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反手拧拉的感觉和体会(转载)

有网友调侃说,反手拉球像扔飞盘,应该说,外形有点像,但似是而非。因为这种说法只强调了手腕的用力,而忽略了肘部的作用。反手拉球的原理应该是杠杆发力。是肘部和腕部之间的反向互动而形成的杠杆力,有点像撬东西,但又不是撬,有点挑的味,但又不是挑,更像是拧。所以反手拧拉又有另外一个官方命名叫台内拧挑,但这一拧把腕劲和肘劲都用上了。

原理很重要,实际上只要原理对,怎么打都不算错。但我还是谈谈动作,以缩短你探索的时间。

首先拍子要在拧转中拧平。用手腕拧拍。为什么要拧平呢?因为只有拧平,才算拧到位,才能产生一种反向的势能,好像拍子要忍不住反弹似的,这种反弹势能很重要,没有它,拉不起台内下旋球。

有网友说,用上身体的劲拉,那是对出台下旋球而言。别忘了在台内你最好少用身体,你的脚步也到不了。当然球离身体近些更好,带上重心。再说,如果你拧不平拍子,台内球那么低,你怎么摩擦,你根本打不到球。不但要拧平,你的拍子还要贴着桌面走才能摩擦到球的中部,否则你只能摩擦球的顶部,球就下网。

其次,腕部和肘部有用力的意思就可以了,不要生硬发力,轻盈点。重要的是把这种发力传递到胶皮上,传递到摩擦到球的瞬间,也就是制造反向势能蓄力待发,准备摩擦球。

接下来,在触球瞬间,要由后下向前上,摩擦,制造一个翻山越岭的弧线。要有裹住球体往前带的感觉。有的网友会说,这没法干。告诉你,乒乓球是有记忆力的,你一瞬间的发力方式会影响他的整个行程。他的轨迹会按照你的设计运行的。在摩擦球的瞬间最好再顺势加点甩劲,把球往前带一下,送一下。发力要小而集中,有寸劲。

拧球手腕要放松,但不能甩手腕,而是转手腕。其实触球时更多是体会和注意胶皮上的感觉。就是前面解释的势能。这种感觉有点难把握,很多专业运动员也不断的调整拍形,拍子在手里转来转去,找找反手的拍面感觉。

再接下来,就属于我的第二章文章了,题目叫《反手拧拉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待您来我的博客观看。

关于乒乓球反手拧拉网上指导文章很多。比如要抬肘,要拧到拍尖正对自己,要垫左脚,上右脚,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网友架着肘,拧着腰,虔诚的按照这些教科书式的教条来练习,却又不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教科书式讲解是不讲感觉的,拉出个大框框,不解释。你的动作不要太夸张的模仿,别生硬照搬,只要原理对,应该注重感觉身体的协调性。国家队的队员他们的拧的动作还都不一样呢,各有千秋。教科书不可学死。

其次要判断好对方发球的性质。注意对方的第一落点。若第一落点靠近端线,基本确定为长球,这时就不能向前扑,甚至要向后退。若第一落点靠近网子,基本确定为短球,这时就要上步,若判断不准,长球会顶住你,短球你够不到。

接发球时你要降重心。才能观察到又低又短的下旋球的高点期。否则,你就抓不住高点。球低而短时,引拍时,要贴着桌面。降重心是反手拉球的基础。

接下来,击球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 移动脚步,正对来球。

2, 把拍拧平,用拍头拧球。手腕放松。

因为拍头部位表现的杠杆力最强,具有更大的反向势能。手腕放松,但这种松要象绷紧的竹篾,不能影响发力的集中,发力瞬间是稳定的,不能松掉,也不能因动作的牵引而破坏掉瞬间的击球稳定性。很多球友的错误出在这里。

3.触球时裹球是最重要的,所谓“裹球”就是从球体的中上部向上向前的弧形摩擦可以制定过网的弧线。如果球太低太短,甚至要裹住球的左下部,翻转手腕摩擦,这时就叫做反手侧拧。

4,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摩擦球的正面,更容易对准球,也更容易变化线路,要注意在身体的前方击球。当我们拉非常短的台内球时,可以横向吃球,采用反手侧拧。有时候,为了制造更大的角度,我们也采用反手侧拧。侧拧当然是摩擦球的左侧面。

5,触球时的发力,要小而集中,不能拖泥带水,要很干净,有寸劲,在极短的一瞬间,完成裹,摩,带的混合发力,末梢顺势向前带一下。反手发力方向更多向前,稍向上

6,反手拧拉动作完成后,对方的回球基本是上旋球,而且很顶,这时要快速还原,后退。如果对方把球回到自己的右边,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难受的,要十分注意,先还原,转换中心,然后移动脚步去追球。

教练说,反手拧拉是好东西,适应各种旋转的球,但难练,难兼容,难转换。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只有练至一定境界,才能用得上,用得好,那就多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