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會滅亡?

歷史一書生


古代封建王朝,沒有哪個大一統朝代能突破300年,這成了封建朝代更迭的規律。

這裡有兩個王朝要說明下。一是漢朝,分東西漢,西漢被王莽禍害滅亡後,劉秀又建立東漢,他不是自然傳承,嚴格來說兩漢不能算一個王朝。二是宋朝,北宋、南宋,不能算大一統王朝,同時期的遼比它大多了。

創業維艱,守業更難,敗家很容易。封建王朝和人一樣,生老病死,都有規律。一個王朝能做成百年老店,就難能可貴了,大明有限公司開了276年,傳到朱由檢手裡才倒閉已經很不容易了。

造成大明有限公司倒閉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黨爭,崇禎當上大明有限公司董事長,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內就把魏忠賢給殺了。後果:朝廷沒錢了。沒錢還怎麼賑災撫民,怎麼給軍隊發餉,不發餉怎麼保證軍隊的戰鬥力。不是說魏忠賢是賢臣,不論魏忠賢怎麼壞,但他能給朝廷收上來稅。

魏忠賢在江南沿海收取商稅,相應的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緩解了階級矛盾,魏忠賢死後,代表江南地主階級利益的東林黨不可能再收商稅了,那只有從老百姓那下手了。老百姓被盤剝得沒活路了,只有造反了。

東林黨人秉承非我黨類,其心必異的教條。魏忠賢死後,政治平衡被打破,東林黨坐大,暴露出好高騖遠、爭權奪利的本來面目。

袁崇煥死在崇禎手裡,不如說死在黨爭上。黨爭事實上就是爭權。

內閣權力很大,溫體仁、周延儒想入內閣,但內閣名額有限,想擠進去必然有人被擠出來,山東道御史彈劾錢龍錫收受袁崇煥賄賂。在明朝(朱元璋時期除外),國家正是用人之際,收點兒黑錢,撈點兒外快,不算啥事,但不能是袁崇煥。因為袁崇煥是邊帥,而錢龍錫是內閣大臣,明朝的規矩,邊帥勾結近臣,必死無疑(有謀反嫌疑)。錢龍錫是袁崇煥的鐵桿支持者,袁崇煥的罪名坐實了,錢龍錫只得下課,溫體仁和周延儒成功了,而袁崇煥卻死了。

袁崇煥也有錯誤,殺毛文龍等於自斷臂膀,也為後來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叛變造反埋下伏筆。同時也讓皇太極免去後顧之憂,後方沒有毛文龍的牽制,可以愉快地搶劫明朝了。

袁崇煥被捕入獄時,崇禎並沒有殺他意思,“解任聽勘”。意思是,先把職務免了,再看著辦。但九個月之後崇禎改變主意,判處袁崇煥死刑。袁崇煥是抵抗後金戰線最高軍政長官,把他殺了,這不是自毀長城嗎。從這可以看出黨爭的可怕。

第二、天災,小冰河期始於13世紀,崇禎年間達到巔峰,當時氣溫劇降,乾旱,洪澇,鼠疫,蝗災,輪番上場。

第三、土地兼併,土地封建王朝統治的基礎,是人民生存的基本保證,但到了明朝中後期,土地兼併達到了瘋狂的程度,大部分土地都被王公貴戚和地主土豪侵佔,廣大農民反而沒有土地。

第四、官僚集團懶政,要嘛不作為,要嘛亂作為陝西連年大旱,不想著怎樣安撫救災,而別出心別地裁地裁撤驛站,李自成就是被撤對象。美名曰分流多餘人員,減少開支。考慮過被裁撤人員怎麼活嗎。

第五、外行指揮內行,崇禎想幹事、肯幹事,但不會幹事。孫傳庭和他的秦軍就是在崇禎的逼迫下落個戰死潼關的結局,執政17年,換了50多人首輔(史稱崇禎五十相),崇禎皇帝,自視甚高,一心想挽狂瀾於既倒,只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第六、後金進犯,大明統治階級忙著互相掰腕子,給後金留出充足的時間發展壯大。

第七、農民暴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發展到最後李自成一路沒費什麼勁就打到北京,因為精銳軍隊都去遼東前線了。

李自成都把北京城給圍起來了,崇禎找大臣們借錢給士兵們發餉,保衛京城,這幫滿嘴孔曰孟雲的文臣都表示沒錢。悲哀的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後搜出上千兩銀子。

國破身死時,崇禎那句“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生動地總結了文臣集團的嘴臉。


國家沒錢了就發不出餉銀,養不起兵,賑不了災,撫不了民,百姓吃不上飯了要造反,王朝滅亡,就是這麼簡單。


大彭在路上


明朝滅亡有很多因素,在此我一一列舉一下

①天災人禍

明朝末年趕上了小冰河時代,寒冬提前來臨,緊接著又是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餓死之人十有八九。隨之來臨的又有鼠疫,也就是從歐洲傳來的黑死病,人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大規模病毒爆發。當時也沒有什麼好的處理方法,就扔在路邊,更加中了疫情的程度。

②內憂外患

內憂是國內闖王李自成揭竿而起,對明朝政府開展軍事行動,從南往北加上好多農民在明朝苛政雜稅下已然難活命,索性就參加起義軍隊伍,使得本就不富裕的明軍更加雪上加霜。外患是,北有滿清騎兵,不斷對北部城市騷擾,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發動對明朝的戰爭。

③朋黨之爭

在外部戰事迫在眉睫之際,大臣們不是想著統一對外,而是在朝中相互攻擊,導致皇帝不能做出正確判斷,錯殺忠臣良將,使本可以扭轉乾坤的最後砝碼碎在自己手中。

④積重難返

明朝內部,因為宗室擴大,和對外分封,導致皇室財政緊缺而地方番王實力強大,各個傭兵為重,反而不幫明朝中央政府。連年的財政虧空,使軍隊發不起軍餉,對百姓發不起賑濟救災款。以上四原因是我認為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有補充的還請評論


小飛子帶你看


綜觀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滅亡,無外乎天災人禍,天災是其次,主要還是人禍。

那明朝為什麼會滅亡呢?我覺得主要是明朝爛了,爛到根裡了,明朝可以說是中國最爛的王朝,那麼明朝爛在哪兒呢?

第一,土地兼併。

土地在中國古代是每一個封建王朝統治的基礎,但到了明朝末年,在國家的放任之下,土地兼併達到了瘋狂的程度,北京、直立、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廣、四川、陝西等地的絕大部分腴田都被王公貴戚和土豪劣身侵佔,土地對農民來說是一切是所有,失去了土地,農民也就一無所有了,一無所有的農民為了活下去,只有鋌而走險走向農民起義的道路,所以說明朝末年猖獗的土地兼併動搖了明朝統治的執政基礎。

第二,政治腐敗。

政治腐敗每一個王朝都有,但像明末這種集體式腐敗還是罕見的,腐敗的程度就連崇禎皇帝都破口大罵,朱元璋反腐敗是非常厲害,但最終大明王朝還是走向了最腐敗。

第三,宦官專權。

東漢、唐代、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三個宦官專權最嚴重的時期,但明朝又是其最中最。宦官專權可以說是皇權政治的病態延伸,一群病態的執政者是不可能讓大明王朝走向健康的。

第四,東林黨爭。

黨爭歷朝歷代都有,但都沒有東林黨表現的這麼突出,東林黨以一黨之私綁架了整個大明王朝的未來。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排除異己使得大明王朝的執政力、團結力和統治力急劇的下降,可以說東林黨爭使明王朝加速走向滅亡。

第五,滿族崛起。

遼東的滿族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兩代30年的勵精圖治韜光養晦中飛速的崛起,到崇禎時期已經具備了席捲天下,問鼎中原的實力。可以說後金的崛起是明王朝當時最大的外患。

第六,天災不斷。

明朝末年,也許是收到了老天爺的特別“眷顧”,水災、旱災、蝗災、鼠疫、地震等頻繁的發生,一地的天災還沒有結束,另一那地又發生了更大的天災,明王朝被折磨的焦頭爛額筋疲力盡,最後朝廷乾脆當起了甩手掌櫃,對災民不管不顧。呆在原地的災民已無法生存,活不下去的災民,只有外出覓食,四處流浪,所以明朝末年流民四起。

第七,農民起義。

在天災人禍的嚴峻局面下,明王朝的執政者們所採取的“鴕鳥”策略無異於火上澆油,最終導致民心盡失。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失民心者一定也會失天下,失去民心的王朝覆滅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當仁不讓的成為了明王朝最直接的掘墓人。

總之,中國古代每一個強大的王朝,敵人一般很難從外部攻進。每一個強大王朝的覆滅最主要的敵人都是它自己。





小史猴


寒潮來襲,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北方特別冷,現在有了各種保暖措施,取暖抗寒已經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了。但古代人沒我們這麼幸運,即便是王公貴族,取暖也是很不容易的,更不用說那時靠天吃飯的普通百姓了,古代甚至有一個王朝便因寒潮來襲加速了滅亡,這就是明朝。

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四個小冰河期,也就是寒冷期,其中最後一個小冰河期就在明末清初時期,即1580年——1644年左右。根據研究表明,這一階段是一千年裡是最冷的時期。

適時全中國的平均溫度要比現在低很多,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崇禎11年,漕運乾枯,崇禎13年,母親河黃河竟然也乾枯了。

寒潮導致連年的乾旱

不只北方等地,長江和淮河竟然已經全部封凍。杭州、蘇州的湖面被凍住,甚至福建、廣東等地都連降暴雪,並出現牲畜凍死的現象。

反常的氣候產生的一系列蝴蝶效應接連上演,全國性的旱災、蝗災和鼠疫肆虐,對於一個本就腐敗不堪的農業國家,不啻為毀滅性打擊。


寒潮直接導致了糧食產量急劇降低。即便在南方,被譽為江南糧倉的蘇杭地區,連續幾年洪澇、大雪,糧食減產。本就動盪不安的明朝政府根本無力賑災,不要說崇禎皇帝勵精圖治,就連他祖先朱元璋來了也沒轍。

寒潮導致農民起義不斷

氣候變冷、環境惡化,糧食減產直接導致了百姓無所生計,為了活命,他們幾乎只有造反一條路可以走。崇禎時期,風雨飄搖,崇禎的鎮壓幾乎每次都看似勝利,但沒過多久就又死灰復燃。真的是不是明軍不給力,奈何老天不爭氣啊。

寒潮導致後金南下

在這段極寒時期,連南方都連降大雪,更不用說北方、乃至更北的東北了。持續的低溫、乾旱,導致草場退化,為了改善處境,後金,也是後來的清軍頻繁南下,打秋風,不然靠他們種地、打獵根本活不下,全都凍死、餓死。

不過清軍運氣著實不錯,明朝被小冰河期的寒潮摧殘的欲仙欲死,還要苦於應對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無力招架清軍。

寒潮導致鼠疫肆虐

在崇禎後期,天災人禍不斷,在華北地區由寒潮引起的鼠疫橫行,華北等地十室九空,崇禎14年,鼠疫傳到了北京,北京每天死去的人多達萬人。等到崇禎17年,李自成率軍攻打北京,那時的京軍三大營“大疫,軍死者眾”,已徹底失去戰鬥能力。北京內外城牆15.4萬個垛口,只能由5萬名羸弱士兵據守。

僅僅兩天,北京就被李自成攻克,崇禎被迫上吊自殺。作為統一王朝的明,自此滅亡。如果想仔細瞭解相關內容,請查閱我早期發表的文章《氣候、土地和農作物——中國古代王朝滅亡的“另一面”》。

異常寒潮頻繁引發水災、旱災、蝗災、鼠疫等,成為波及全國範圍的大瘟疫,形成“水旱災——饑荒——瘟疫”的惡性循環,,成為明王朝崩潰的根本原因。


歷史傳習堂




任何朝代都會滅亡,中國古代那麼多朝代,沒有哪個朝代不曾滅亡。朝代,也是一種組織,是有生命有壽命的,到了時間,都會滅亡。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滅亡的原因不盡相同,有的亡於農民起義,有的亡於外族入侵,有的亡於內部政變,等等。所謂幸福的理由都差不多,悲劇的原因大多不同。



唐朝亡於手下造反,後周源於陳橋兵變,北宋南宋亡於外族入侵,元朝亡於農民起義,清朝亡於人民革命。明朝滅亡,亡於內憂外患,一邊是被李自成攻破京師,然後又是被滿清入關全面取而代之。

明朝歷時276年,很長了,應該說沒有什麼遺憾了,從大規律上說,明朝氣數已盡,很正常。從具體原因上來說,有這麼幾個:



1.財力不足。養十幾萬皇室成員要花很多錢,長城防線也要花錢,久而久之,財盡民窮,軍隊發不出工資,戰鬥力和兵源無法保證。

2.天災異常。崇禎即位後不久,中原地區幾乎年年大旱,老百姓食不果腹,為起義軍提供了足夠的兵源,朝廷無暇顧及。

3.女真崛起。東北地區在少數民族首領努爾哈赤的領導下建立政權,消耗了明朝大量物力財力兵力。


明清說史


在我看來,封建王朝的滅亡有許多共通之處,無外乎是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但各個王朝在軍事、經濟、文化、制度方面又有許多的不同之處,明朝作為我國曆史上十分有特色的封建王朝,它的滅亡原因可以細分為以下幾點:

1.統治階級的昏庸。

在我看來,封建王朝的滅亡主要的原因還是統治者也就是皇帝能力的欠缺。雖然崇禎皇帝被清朝統治者塑造成一個勤政愛民而只是有一些剛愎自用的形象,但我覺得這僅僅是出於政治需求,真實性有待考證。它的祖先朱元璋能在元朝末年那樣混亂的年代一首建立大明王朝,若崇禎有朱元璋那樣的能力,明朝怎會滅亡?而且他接手大明王朝之時,明朝疆土基本完好,對外有關寧鐵騎這樣的精銳部隊,在加上孫傳庭、袁崇煥、孫承宗、洪承疇等一批優秀人才,若崇禎有足夠的能力好好運籌帷幄,改革弊政,大明王朝絕不會淪落至此。





2.自然災害嚴重。

雖說崇禎能力不怎麼樣,但若是運氣好,碰上風調雨順的太平盛世,說不定還能混一個明君噹噹。只可惜,他在位期間不是這裡鬧旱災蝗災就是那裡鬧瘟疫。沒辦法,老百姓沒飯吃,只能去造反了。最終李自成打到京城,直接導致了大明王朝的覆滅。



3.行政制度的腐朽。

自然災害嘛哪個朝代都有,若是明朝政府部門有一套積極有效的運行制度,及時賑災處置災民,老百姓也不至於去造反,畢竟失敗是要殺頭的。只可惜,政府養著幾十萬的朱姓後裔,一大群依靠八股文選出來的文官,一天到晚除了兼併土地,貪汙舞弊,明爭暗鬥,完全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



4.外部少數民族的威脅。

這一項其實很多朝代都有。那為什麼還把它作為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主要還是由於後金的威脅直接導致明朝政府需要兩線作戰,而無法抽調全部的力量去對抗農民起義軍,從而使李自成能打入京城。畢竟明朝末年的軍隊公認戰鬥力還是比較強的,打國內的農民軍還是綽綽有餘的,只可惜被後金的八旗軍牽制。



總而言之,明朝的滅亡是多方面的,但我覺得也存在極大的偶然性。後金幾次兵臨城下都被打退,偏偏李自成的農民軍能攻入京城,實在令人費解。若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崇禎帶領主要人員退到南京勵精圖治,大明王朝再延續幾百年也不是沒可能。


古時那些事


我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看,明朝滅亡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未充分激活廣大底層人民的力量,整個明朝只是朱家與士大夫的明朝,把最大的力量--人民--推到了對立面,在面臨到各種問題時,就失去了處理問題的最大力量的參與。


下面我從如下幾個方面探討下明朝為何會滅亡。


01

士大夫階層只有家族而無國家的狹隘意識,

明朝是一個士大夫階層權力達到巔峰的時刻,同時也是儒家文化墮落到地獄的階段,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修身齊家平天下”已經被拋到九霄雲外。


士大夫們通過成了朋黨的方式--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東林黨--從輿論上打擊對手,從身體上消滅對手。再通過家族掌控各種礦場、商業交易規則,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變成種上桑樹,壟斷紡織生意。


由於明初朱元璋的“重農抑商”行政思想與“禁海令”的頒佈,士大夫們身後的家族一直自己壟斷海商等各種商業利益,並且以各種藉口阻止政府向其徵收稅收。


士大夫們的這種與民爭利、與國爭利的思想指導下的行為,導致的是農民大量流失土地而變成流民,明朝國庫稅收嚴重流失而無法安置百姓與軍隊,最終引發了明朝衰敗而直至滅亡。

崇禎皇帝對東林黨的遺恨: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為亡國之臣。


02

天災與人禍

自明朝嘉靖二十九年至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550年至公元1770年),全球氣溫出現了一次明顯的下降過程,並一直延續到清朝道光、咸豐年間,這長達300多年的寒冷期,在世界上歷史上被稱為“小冰期”,中國的歷史學者常常稱之為“明清小冰期”。

明末正好趕上了小冰河時代,導致的是大旱、大雪、蝗蟲等各種極端的災難天氣出現。史載:公元1627年至1641年,黃河流域幾乎年年都有旱災,如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河北地區出現了大旱,史書中有“赤地千里”的說法,崇禎三年至十七年(公元1630年至1644年)的15年裡,河南省出現了9次旱災,黃河為之斷流,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梁山泊、安山湖竟然都乾涸了。

在當時的靠天吃飯的年代,農民在這樣的天災面前是毫無抵抗力可言,莊家顆粒無收,出現人相食的慘劇,《德平縣誌》中有“大旱,人食草木,有骨肉相食者”的記載。


最可怕的是國庫空虛而得不到補給的軍隊,在類似左良玉這樣的將領放縱下,劫掠民間,殺良冒功。同時所謂的農民起義軍也是對農民的各種屠殺與搶掠。《明史》記載:“獻忠性狡譎,嗜殺,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

所以,在這樣的天災與人禍的蹂躪下的大明王朝,除了滅亡也無他途可走。


03

藩王世襲罔替的制度掏空國家生機

另外,明朝內部從建立之初設立的藩王制度就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接受國家財政奉養的朱元璋後代們,使勁的生的同時就像蛀蟲一樣吸食掉大明這棵大樹的營養。


最可怕的是藩王在自己的封地猶如一個小型政府,當地的政府是無法對其進行管轄。其不停地產生封地百姓的土地,造成的流民則甩包袱給中央政府,自己吃的肥頭肥腦。

史載:明朝共計實封親王六十五位,追封親王二十二位,至明亡,除去被廢還有絕嗣除封的親王,共計還有親王三十四位。郡王則有多達九百位之多。藩王兼併土地的慾望無限度,甚至像河南一省就有幾位藩王,霸佔了全省大部分土地。藩王的土地的收入不用承擔賦稅任務,國家還要掏空國庫給俸祿,而老百姓的地越來越少,卻要承擔所有的賦稅,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結語

中國封建歷史上,朝代的更迭是不可避免的。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話就可一語概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我是“讀史自思”,僅提供個人觀點,以期拋磚引玉。請關注!🙏


讀史自思


有人說看了明末才知道近代史都沒那麼坑,其實之前有過之無不及的事多了,看了靖康,你可能會覺得明末也沒有那麼坑,而如果看了五代,你可能就會覺得大宋也沒那麼坑了。

石敬瑭當了7年的兒皇帝是眾所周知的事,但後晉最窩囊的事顯然遠非丟掉幽雲十六州而已。石敬瑭死後,侄子石重貴繼位,決定對契丹致書自稱孫兒,不再稱臣,結果“契丹盧龍節度使趙延壽(漢人,原屬後唐,後降契丹)欲代晉帝中國,屢說契丹擊晉,契丹主頗然之”,然後契丹就來打了。

944年、945年,後晉與契丹兩次交戰,契丹均未得手。946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李守貞和張彥澤等人率軍向契丹投降,後晉喪失主力。947年正月,契丹軍直逼開封,“百官遙辭晉主於城北,乃易素服紗帽,迎契丹主,伏路側請罪”。石重貴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滅亡。也就是說,此時契丹其實已經把汴梁和中原打了下來,比靖康之變早了180年。

耶律德光進入開封時曾說:“我亦人也,汝曹勿懼!會當使汝曹蘇息。”可見本來已經打算要做中原之主了。只是契丹自己的統治術不過關,在中原“縱胡騎四出,以牧馬為名,分番剽掠,謂之“打草谷””,結果激起大規模的起義,遼主曰:“我不知中國之人難制如此!”,這才逐漸撤回北方。

很多人都說,趙匡胤這麼雄才大略之人,怎麼會想出守內虛外、重文輕武這樣自廢武德的餿主意?這就不難解釋了,因為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已經威脅的不止是皇權了,而是中原王朝本身的生存,如果不是契丹自身有些問題,中國說不定就跑步進入遼朝了。

特別是如果把唐-五代-宋看作一個整體(第二帝國論),就可以發現,之後歷代王朝各種頗為人詬病的缺點,往往其實出於吸取前朝歷史教訓的初衷。

比如說,宋朝禁軍坑,這事網民都知道,朱元璋能不知道?衛所制的設立,其構想就給人一種是不是想復興李世民的無敵鐵騎的印象,結果用過了才知道,支撐軍戶的經濟基礎已經不存在了,軍戶紛紛逃亡,最後還是要回到募兵。

石重貴停止對契丹稱臣時,李崧勸曰:“屈身以為社稷,何恥之有!陛下如此,他日必躬擐甲冑,與契丹戰,於時悔無益矣。”這句話既然上了《資治通鑑》,宋主肯定是聽進去了,小不忍則亂大謀嘛,結果宋朝倒是夠能忍,忍大金一直忍到蒙古人打過來。

宋朝的歷史教訓又有人說了,都是投降派壞了事,要不是屈膝投降早恢復中原了,皇位上放頭豬都比投降派強,這種論調明臣更不可能不知道。於是明朝就來了個打死不議和不和親不納貢。最近很多人說,大明亡在外交太僵化,饑民遍野了還多線作戰,上上下下無一人敢承擔議和就是罪人的罵名和壓力(當然又是因為宋朝做得太過了)。歸根結底,那就是清談誤國咯?於是清朝估計又學到了,又來了個君主專制巔峰,以至於萬馬齊喑。

歸結起來,傳統教科書說安史之亂是”封建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此後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就是中原王朝開始如同著了魔一般,不斷地對前朝政策矯枉過正,自身糾錯能力似乎開始減弱了,而無論哪種新制度和政策都難以再做到把國家統一、政局穩定、軍事強大和技術先進較為完美的結合起來。


清說歷史課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說的正是大明王朝。有人說,明朝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封建王朝,從未和親,從未和談,從未投降,大明朝鐵骨錚錚,那麼,為什麼大明還是滅亡了呢?明朝的滅亡不是一句兩句可以說的完的,簡單說幾點滅亡的原因。

1.皇帝雖不昏庸,卻缺少力挽狂瀾的實力。明朝的末代皇帝是朱由檢,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崇禎!據我所知,崇禎是一個非常敬業的皇帝,兢兢業業,勤儉節約,可是他卻剛愎自用,狐疑多變,從政17年,換了50多人首輔,試想換個這麼多政府主要領導人,國家大政方針怎麼能好好的推廣實行呢?而且雖然他剷除了魏忠賢,卻並沒有有效的施政,處處顯出急功近利。再加上放任黨爭,有些觀點一直認為,明亡,實亡於黨爭!崇禎皇帝,自視甚高,一心想挽狂瀾於既倒,只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2.黨爭危害巨大。說起明朝的黨派之爭,有東林黨和閹黨。黨爭危害重大,無數忠臣成為了黨爭的犧牲品,黨派之爭延伸無數惡果,導致官場腐敗橫行,政令不通,很多政策施行不了,官僚階級鉤心鬥角,相互傾軋,最後民心渙散,官逼民反。所以,黨爭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滅亡。以至於崇禎自縊前留下一句“諸臣誤我”的感嘆!

3.軍事力量。明朝的軍事力量強大,可謂堅城大炮,明朝鐵騎可以完敗滿清敵軍。但是,明朝末年農民起義嚴重,大明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一方面要對付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另一方面對陣滿清大軍時刻的騷擾,明軍始終處於兩線作戰。軍事力量捉襟見肘,縱然戰鬥力強大,奈何無力迴天!

4.天災!明朝後期各地天災嚴重,百姓民不聊生,農民起義爆發勢不可擋,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總結起來,其實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明朝的經濟問題,明朝後期通貨膨脹嚴重,白銀需求變大,但是朝廷無法滿足市場的白銀需求,底層人民日益貧困,導致階級矛盾加重,結合各種原因一併使明朝這一大帝國土崩瓦解!

為什麼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明末的經濟危機呢?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明朝無法適應經濟與生產力得需要,必然導致滅亡。所以,明朝的經濟危機明朝滅亡最致命的打擊!






易祥好好說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朝代,作為大一統王朝的大明傳承國祚二百七十六年,是繼漢唐之後中原政權又一次鼎盛時期。明朝中後期,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了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層面也出現了以明畫和小說為代表的眾多藝術形式。

明太祖被清朝康熙皇帝評價為“治隆唐宋”,《明史》則稱讚明成祖的功績“遠邁漢唐”。姑且不論這其中是否有清朝出於政治目的的吹捧,單就明朝的成就而言,確實稱得上是一個強大的王朝。那麼如此強盛的王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呢?這就需要從明朝的時代背景(時間維度)和東亞大陸的地理環境(空間維度)分析了。

氣候變冷帶來的內外衝擊

明朝中後期,東亞大陸迎來了又一輪氣溫變冷的小冰期。之所以說是又一次,是因為在魏晉末年曾經發生過一次氣溫變冷的時期,而在那段歷史歲月中,漠北遊牧族群紛紛南遷內附或南侵中原,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正是在那段時期發生的。通過對氣溫測評復位,人們發現自14世紀開始,至17世紀初,東亞大陸的氣溫出現急劇下降。也就是說,生活在漠北的遊牧民族和白山黑水間的漁獵、農耕等族群遭遇了環境惡化,繼而不得不往南掠奪明朝的生存壓力。北部邊患的加劇,促使明朝不得不加大軍費支出,加重了中央財政負擔。

漠北草原生存條件惡化,中原農耕地區的百姓也不好過。由於氣候變冷,400毫米等降水線(年降水400毫米才能滿足糧食作物的生長,因此這條等降水線是草原和耕地的分界線)出現大幅度南移,從而引發明朝(尤其是北方地區)出現嚴重糧荒,局勢動盪。另一方面,隨著氣溫變冷和降水量變化等影響,中原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旱澇災害。水患潮溼之地和久旱之所,必然會伴隨鼠疫和蝗災(正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進一步加劇了明朝民間的災難。不僅如此,由於明朝中期曾引入玉米、甘薯、土豆等高產作物,促使人口膨脹,此次災害頻發之後,受災人口遠超西晉末年,這也造成甘陝暴動的規模遠勝先前歷朝歷代農民起義。

陝西爆發起義的原因,既有糧荒帶來的生存壓力,也有明朝政府嚴苛的賦稅壓迫。由於邊關形勢緊迫,明朝對遼東駐軍加派了專屬天賦款項,即“遼餉”,而這份負擔很大程度被分攤到陝西農民的頭上。這也是為何起義之初,明朝招安政策難以奏效的重要原因。明朝官方的壓榨,導致在陝西已經喪失了民心。

白銀外流引發經濟衰落

明朝是在推翻元朝統治之後建立的,然而被推翻的元政權北遁之後繼續以北元自居。北元后來雖然滅亡,但蒙古族群卻依然佔據著內亞的廣闊疆域,阻隔了明朝的路上對外貿易。沒有路上絲綢之路的明朝,同樣無法像宋朝一樣倚重海上絲綢之路。此時的東亞東南亞一帶,充斥著從戰國時代的日本出逃流浪的日本浪人,倭寇之患引發明朝長期閉關鎖國。

其實在明朝中前期,閉關鎖國之前曾出現過一次經濟大繁榮,這主要是由於地理大發現和遠洋貿易帶來了高產農作物和美洲白銀。不僅西班牙人在南美髮現了白銀,幾乎同一時期處於爭霸狀態的日本也在其西南地區發現了一個規模巨大的銀礦。這些白銀的流入,刺激了明朝經濟的發展和對白銀的依賴。

白銀解決了自元朝末年以來,通貨緊縮和元朝紙幣貶值的問題。然而進入明朝末年,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明朝白銀開始了大規模流出。一方面歐洲自1618年起,因為神聖羅馬帝國內部諸侯爭霸和新教改革運動,爆發了三十年戰爭,導致大量白銀作為軍費被運送到歐洲。另一方面,隨著日本戰國時代的結束,以及日本對朝鮮的入侵行動,日本方面的白銀同樣成為軍費和幕府財政來源,被嚴加管控起來。沒有充足白銀貨幣的明朝,出現嚴重通貨緊縮,經濟開始蕭條起來。明朝曾嘗試過由朝廷印刷紙幣來帶動經濟流通,但這同樣遭遇了元末相似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紙幣貶值的境遇而失敗。

皇權集中導致政策僵化

面對倭寇、後金和內部農民起義的衝擊,明朝中樞並未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甚至為此始終陷入黨爭和貪腐的泥潭,最終拖垮了中央財政。眾所周知,明清兩朝是中國封建時代皇權集中制度的巔峰。然而相較於清朝前期源於東北和漠北草原的八旗制度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明朝始終存在一個強大的皇權官僚體系。一定程度上,明朝的皇權是由朝臣而非皇帝個人把持著的,高效的官僚體系使得即便出現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同樣可以維持運轉下去。但正因如此,明朝皇帝往往會通過扶持宦官閹黨去對抗皇權利益代表的清流文人集團。

明末閹黨與東林黨的紛爭,便源於皇帝個人和朝臣之間的爭權。但在閹黨崛起之前,明朝實際上已經存在楚黨、宣黨等諸多以地域抱團的黨派。黨爭嚴重消耗了明朝決策的靈活性和實用性,甚至影響到軍政大事。文官集團的忠君清談言論和嚴重的貪腐行為幾乎是一起出現的,這是由於明朝官僚的俸祿太低,實在不足以維繫一位官員的正常工作開支,久而久之便產生了灰色收入地帶,並愈演愈烈,導致成規模的貪腐情況。

明朝官員的低薪源於祖制和道德法禮的約束,以清流自稱的官僚不願觸碰明太祖定下的條例,顯示出明朝政策的僵化。同樣能展現明朝政策僵化的還有戶口制度。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了刺激蕭條的經濟曾設立了一項特殊的政策,即將百姓劃分為四種戶口,分別為軍戶、民戶、匠戶和灶戶。四種戶口對應四類職業,且子孫後代要永世傳承、不得更改。明初設定這項制度時,是按照當時的社會比例進行分配的,然而到了明朝末年,原先的比例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嚴苛的戶口制約了百姓的發展,當饑荒來襲之際,在明朝制度下無法改換職業生計的百姓,只好選擇大破約束自己的制度,起兵造反。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氣候變冷引發的天災人禍和財政負擔等傳統王朝問題,也有外部世界的影響和皇權制度僵化等新問題。清兵入主中原之後,延續了明朝的制度。到了晚清,除了沒有北方遊牧族群的邊患(晚清氣溫稍微回暖,漠北威脅由沙俄替代),但其餘問題、尤其是同世界的經濟關聯和朝廷政策的僵化,和明朝末期如出一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