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食品安全靠的是什麼?

澳洲食品安全嗎?


  1、餐廳廚房隨便看

澳洲食品安全靠的是什麼?

  在澳洲生活,大家都不難發現這裡的餐廳有個共同點:要去洗手間,必經過廚房。

  澳洲餐廳的廚房不像國內的那麼“神秘”,客人大可以在外面一探究竟。

  曾有人這樣戲稱國內的餐廳廚房:如果你想好好吃完這頓飯,你最好別知道它是怎麼做出來的。澳洲食品衛生監察員表示:澳洲的餐廳都必須僱傭食品衛生監察員,他們主要負責監管餐廳的進貨和衛生情況,包括監督食品的保質期、廚房設施的清潔程度等。這也是為什麼澳洲的餐廳敢這麼“明目張膽”地讓人參觀 。

  2、水龍頭裡的水可直接飲用

澳洲食品安全靠的是什麼?

  澳洲水龍頭裡的水可以直接喝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不僅家中如此,在許多戶外公共場所也都有可飲用水的龍頭。如果此處的水不可飲用,那麼水龍頭旁邊一定會貼上明確的警告標識:為什麼澳洲人敢這麼放心地喝自來水呢?

  這是因為澳洲對水質量的監管十分到位,且分類明確。家中廚房的水龍頭一般都連接著達到飲用標準的水源,而抽水馬桶連接的,則是循環利用的再生水。這樣一來,居民可以喝得放心,用得環保。

  3、進口食品都貼著“白色小標”

澳洲食品安全靠的是什麼?

  華人最愛逛的,一個是商場,還有一個就是亞洲超市。在這裡,不僅各類符合國人口味的調味品齊全,還有各種國內的美味零食…而在這些我們熟悉的亞洲商品上,我們都會發現:它們被貼上一個白色的標籤,上面用英文標註著這個商品的成分和生產日期等重要信息。

  4、超市賣的蔬菜可打開直接吃

澳洲食品安全靠的是什麼?

  在中國,我們從外面買回來的菜可不能隨便衝一衝就下鍋煮。必須經過沖洗、浸泡半小時、用手搓洗、再過幾趟水的一連串步驟。而且根據國內一些專家表示:即便將蔬菜浸泡10-60分鐘,也只能除去15%-60%的農藥殘留。


  但是在澳洲,很多人買了菜回去可能把洗的動作都節省了,打開袋子直接吃,要不就直接下鍋煮,國內的主婦們看到一定覺得很不可思議吧!其實,澳洲超市裡售賣的蔬菜都是達到了食用標準的,完全不用擔心有農藥和化肥殘留。這也是澳洲蔬菜賣得貴的原因。

  澳洲食品安全如何監管的

  1.食品工業和餐飲業發展水平高,產業分工明確細化

  澳大利亞成立於1901年,是個多民族國家,有220個民族,主要是英國民族移民,使用語言是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經濟成分中農業佔比4%,製造業佔比19%,其他主要來自服務行業,而在服務性行業中佔比最大的是餐飲業。從課程學習以及實地考察可以明顯感覺到澳大利亞食品加工和餐飲業總體發展水平高,不存在無證流動地攤餐飲;產業分工明確,上游原料商負責原料質量安全,一般餐飲店不對採購的原料檢驗,只需留票溯源;加工後的垃圾廢物如廢油等都有專業公司付費收購。垃圾廢物的合理處理也確保了餐飲單位環境良好,食物汙染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安全狀況得到保障。

  2. 各級政府食品安全監管分工明確

  澳大利亞的食品法規政策是由聯邦和各州政府的衛生及農業部長所組成的一個部長級委員會來制定的。這些政策被用作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FSANZ)制定食品標準的基礎,FSANZ制定食品標準,這些標準指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國內或進口到這兩個國家進行銷售的食品生產、成分和標準要求,FSANZ也是在必要的食品召回時進行監督管理的協調機構。州政府在統一執行聯邦政府食品標準的前提下根據本州實際情況可再製定相應法規。出口產品一定要取得農業部的許可證,要有原產地等信息。為了保障出口的可持續性,農業部還負責做好動物和環境保護工作。

  3.行業協會發展成熟,配套機制完善

  澳大利亞行業協會發展成熟。有澳大利亞乳業管理局、15個奶農行業協會和加工企業的行業協會等多個組織。以澳大利亞乳業管理局為例,可以看出澳大利亞行業協會在行業發展和監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政府和行業對於行業協會的發展和監督機制也都比較完善。

  4.科學監管,安全風險分級

  州政府在對食品安全監管時會根據本州情況具體實施,安全風險分級的理念深入到食品安全監管中。本次考察的昆士蘭州的布里斯班市對餐飲食品實行安全星級制度,取得良好,目前也已被其他州借鑑採用。該制度將餐飲單位進行了安全風險分級,從五星到無星級別,無星最差,五星食品安全狀況最好。該規定在制定時有餐飲單位參與,制度執行中結合收費管理,保證了該制度具有很好的執行力,評級為五星後收費少,評級為無星則收費多。所有餐飲企業一年評價一次,也可在任何時間申請重新評級,促進了餐飲業的健康發展。重新評定的單位,有官方的監管人員根據檢查表格進行一系列的檢查,標準化打分,評價表格都在ipad上操作,提高效率,同時現場指出好與不好的地方,被評價單位可以對檢查人員提出申請回避的意見。每年約有7%的餐館申請重新評價,申請重新評價需要付費,68%的餐館再評價後結果與原來一致,25%的發生改變。最終食品安全監管依靠當地政府執行,一般來說各地政府如認為因人手限制,重新評價存在困難時,可以通過聘用第三方人員和重新評價收費等制度解決。通過分級管理,餐飲單位對評級低有明顯的壓力,並因為重新評價收費高而慎重對待每年的常規評價。

  5.處罰力度大,試錯成本太高

  據瞭解,在澳洲如果違反了食品安全法,除了受到經濟制裁,還將被記錄在州政府的食品安全法違法“黑名單”內,嚴重的還將受到刑事處罰,處罰一次,就足以讓你終生翻不了身。

澳大利亞如何管理食物垃圾

澳洲食品安全靠的是什麼?

1.支持農業效率和創新

在澳大利亞,消費者吃不到的食物可能是由於天氣、病蟲害或不符合市場規格。一些企業已經找到了使用不需要的產品的機會——例如,將破碎或彎曲的胡蘿蔔變成包裝好的胡蘿蔔條,在超市出售。

2.評估食品訂購、運輸和儲存實踐

食品和雜貨零售商正在評估他們的供應鏈,以最大限度地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並改善他們的訂購系統,從而使訂購的食品準確反映需求。

家庭應該考慮他們購買的食物以及如何儲存。他們應該只購買需要的東西,並有效地使用“最好之前”和“使用截止日期”。

3.有效和可持續地使用包裝

包裝的有效使用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但如果不單獨處理,也可能使食物垃圾不可持續地堆肥。澳大利亞政府通過《澳大利亞包裝公約》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和行業合作,改善包裝設計,增加包裝的回收利用。

4.鼓勵食品雜貨店零售商和慈善組織之間的夥伴關係

澳大利亞的主要食品和雜貨零售商已經與食品回收組織合作,致力於減少被填埋的食物垃圾量。這意味著零售商可以實現減少食物浪費的目標,也可以幫助慈善機構減輕貧困和減少糧食不安全。

5.開展家庭教育和社區倡議

一些州和地區政府投資於公共教育運動,以減少食物浪費。一些地方議會也通過向居民提供家庭堆肥箱或提供堆肥設備折扣來鼓勵家庭堆肥。

6.從商業食品部門轉移食品廢物

昆士蘭、西澳大利亞和南澳大利亞已經試行了將商業廚房的食物垃圾轉化為堆肥或肥料的項目。企業省錢是因為他們不再需要支付垃圾填埋費。企業自我評估其食物浪費行為的工具也已經開發出來,包括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的直接工具“動態資源效率計算工具”。

一些國家正在升級廢物處理基礎設施,特別是有機廢物處理基礎設施。例如,2017年5月,西澳大利亞開放了一個大型生物消化池,用於處理食物垃圾、發電和生產農業用堆肥。這些投資通常通過垃圾填埋稅獲得資金。

8.尋找替代垃圾填埋場處理食物垃圾的激勵措施

因為與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澳大利亞的垃圾填埋相對便宜,所以很難使替代性食物垃圾處理技術具有成本效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大多數州和地區都徵收了將有機廢物填埋的稅費。這使得生物消化和堆肥等替代處理方法對企業來說更具成本效益。

9.從食物垃圾中創造價值

正在開展一些研究和開發活動,以尋找食物廢物的最佳價值用途。研究機構,包括CSIRO農業和食品支持新生物產品的開發和商業化。

10.標準化數據以測量食物浪費並跟蹤其減少

廢物數據標準化將使各州和地區之間更加一致,並得到食品工業的支持。澳大利亞政府可以評估國家標準將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例如,在哪些方面可以使用標準來降低與滿足不同州和地區要求相關的成本。

走出國門,考察國家發展創新,走進現場聆聽食物安全新知識,掌握企業管理新方法,考察名企就選全球企業考察網,專業知識強,一對一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