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櫃,你用過嗎?

用微信掃充電箱的二維碼,選擇箱位以及充電時間,將要充電的電動車電池放入箱內,插上電源,關門充電……短短十幾秒,海珠區珠江國際紡織城的一位商戶就在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櫃完成電動車電池充電的操作並離開,整個過程十分便捷順暢。據介紹,這樣的充電櫃(箱、樁)在珠江國際紡織城已有140多個,目前仍在不斷增設,目的是為了解決電動自行車充電難的問題,也避免因充電而產生的安全隱患。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衛靜雯

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櫃外形與快遞密封箱相似

11月6日中午,記者在海珠區珠江國際紡織城(逸景西路公交總站)附近看到6個白綠相間的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櫃,外形與快遞密封箱十分相似,櫃體表面貼的使用指引上有詳細的使用方法。每個充電櫃上面有大小均一的20個充電箱,現場10分鐘,就有超過10位市民前來充電或取電池,大部分市民在充電櫃前停留操作的時間不超過30秒,就能完成離開。

“根據自己的位置,選擇附近的充電櫃(箱、樁)進行充電,還可以選擇充電的時長,可以充分利用閒暇時間充電,也不用擔心耗費過多的金錢和時間。”說完,商戶李先生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掃描充電櫃(箱、樁)的二維碼,選擇可用的箱位,並根據自己的時間選擇充電時長,在手機完成操作後,他選定的充電箱就會打開門,此時李先生就可以把電動自行車的電池放入箱內,並插上電插頭,通電後關上箱門。根據選擇的充電時長,李先生前來取電池時,可在微信進入小程序點擊正在充電訂單,點擊結束充電,箱門推開取出電池,關閉箱門,點擊關閉,操作完成。

李先生坦言,以前沒有這些共享充電櫃,每個人都只能自己想辦法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可能開回家充電,可能在檔口充電,甚至可能在倉庫充電等,經過相關部門的教育後,都知道這樣的充電方式會有安全隱患,但一直沒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次推出的充電箱(櫃、樁)提供了更安全的充電方式,既便民價格也算合理。

充電櫃自投入至今已被使用超過幾萬次

中大國際創新谷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律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大布匹市場有超過2.3萬個檔口,電動自行車數量超過5萬臺。由於電動自行車車體大部分是塑料等易燃可燃材料,燃燒時會產生大量有毒煙氣,以往很多人都是在室內、樓梯間、走道、安全出口等逃生關鍵位置充電,會產生很多安全隱患。今年4月,海珠區相關部門和屬地鳳陽街道一起探索研究共享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櫃的可行性,用了3-4個月的時間進行安全性測試、系統調整等工作。8月,選擇珠江國際紡織城作為試點,在周邊設置了4-5臺共享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櫃。“經過宣傳後,檔主對這些充電櫃的接受程度很高,現在江國際紡織城周邊已有140多個充電箱(櫃、樁),目前仍在不斷增設。”李律表示,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櫃自投入至今,已被使用超過幾萬次。

負責充電箱(櫃、樁)運營的廣州昭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曉斌告訴記者,目前,這批充電箱(櫃、樁)按照充電半小時收費0.6元的標準計算。據悉,系統會根據用戶設定的充電時間,時間結束自動停止充電,而每個充電箱的佔位費則按照每小時0.36元,每天封頂20元。“一般充滿一個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需要3-4小時,費用也就是3-5元左右。”

充值使用,最低50元起

可辦理3個滴卡,同步使用

11月8日中午,記者打開“昭景創新科技”的小程序,通過定位可以看見附近哪裡有共享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櫃,頁面上還會顯示該位置目前有多少充電箱正在被使用,還有多少個充電箱閒置。使用者除了可選擇箱號外,還要選充電時長,如充滿自停、1小時、2小時、3小時、4小時。首次使用的市民,需先進行微信授權並綁定手機號碼。

“目前系統設置為充值消費,通過微信充值,目前設定最低充值金額是100元。另外,也可通過熱線進行人工充值,最低充值金額為50元起。”李曉斌表示,為了培養大家的使用習慣,這些充值金額是從原本的10元提升至目前的金額。

此外,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櫃除了可以通過微信手機進行操作外。還可以辦理類似門禁卡的小圓卡,可以3個人同時使用,共用一個賬號上的金額。“不用擔心小滴卡丟失餘額被盜用,用戶可以通過微信看見每個小滴卡的使用狀態,可以通過工作人員報失停止使用。”

充滿電後,會自動停止充電模式

電動自行車充電時的安全問題,是大家最關心的。這些充電箱的安全性如何?李律表示,在前期3、4個月的調研時期,已經進行了多次的測試,甚至進行了爆炸試驗,通過測試後才開始投入試用。

李曉斌告訴記者,每一格充電箱只有一個插頭,並且安裝了檢測系統,單次只允許給一個電池充電。當充滿電後,會自動停止充電模式,轉為維持電池電量的模式。

海珠區以點帶面

在各街道規劃設立電動自行車集中定點充電區

在推廣電動自行車集中定點充電工作中,海珠區以鳳陽街道作為示範先行試點,以點帶面,注重對社區居民安全用電的宣傳引導。據悉,海珠區應急管理局在全區各街道規劃設立電動自行車集中定點充電區,讓節能環保、安全便捷、經濟實惠的充電櫃進入社區,鼓勵居民將自行車電池放置於充電區集中充電,重點解決專業市場、工業園區、出租屋、老舊小區等電動自行車密集地的充電安全隱患問題。避免充電安全隱患。

目前,海珠區18條街道先後有50多家商戶企業同意進駐,已初步規劃了600多個充電箱(櫃、樁),有力消除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充電所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

街坊心聲

“這些共享設備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但希望大家都能愛惜這些共享設備,能夠讓這種好的服務持續下去,而工作人員也能維護好這些設備,避免出現嚴重損壞。”街坊蔡先生說。

“希望消費方式可以更加靈活,充值金額也可以自定義,給顧客有更多的選擇。”檔主陳小姐說。

“集中這麼多電池一起充電,會更安全嗎?”街坊陳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他還建議,充電櫃在選址時應充分徵集民意,與居民樓、商鋪密集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知多D

哪些電動自行車可以上路行駛?

廣東傑海律師所律師甘靜儀表示,根據《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第九條第一款的規定,本市行政區域內禁止下列車輛、滑行工具上道路行駛:拼裝、非法加裝和改裝以及其他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因此,並非所有的電動自行車都不能使用,如果屬於拼裝、非法加裝和改裝以及其他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則是禁止使用的。

根據2019年4月15日正式實施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即“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必須要滿足:(1)有腳踏騎行功能;(2)車速不能超過25公里/小時;(3)重量不能超過55公斤;(4)電壓不能超過48V,電機功率不能超過400W。另外,根據《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在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禁止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的區域內,禁止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

甘靜儀認為:現行法律規定並未對設置該類電池充電箱作相關規定,此次的便民措施系由海珠區應急管理局為化解電動自行車充電難題而做的創新舉措。而相關部門應當加強消防安全監管,並建立常態化安全宣傳、巡查、整治工作機制,如對違規停放、充電的,應當制止並組織清理,以降低電動自行車的安全風險和隱患;另外,實行規範統一的軟件管理,以達到安裝標準化、使用智能化、費用惠民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