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人的故事永遠在路上:——獻給第二十個中國記者節

動人的故事永遠在路上:——獻給第二十個中國記者節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積澱真情。在第二十個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一年一度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如約舉行,來自全省新聞戰線的13位優秀新聞記者,從幕後走向臺前,通過他們的親歷、親見、親聞、親為,講述河南故事、凝聚出彩力量。或負重前行、或沾著露水、或透著汗味、或帶著泥土的芬芳……

一個個用腳步丈量、用真情書寫的好故事樸實無華、直抵人心,展現了新時代全省新聞工作者積極踐行“四力”要求、認真履職盡責的良好形象,映射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原大地的時代變遷。

河南日報 周青莎 : 以初心鑄就天平

2018年9月1日,是個週六,54歲的李慶軍在考勤機上留下最後的影像,再也沒有回來。

他是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原副庭長,被追授為全國模範法官、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採訪時,推開他的臥室門,我愣住了,屋裡瀰漫著藥味兒,牆邊堆滿成箱的透析液,口服藥多得拿盆子裝,“床頭櫃”一個是小冰箱用來保存針劑,一個是臺式培養箱加熱透析液,床邊架著紫外線消毒燈。

怕耽誤工作,他每天自己做四到五次腹膜透析,堅持了四年。他留下的19本日記中這樣寫道:“近日身體特別不舒服,感覺要出大事。我不願親人為我擔憂,給他人帶來精神壓力。我儘可能弱化自己的病情,裝作若無其事,我想像常人一樣享受生活。班要繼續上,工作要繼續幹……”

看著這些日記,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位重度的尿毒症病人。妻子勸他休假,他卻說:“當法官不辦案還有啥價值?”

在他生命的最後8個月,李慶軍是全庭辦案最多的法官。辦公室的抽屜,一個塞滿了藥,另一個全是因難受和忙碌沒吃上的早餐。

沒人敢告訴他年邁的母親,李慶軍再也回不來了。老人以為兒子出遠門辦案了,天天站在門口,眼巴巴地望著。

報道刊發後,網上網下哀思如潮,人們稱讚他是新時代人民的好法官,是既乾淨又幹事的好乾部。中央政法委向全國政法系統發出學習號召。

我不僅寫李慶軍,還作為報告團成員宣講李慶軍的先進事蹟。從許多法官身上,我都看到他的影子。千千萬萬個“李慶軍”,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他們的使命,這就是人民法官的初心。

平煤神馬集團電視臺 陳濤麗 : 尋找“黨義”

2014年7月1日,我播出了這樣一條消息,一個署名叫“黨義”的人,交了3000元黨費。之後每年“七一”,“黨義”都交1000元黨費。

“黨義”是誰?

2018年7月,“黨義”被找到了!他就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簾子布公司的黨員王建勳。

在車間裡,我問王建勳:“為什麼叫‘黨義’?”他說:“就是黨員的義務!”

2013年,一臺進口噴氣織機發生故障,外國專家說:“設備精密度太高,你們修不好。”沒有圖紙,王建勳硬是弓著身子,鑽進了那個不足半平方米的空間裡維修。兩天後,設備正常運轉。他卻腰椎受損嚴重。我問王建勳:“為什麼去冒險?”他說:“外國人能做的,咱中國工人也能做到。”

王建勳所在的簾子布公司是改革開放後國家第一批工業化重點項目,生產的尼龍66工業絲和浸膠簾子布,是飛機輪胎和汽車輪胎的骨架材料。現在,世界上每四個高端輪胎,就有一個使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生產的浸膠簾子布。不僅如此,尼龍66工業絲還是國產艦船和航母纜繩的製造材料,是神五神六載人飛船返回艙降落傘骨架材料!

一根絲線,大國重器。關乎中國創造,關乎國家安全!

在王建勳的抽屜裡,還存放有十幾個都裝著1000元錢的信封,那是他預備的特殊黨費。

33年,他每天至少早來一個小時晚走一個小時,累計義務奉獻1000多個工作日。33年,他進行了43項發明創造,把中國製造帶到了世界各地!累計創效近億元!

我深深地知道,無數個像王建勳這樣守初心、擔使命的共產黨員,推動我們的國家走進了新時代!

河南廣播電視臺 杜青林 : 用柔弱之肩扛起大國重器

王杜娟是中鐵裝備集團的總工程師,我很好奇一個嬌小的女子怎會和龐大的盾構機結緣?

王杜娟說,2001年大學剛畢業來到這裡,她和同事根據外方圖紙,加工一個簡單的拖車鋼結構件,結果發現100多處錯誤。可他們無權修改圖紙,只能等著外國專家來處理。

外國專家人沒到,先提出要求:中方負責交通食宿,住五星級酒店,每天要吃牛排,每天工作8小時,週末不加班,從出家門開始算工作時間,每人每天的工資1萬元。可是,外國專家在井下待了半小時就開出“處方”,明明可以維修,外國專家的兩個字“更換”,就要多花300萬元。

王杜娟和同事都傻了,也怒了,她重重地把圖紙摔在地上,發誓一定要造中國人自己的盾構機。在沒技術、沒指導的情況下,王杜娟和團隊啃下一個個硬骨頭。2008年,他們終於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盾構機。

堅守在設計一線12年,王杜娟將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盾構機。在她身上我看到更多在科研一線奮鬥的女性身影。據統計,女科學家已佔中國科研人員總數的30%。生活中她們是女兒、妻子、母親,工作中她們作為科研領軍人物,以卓越的成就,在民族復興的追夢路上,扛起了大國重器的一份責任,撐起了中國創造的一片天。

商丘市柘城縣融媒體中心 李坤龍 : “倔驢”與“倔驢”

我這個人,從小就是倔脾氣,大夥管我叫“倔驢”。我講的是我在採訪中遇到的另一位“倔驢”和他養雞的故事。

在一次採訪中,我遇到了一位邊唱歌邊養雞的農民馬林。幾年前,他返鄉創業,東拼西湊借了20來萬元,不顧家人的反對,建了個小型養雞場。由於缺乏養殖技術,馬林每天辛勤打拼,卻又欠下了20萬元。

馬林雖然欠下了不少錢,但沒有放棄,仍然養雞、唱歌。他告訴我,他還想當歌星。

經過多次採訪,我倆逐漸熟悉了,我也領教了他的倔強。別人勸他放棄養雞,他就倆字:“不中!”因此,我為他起了個外號“倔驢”。

為了記錄“倔驢”的追夢生活,我不知在雞棚裡待了多少天,腦袋也被他隨時隨地的歌聲震得嗡嗡直響,直到有一天,馬林把我攆回了家。原來,柘城縣馬集鄉政府要免費送他外出學習養殖技術。學習期間,馬林可沒忘了唱歌這個事。

終於有一天,馬林接到外省選秀節目的邀請。他愣是抱著一隻大公雞到了現場,捧回了一個優勝獎。

我製作的紀錄片《快樂養雞哥》播出後,收穫了河南新聞獎。馬林也得到了貸款,雞場越辦越大。

如今,這個“倔驢”成了鄉里的產業扶貧帶頭人,養雞規模也發展到了1萬多隻,同時他還幫助安置了4個貧困戶就業。他不僅成了脫貧致富的明星,還成了聞名十里八鄉的歌星。

“倔驢”與“倔驢”,一個是執著追夢的農民,一個是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從馬林身上,我看到了千千萬萬像他一樣追求美好生活的追夢者。而我,也有幸在這火紅的時代、火熱的基層,記錄他們的點點滴滴,講述億萬新型農民最動聽的追夢故事。

農民日報河南記者站 範亞旭 : 紮根中原,記錄出彩河南人

一個西華縣的農民,從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致力於土壤汙染治理。2016年,初見黨永富時,他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採訪中我才知道,坐在我面前的治土專家,最初沒有單位,沒有技術設備,更沒有研發資金,是賣掉自家僅有的一頭牛,花700元買了一套化工科技類的書籍,才開始了一生為土地奮鬥的歷程。

一步步走來,黨永富四處請教,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在2005年研製出了防治除草劑殘留汙染和治理土壤重金屬汙染的新技術。

從2005年至今,他帶領的團隊無償治理顯性受害土地800多萬畝,累計推廣預防隱性藥害土地1.2億畝,為農民挽回了上百億元的經濟損失。

已是全國人大代表的黨永富有個習慣,見到誰都講治土,慢慢地人們就開始叫他“土代表”。經過多年的呼籲,讓這位“土代表”欣慰的是,去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土壤汙染防治法》,標誌著土壤汙染治理開始有法可依。

在河南工作的四年間,我還採訪過很多和黨永富一樣出彩的河南人:小麥專家茹振鋼、裴寨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農民工司令”張全收……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他們是奮鬥者的代表,也是千千萬萬出彩河南人的縮影。我很慶幸能夠生長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在中原大地上,用我手中的筆,記錄河南人的出彩故事。

鄭州報業冬呱視頻 程紅森 : 《5=1》

在今年籃球世界盃的開幕式上,葉沙籃球隊向全世界傳遞著葉沙的愛,他們是5個人的籃球隊,但也是一個人的籃球隊。

葉沙是一名喜歡打籃球的16歲少年,2017年4月27日因突發腦溢血不幸離世,他的父母將他的心、肝、肺、腎等臟器和眼角膜捐獻出來,讓7個人重獲新生。葉沙生前一直有個籃球夢,5名受益人為了實現葉沙的籃球夢組成了葉沙隊,他們要和職業女籃打一場比賽。而我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為葉沙圓夢的過程。

葉沙隊5名球員的球衣號碼分別為20、1、7、4、27,這是葉沙捐獻器官的日子,也是隊員們重獲新生的日子,還有一件16號的球衣留給了少年葉沙。穿上球衣參加比賽,意味著隊員們是病人的身份即將公之於眾,肝臟的受益人周斌告訴我:“別人能把器官捐獻出來,接續生命,現在輪到我們去宣傳,我們還要什麼隱私?”

今年1月27日,WCBA全明星賽中場時間,5名球員站在球場通道候場,我看到周斌的眼眶溼潤了,他用牙咬著嘴唇努力地剋制著情緒,我瞬間被感染了。當葉沙隊和女籃打比賽時,全場響起了激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那一刻,葉沙隊圓夢了!葉沙圓夢了!肺臟的受益人劉福雙手顫抖著,淚珠在他的眼眶打轉,他大口地呼吸著釋放著,像是在代替葉沙努力地感受著這一切。

2月21日,冬呱視頻拍攝製作的《“一個人”的籃球隊》發佈,迅速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多家媒體轉發,央視新聞聯播用了近4分鐘的時間講述葉沙隊的故事,全網的播放量突破億次。

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視頻發佈僅僅兩天,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志願登記的報名人數增加了23000多人。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名記者、一個媒體人的價值和力量。

鄭州電視臺 趙鵬翼 :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鄭大一附院旁邊的居民樓裡有一個“愛心廚房”。廚房的開設者,叫杜珊珊。而斜對面不遠是鄭大一附院小兒內三病房,裡面80%以上的病人都是白血病患者,他們的飲食需要格外注意,服藥期間可能一滴油都不能有,於是杜珊珊的愛心廚房以公益的性質出現在患者之中。但沒有人知道,其實她也是一名白血病患者。

白血病人常用藥的名字,叫做格列衛,一片200元,一年近30萬元。在河南,格列衛已經納入新農合重大疾病報銷範圍,患者只需要承擔20%左右的費用。

一群人,是什麼樣的力量?家在鄭州市伊河路的王大爺今年72歲,和老伴相依為命,兩人行動不便,看病就醫就成了個大問題。當時正值鄭州市家庭醫生政策實施,幾名醫護人員和我們一起來到王大爺家中,並準備好了簽約手續。這並不是普通的一張紙,它代表著新醫療措施之一的家庭醫生政策真正實施到了市民家中。這是一群人的力量,也是每一個人的力量。

杜珊珊告訴我,如果沒有醫療政策的改革升級,她不會有堅強的力量勇往直前;家庭醫生們也告訴我,《“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給了醫護人員更大的發展空間,堅定了他們堅守崗位的信念。這些人,這些事,都只是健康河南的一個個縮影,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推動健康發展、建設健康中國的美麗畫卷正鋪展開來!

大河報 楊書貞 : 解救“懸空老人”

一雙普通的繡花鞋墊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它是一位84歲的“懸空老人”送給我的。

什麼是“懸空老人”?他們住在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裡。老人們由於腿腳不靈便或者體弱多病,常年困在高層狹小的房間,沒法下樓正常生活。

3年前的一天,鄭州下了入冬的第一場大雪。我和同事們來到一個建於1985年的老舊小區。我們爬上5樓,來到81歲的鄭家麟老人家裡。他已經3個多月沒有下樓了。鄭大爺有嚴重的腿關節疾病,他拉著我的手說:“我每回一次家得爬76級臺階。不敢下樓啊!我就怕下去了就上不來了!”

從那天開始,我和同事們為這件事奔波了3年。3年寒來暑往,3年春風秋雨。我們跑了53個小區,採訪了132位老人,寫了61個版面的稿件,調查走訪的路程相當於跑了17圈馬拉松。

黨委政府早已把老人們的難處看在眼裡。最近兩年,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兩次寫進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我省相關部門也積極推進這項工作。去年年底以來,省、市、區三級加裝電梯政策相繼出臺,鄭州每加裝一臺電梯還能拿到最高15萬元的補貼。

為加快政策落地,我們奔赴外省學習經驗,不斷開啟“本地思路”;今年的省兩會,我把“懸空老人”的話題帶到了首次開闢的代表委員通道上。今年9月,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首次獲得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

前不久,84歲的王俊英老人走進大河報,送給我一雙親手做的鞋墊。她說,當天她是坐著電梯下樓的。我們是記者,把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掛在心上,是我們的使命;當好黨委政府和百姓的“連心橋”,是我們的初心!

新華社河南分社 史林靜 : 腳下有泥心中有光

在鄢陵縣,有這樣一支基層劇團: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用拉道具的板車建成流動舞臺,上山下鄉為農民唱戲,也被稱為“板車劇團”。幾十年過去了,幾代板車人始終秉承著上山上到頂、下鄉下到底的精神,足跡遍及河南、陝西等7個省,為農民演出5萬多場。沒有明星大腕、沒有華麗服裝,甚至沒有一個像樣的舞臺,他們是一群無名無譽的藝術家,卻也是離農民最近的藝術家。

在我的採訪路上,總能夠碰到很多像他們一樣的人,秉承一種信念,為他人帶去色彩。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河南故事,這片土地上的堅守、奮鬥和奉獻始終是最閃亮的。

35歲的陳偉起是一名科幻作家,由於出生時患上重度腦癱,命運給他的安排原本只是一張床和房頂的天花板。為了讓奇思妙想以最快的速度變成文字,他用舌尖頂起下唇在鍵盤上使力。就這樣,在十多年的時間裡,他像小雞啄米一樣在鍵盤上“啄”出了近百萬字的作品。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有些人能給別人重建生活的勇氣,有些人則給別人重建生活的機會。

有一個草根英雄叫王鋒,2016年10月1日去世。王鋒是方城縣人,一個晚上他住的小樓起了大火,為了救人他三次返回火海。大火撲滅後,出現了這樣一個奇蹟:全樓20多人,除王鋒外無一人傷亡。

正是這些用生命釋放出的品格力量,給了我最持久的震撼和感動,也讓我腳下有泥,心中有光。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講好真實而動人的中國故事,讓越來越多的凡人微芒通過我們手中的筆,成為照亮社會不斷前行的溫暖火把,這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責任。

洛陽日報 李三旺 : 用採訪致敬楷模

2011年5月7日,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原副鎮長馬海明不幸去世。走在送葬隊伍最前面的,是重渡溝的百姓。那些當年曾經罵過馬海明的人,哭著說:“馬鎮長,我們今天是來給你道歉的。”

20年前的重渡溝很窮,馬海明主動請纓開發重渡溝,發誓要讓百姓依靠旅遊富起來。然而,大多數人認為他是在吹牛,甚至有村民在牆上寫下“馬海明滾出重渡溝”。

村民王順興說,馬海明喜歡來他家打撲克牌,誰輸了,就翻個跟頭,可幾乎每次都是馬海明輸。原來,他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拉近和群眾之間的距離。

勘察旅遊線路,馬海明曾經掉進懸崖,差點沒命;沒有開發資金,他抵押了房子,甚至把孩子的壓歲錢都偷偷拿走了。1999年7月,重渡溝景區開業,百姓慢慢富了起來。

2000年8月,馬海明調離潭頭鎮,百姓依依不捨。他說:“從今天起,我就是重渡溝的兒子,即使走到生命的盡頭化成骨灰,我也要壯一棵重渡溝的竹子。”

馬海明去世時才58歲。很久之後,妻子還撥打他的電話,跟女兒說:“你爸的電話為啥打不通,他為什麼還不回來?”

2015年5月,我採寫了長篇通訊《那山那水那溝那碑》,報道了馬海明的先進事蹟,引發強烈反響。

近日,以馬海明事蹟創排的豫劇現代戲《重渡溝》在全省巡演,該劇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

前幾天,我又去了一次重渡溝。在那片茂密的竹林裡,許多遊客說:“這竹子長得多好啊。”可他們哪裡知道,這片竹木,就是馬海明最後的歸宿,他的精神永遠留在了重渡溝。

信陽市溮河區新聞中心 陳思覃 : 不負初心永流芳

我要講的是一位鄉村女教師的故事,她在位置偏遠、條件簡陋的鄉村小學默默耕耘60年,村裡數十家人祖孫三代、四代都是她的學生,她的名字叫朱天珍。

2019年6月19日,79歲的朱天珍老師上完最後一堂課,將要徹底退休。四五歲的孩童、不惑之年的男子、年近古稀的老人,他們從不同地方趕來,或坐或站,安靜聆聽。

朱天珍出生在信陽市溮河區吳家店鎮的一個小山村。1960年9月,19歲的她走上了太陽坡村小學的三尺講臺。這一站,就是近60年。從代課教師,到民辦教師、公辦教師,再到退休、返聘,又一次成為代課教師,朱天珍把自己的一生無怨無悔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

每年冬天,朱老師總會提前拾些乾柴,給孩子們取暖。看到孩子們凍得發紅發裂的小手和小臉,她還會找來捨不得吃的豬油,小心翼翼地給他們抹上。孩子病了,沒錢醫治,她就自掏醫藥費。

2018年10月,朱老師患上了罕見的“肺隱球菌病”,經過一個多月的住院治療,病情有所好轉,但從此每個月要靠4000元的藥物維持。朱老師出院後,再次微笑著站上講臺,從未給學校提過任何要求。在北京和上海的學生得知老師生病還在堅持上課,專程回到家鄉看望朱老師。朱老師拒收了他們的捐款,轉而建議他們把錢捐獻給學校,給孩子們用。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朱天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和一名人民教師的初心,用60年如一日的呵護和大愛澆灌著大山深處的花朵,點亮了無數孩子的心燈!

河南手機報 張鈞彥 : 美麗鄉村的幸福旋律

平頂山市魯山縣瓦屋鄉樓子河村摘掉貧困帽不過5年,就一躍成為河南省首批掛牌的“鄉村音樂廳”示範村。這可是件新鮮事。

2017年11月22日,我和兩位同事帶著好奇心來到樓子河村。那天,正趕上2017年第一場雪,氣溫突降,村裡停電,靠著兩輛汽車前置大燈,我們拍下村民們的夜生活。當時,我被凍得抖個不停,竟在村裡大媽們的慫恿下跳起了廣場舞。

在村頭,村黨支部書記周營賢指著一塊空地告訴我:“為了有個演出場地,大家自發捐出這塊地建舞臺。”每到週末,不管颳風下雨,志願者們都會趕來上課,不少村民跑幾里路也要過來學習。沒想到,村民對文化生活的渴求這麼強烈。

白天我們走村串戶摸民情,夜晚我們就留宿在村民家裡。鄉村的冬夜清冷寂靜,裹著棉襖和圍巾,蜷縮在怎麼都暖不熱的被窩裡,但想到老鄉們對新生活的追求,心裡卻很暖和。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採訪了60歲的劉畫阿姨。她得意地告訴我,在文化志願者的輔導下,現在她能用電子琴彈奏二三十首曲子。

被志願者點燃了文化火種的瓦屋鄉第六小學的孩子們,向我描畫了他們對舞臺的期待:“必須有個紅紅的地毯,後邊掛個大牌子。”

村民們太需要一個文化舞臺了!我們手機報製作的視頻新聞《他們需要一個文化舞臺》播出後,我省多部門聯合發文,強力推進“鄉村音樂廳”建設。

樓子河村富了,富的不僅是物質生活,更有文化生活。和樓子河村一樣,中國還有千千萬萬個村莊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慶幸,自己是一名記錄者和推動者。

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 高慧 : 腳踏紅色泥土傳承長征精神

今年8月,我有幸成為河南廣播電視臺“追尋初心——再走紅二十五軍長征路”採訪團的一員,經過20多天艱苦跋涉,來到甘肅省涇川縣吳煥先烈士的墓前。

吳煥先是誰?

他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的政委,1934年,帶領隊伍從信陽何家衝出發,開始長征。

吳煥先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群眾鬧革命。反動地主害怕了,血洗吳家。面對滅家之痛,他寫下詩句:儘管敵人逞兇殘,堅決鬥爭不投降。

紅二十五軍攻打七里坪,嚴重缺糧,吳煥先的妻子曹幹仙把四處討來的半袋糧食送到前線。戰況緊急,吳煥先沒能見上妻子一面。這些糧食曹幹仙一口都沒捨得吃,卻在送糧回去的路上,活活餓死了,而她還懷有身孕。

1935年11月,紅二十五軍勝利到達永坪鎮,創造了一個個奇蹟。

吳煥先沒有後人,但他的墓前擺滿鮮花。我知道,獻花的都是他的後人,都是千千萬萬先烈們的後人。

親愛的前輩們啊,多想讓你們看看今天的美麗中國,今日之中國,可是當年你們心中的模樣?

今年盛夏,河南廣電全媒體報道團追隨紅軍長征的步伐,跨越豫陝甘三省十一個縣市,行進5200多公里,推出各類報道1100多篇,引發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作為一名90後記者,我要用話筒和紙筆,把先輩們的英雄故事講給大家聽,激勵人們堅定不移跟黨走,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傳承紅色基因,讓長征精神,代代傳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