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錯字連篇”暴露責任缺失問題

安康市漢濱區一街道上張貼的《安康市漢濱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犬類管理的通告》被指出現20處錯別字。其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寫成《中華人民共物防疫法》,“犬隻”寫成“犬值”,“飼養犬隻”寫成“思想全職”,“防疫合格證”寫成“防信合格證”等。除了錯字、別字外,張貼在街邊的《通告》上還存在一些語句不通順和標點符號錯誤(據11月6日《澎湃新聞》)

一份通告中至少出現20處錯誤,如“犬隻”寫成“犬值”,“飼養犬隻”寫成“思想全職”,“犬隻排洩物”成了“大隻排洩物”,“宰殺”寫成“幸殺”,“防疫合格證”寫成“防信合格證”等。面對如此簡單的錯誤,當地官方回應稱,是工作人員未認真校對。

字數本就不多的官方通告,竟有高達20處的錯別字,甚至連“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麼重要的表述,都要出問題,讓群眾看什麼?群眾又怎麼看?20處錯別字,雖然不能說明當地政府及相關工作人員,工作能力的高低,但其工作態度的糟糕是無庸置疑的。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通告》的製作雖然是件小事,卻是由一些環環相扣的細節組成的。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通告》不能按時製作完成或者出現質量問題。政府公職人員只有具備高度的敬業精神,良好的工作態度,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不忽視任何一個環節,才能把小事做好。

“錯別字連篇”的政府通告,問題雖然出在製作公司身上,但根源還是在街道辦甚至是政府相關部門的責任缺失上。現實中,公告、通報、橫幅等出現錯字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非常低級的錯誤,因為負責的幹部不負責、監管的領導不監管,常常鬧出笑話。如果認真一點、仔細一點、負責一點,準備實施的時候再回過頭去檢查一遍,這種讓人貽笑大方的低級失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