的,绝对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至于1型糖尿病的成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小孩因为某些原因身体发生了自身免疫反应,而这个反应恰恰发生在胰岛组织里面,免疫反应是没有眼睛的,它无差别地攻击了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B细胞不足,也就分泌不了多少的胰岛素。前面我们说过,长期高血糖并发症来得很快很快,又因为是青少年儿童,器官组织比较脆弱,死得更快一些。幸运的是,1921的班廷研发出提取足量胰岛素的方法之后,1型糖尿病就不是绝症了。

2型糖尿病,现在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它的成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遗传,另一方面则是环境因素。遗传很好理解,就是父辈有糖尿病,然后把这个糖尿病基因遗传到了你身上。(理解不了为什么遗传的是 糖尿病基因?简单,怎么证明你是你爸的儿子,测DNA呗!你父辈有糖尿病,自然就会遗传一个糖尿病基因给你。)环境因素则很复杂,各种各样,但其中起作用最大的是“吃太多”“动太少”。所以说糖尿病是吃出来的一点毛病也没有。

但两者之间还需要解释一下,糖尿病遗传基因是隐性的,不会说你有了糖尿病基因,你就一定会有糖尿病,有遗传基因只是说,相比没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你更容易得糖尿病。而糖尿病可不矫情,它不会因为你没有遗传基因就不会找上你,只要环境因素适合它的生长,普通没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一样会得糖尿病,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平等”吧!出身条件不一样,但一样有机会。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有没有糖尿病,后天的环境因素更加之为重要。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在上文中,胖迪把“吃太多,动太少”给加粗出来?大家想一想,人呐,吃得太多,动得又少会怎么样?没错,答案呼之欲出,胖!摸摸自己肚子,有肚腩的自动受到一万点暴击。

虽说社会上对胖并不是很友好,可糖尿病可喜欢胖的人了,它们就爱胖胖的人!唯一可惜的是,这个喜欢是坏的方向的喜欢。据数据统计,有百分之六十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肥胖的人。

那为什么胖的人会倍受糖尿病青睐呢?

其实绝大部分中国人一开始都不胖,胖时候后天吃出来的。看看自己的父辈爷辈照片就知道,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瘦的,这是有历史根源的,中国现在虽然是工业大国,一句made in China 响当当,但以前可不是,以前的中国可是自给自足的农耕国度,就是农业大国,特点历史书也教,精耕细作嘛,抗变能力不强,总是看天吃饭,要是出现旱灾水灾之类的就不行,所以饿是常有的,饥荒也时不时出现。就是建国之后,中国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奋斗在温饱线上的。所以历史原因下,中国人身体遗传的都是瘦的基因。之所以讲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瘦的多,瘦是因为吃不饱,吃下肚子的东西都不多,用到胰岛素的地方自然不多,所以特点是,中国人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相比欧美,没那么强大。

食物吃进来,经过肠胃转化成可以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储存葡萄糖的单位不多,就能量(饿了的那些细胞),肝和脂肪,这些储存单位空间不是无限的。而能量葡萄糖是不可以直接进入细胞的,它需要媒介,就是胰岛素,你可以将胰岛素看做一名从血液车流把糖分搬进细胞的搬运工。

这样子我们就理清了一条思路,人吃了东西后,进入身体经过肠胃转化为葡萄糖,并被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又由胰岛B细胞生产的搬运工胰岛素将葡萄糖搬到各个空间有限的储存单位里。

当人体毫无节制地摄入大量的能量时,前面我们知道,身体有自我保护功能,它是不会让血液长期高血糖的。所以大脑拼命给胰岛B细胞下达指令生产胰岛素,胰岛素则拼命地将血液里的糖分塞进有限空间的储存单位里。在一段高强度工作之后,像人会累有抗拒情绪一样,胰岛B细胞累坏了,它选择罢工,再也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这就出现所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岛素失去了胰岛B细胞指导之后,一些搬运工胰岛素搬着东西不知所错,一些累坏了,一些还在使劲推糖分进那些早已经塞满了储存细胞单位,这时候,被塞满的储存单位也受不了啊,开始拒绝糖分进入细胞。嗯,这两者就又是经常说的,胰岛素不敏感跟胰岛素抵抗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没有得到缓解,最终,血糖无处可走,只能够通过尿液排出,尿糖了,确诊糖尿病。(需要注意一点,有尿糖时糖尿病已经属于比较严重。反过来说,糖尿病前期不一定会尿糖。)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胖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最佳时期在前期,3个月逆转肥胖类前期糖尿病患者,关注我们,私信或留言,获悉更多糖胖病逆转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