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近年来,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村积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在做好“输血”的基础上,提高建档立卡户的“造血”能力,使特色优势产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潜力板”,走出了一条产业脱贫的“幸福路”。

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近日,记者来到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村,在临夏市源云民族用品公司见到了马家庄村建档立卡户杨如山,在与他的交谈中得知,他从小身患残疾,家庭窘迫,后来经过村上帮助他在临夏市源云民族用品公司有了工作的机会,每月有一笔固定收入,既体现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实现了就近就业、打工致富的梦想,说起脱贫,杨如山很有信心。

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南龙镇马家庄村建档立卡户 杨如山:在临夏马鞍子厂找了一份工作,打个工,补贴家用,也好着呢!也凑合,中。自从来了这儿,各种各样的手艺也学下了!厂里的大部分人(徒弟)也带出来了!

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建档立卡户“造血”功能,帮助他们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其实像杨如山一样,依靠产业增收的例子在马家庄村还不少。

临夏市南龙镇张王家村建档立卡户 张三娃 :自从我在这个鞍子厂里(工作)15年了!我的工作是订架子,在订架子的当中我们的生活,工资,越来越好,越来越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生活越来越好,大有希望。

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发展产业就要走自己的路,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成为好中好、优中优、特中特。临夏市源云民族用品有限公司顺应市场需求,研制并推出了一系列马鞍、肚根、蹬革、皮带、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具用品,通过做大做强“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的特色产业,形成了从原材料购进、地方农户纯手工加工、分批销售为一体的精准扶贫产业化经营格局,让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产品除销往青海、西藏、新疆、北京、香港等省市之外,还出口到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担等国家,部分产品已成为部队军用马术用品,让这些特色农产品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在奔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临夏市源云民族用品公司厂长 王进山:我们的马鞍子厂成立30多年了!质量越来越高了,生产量也越来越加大了!同时我们也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招聘了村里的建档立卡户,让他们来这里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希望)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南龙镇马家庄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特色产业促脱贫

近年来,马家庄村坚持以支部为引领,以企业为龙头,积极探索出“支部帮扶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激活了全村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


记者:张钰杰 赵文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