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主要景區(點)簡介及主要特點

一、肇興侗寨

1、主要特點

六侗侗族風情、侗族建築奇觀——肇興鼓樓群

2、簡介

肇興位於黎平縣城南70千米,全寨800餘戶,人口4000餘人,為全國最大而又古老的侗寨,被稱為“侗鄉第一寨”,是黎平最具代表的民族風情及建築群。遠觀肇興全景:中間凹,四周高山,呈長方形,塊塊聚落,似船狀形。村中有條小河,發源於堂安村,全長5公里,注入都柳江。村南有麒麟山,海拔971米,山形奇麗雄偉,森林茂盛。

肇興歷史悠久,寨中有鼓樓5座,花橋5座,戲臺5座,這就是常說的“肇興鼓樓群”。鼓樓為木質結構,用四根大杉木為主柱,直達頂層,另立副柱加橫枋豎立於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鐵釘,結實牢固,扣合無隙。有位古建築專家對侗寨鼓樓進行了一番研究後說:“侗寨鼓樓是地道的土著文化,是中國建築的一個品種。”2005年肇興侗寨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鄉村古鎮”。

3.地址:黎平縣肇興鎮肇興村

二、堂安侗寨

1、主要特點

侗族生態博物館、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

2、簡介

堂安侗寨位於黎平縣肇興鄉境內,距肇興侗寨公里,居住著侗族村民180餘戶,800多人,是中國與挪威王國合建的一座侗族生態博物館。

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巒疊嶂,阡陌縱橫,梯田層疊。山腰間的民居依山就勢,懸空吊腳。井然有序。寨中的鼓樓是該寨的吉祥物,可以扣住侗家人的靈魂。鼓樓與戲樓、歌坪形成三位一體,顯示出侗族村寨的特徵。寨中四通八達,小徑曲曲。寨中信道均用青石板墁地。

堂安侗寨的鼓樓、戲樓、吊腳樓民居、石板路、古墓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紡車等古樸典雅的實物,每個角落,都蘊藏著深厚的侗族文化內涵的實物,是人類返璞歸真的範例。

3.地址:黎平縣肇興鎮堂安村

三、地捫侗寨

1、主要特點

侗族人文生態、“千三”歡聚節

2、簡介

地捫位於黎平縣茅貢鄉駐地以北4公里,距縣城47公里。全寨有483戶2176人,是黎平西線最大的侗寨。

地捫寨名字的起源,據老人們祖輩相傳,是侗族祖先落寨定居這裡後,人丁發達,不久發展到了1300戶,後分到茅貢700戶,臘洞200戶,羅大100戶。地捫是“千三”總根,人們為了紀念這個發源地,故侗語取名“地捫”,漢語的意思是說這個地方象泉水一樣,源源不斷,源遠流長,是個值得緬懷和懷念的地方。

地捫寨內分為5個大房族,也就是5個小的居住範圍,分別叫寅寨、得面、臘模、寨母和為寨。原寨中有5座鼓樓,5座花橋,現僅保存了3座鼓樓和3座花橋。模寨鼓樓為“千三“之根,建寨之源。

地捫的民間藝術十分豐富,堪稱“海洋”。作為一塊在歷史與未來交叉點上的民族文化寶地,地捫的風采獨樹一幟,因此有人將她稱之為“藝術原生地”。有古老的傳說和歷史文物而且保存得較為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塘公,相傳他是護佑“千三”一帶民眾的神。千百年來,代代敬仰,直至今天。

3.地址:黎平縣茅貢鄉地捫村

四、古城翹街

1、主要特點

古城文化、紅色文化

2、簡介

翹街,又稱東門街,是黎平尚存較為完好的清代建築群。位於城東面,東起城垣東門,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長一公里餘。此街兩頭高,中間低,形狀如翹起的木扁擔,所以稱為“翹街”。遠遠望去,一排排風火牆,一座座四合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風火牆上翼角飛翹,牆上的彩繪精美細膩,房屋的門窗裝飾,圖案古樸。此街面為石條和卵石鋪墁。翹街的小街小巷數不勝數,著名的有馬家巷、姚家巷、張家巷、雙井街、左所坡等,這些巷道,卵石墁街,石梯連接,古色古香,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翹街內還有紅軍長征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共中央政治局領導在黎平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史稱“黎平會議”)的舊址及黎平會議紀念館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兩湖會館”。其中黎平會議會址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全國表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精典景區之一和全國30條紅色精品旅遊線路重要節點之一。

3.地址:黎平縣城內

五、天生橋

1、主要特點

世界最大天然石拱橋

2、簡介

天生橋地處八舟河景區內,雄偉壯觀,構造精緻,其拱弧之圓率,拱面之光潔,拱頂岩層之規整,皆若器械所為。據實測,橋寬118米,拱跨138米,拱高至水面36.64米,拱頂岩層厚40米,堪稱世界之最。

3.地址:黎平縣高屯鎮

六、飛龍洞

1、主要特點

喀斯特溶洞

2、簡介

飛龍洞風景區位於黎平縣城北部,黎錦公路右側,與被稱為世界之最的高屯天生橋景點連成一體,同屬於喀斯特地貌形成奇觀,具有觀賞價值。洞長5000餘米,洞中有洞,步步有景,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形成奇觀。主要景觀有天地廳、石琴廳、霸王廳、海底世界、靈霄寶殿、天河廳、天書廳等。

飛龍洞所在地為高屯鎮後坡村曲團寨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因整個山脈彎彎曲曲地將寨子緊緊環抱,故取名叫曲團。

飛龍洞是我縣近期又開發的一處休閒旅遊勝地。洞外設有各種休閒設施,“五一”期間飛龍洞以她獨特的景觀迎來了眾多遊客。

3.地址:黎平縣城北部,黎錦公路右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