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科技生活館最長的隊,就是排這個

11月7日,進博會5.1科技生活館的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展臺,是這天的“網紅打卡地”。這是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漢堡首次正式亮相中國內地。

进博会科技生活馆最长的队,就是排这个

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漢堡。拍攝:張欽

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展臺的隊伍無疑是整個科技館最長的,排隊的人們紛紛從隊伍裡探出頭,緊盯著煎漢堡肉的大烤臺。他們看著廚師們將漢堡肉仔細翻面,血紅色的漢堡肉漸漸變得金黃,發出滋滋的響聲——看起來和真正的牛肉沒什麼區別。

进博会科技生活馆最长的队,就是排这个

那吃起來呢?

進博會期間,Impossible Foods豪氣發放50000份試吃品。白色的紙盤裡小巧的Impossible burger份量並不大,漢堡上插著印有“Impossible”的彩色旗幟。

來自北京的李瑞特意排隊半小時來品嚐人造肉漢堡,“這對我來說有點不符合期待,漢堡肉吃起來就跟麥當勞的牛肉漢堡一樣,如果它能做成有紋理的肉條、肉排,我才會認定這是人造肉,被攪碎了的肉糜像是牙口不好的群體吃的。”

另一位到訪展臺的王奇短短兩分鐘裡,就吞下了一整個漢堡。“這吃起來和真的肉沒什麼區別啊,真的神奇。”他告訴界面新聞,“如果要細究到底和動物肉差在哪裡,應該是不夠多汁,稍微有些幹,咬起來不夠有嚼勁。”

11月6日,本屆進博會首個公開日,Impossible Foods展位上還有明星主廚樑子庚表演用人造肉製作獅子頭和燒麥。

进博会科技生活馆最长的队,就是排这个

樑子庚示範人造肉獅子頭的做法。圖片來源:張欽

“獅子頭畢竟是我們上海的本幫菜,還是大廚操刀的,我特別期待。”經過大廚半個小時的講解和示範,現場試吃的孫麗迫不及待吃上了第一口人造肉獅子頭,“但我們中國人在用剁碎了的肉糜做菜時,都講究肥瘦均沾,才能保證醬汁濃厚,稍微有點遺憾的是,人造肉的脂肪含量嚐起來有點低,對挑剔的食客來說是吃得出高下的。”

进博会科技生活馆最长的队,就是排这个

Impossible Foods的展臺之所以人氣那麼高,是因為它早已名聲在外。

Impossible Foods創立於2001年,創始人是兒科醫生、斯坦福大學生物化學教授Patrick Brown。Impossible Foods是美國人造肉界的雙雄之一,另一家公司是Beyond Meat。兩家公司都在尋求用植物製品替代動物蛋白,兩者瞄準的渠道不同,Beyond Meat更專注於食品雜貨店的消費者,而Impossible Foods則專注於餐廳和B2B渠道。

进博会科技生活馆最长的队,就是排这个

Impossible Foods人造漢堡肉。圖片來源:張欽

本次進博會,CEO Patrick Brown也來到了現場,穿著印滿“Impossible”文化衫的Patrick Brown告訴界面新聞,他已經45年沒有吃動物肉了,“與牛製成的肉相比,整個製造過程能減少96%的土地使用量 、87%的水耗和89%的溫室氣體排放。”

进博会科技生活馆最长的队,就是排这个

Impossible Foods創始人Patrick Brown。圖片來源:張欽

目前,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尚未在中國市場銷售,但Patrick Brown對中國市場青睞有加。中國是最大的肉類消費國,這對於人造肉公司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漢堡在全球推出大約18個月後,該公司首次通過中國香港進軍亞洲。Patrick Brown向界面新聞透露,自己目前正在中國內地尋找合作方。

Patrick Brown觀察到,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有吃“素雞”“素肉”的習慣。“素雞很好吃,我希望這個品類能存續下去,豐富植物肉市場,”這對於Impossible Foods而言是益處,說明中國消費者不排斥吃植物肉。

不過,Patrick Brown也承認,在口感和風味上,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還有提升空間,未來該公司的產品還將往營養均衡、低卡路里方向延伸。

Impossible Foods除了研發植物基牛肉產品外,已進入“代海鮮”領域。今年7月Impossible Foods推出了鳳尾魚味的魚肉湯。Patrick Brown告訴界面新聞,“代海鮮”的確是下一個“替代肉”風口,仍需大把時間才能大批量生產“代海鮮”。

隨著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人造肉另一巨頭Beyond Meat的IPO首次獲成功,Impossible Foods也愈發受到資本的矚目。尤其今年5月Impossible Foods進入漢堡王后,迎來了新一輪3億美元的融資,目前的投資方包括包括新加坡政府的投資部門淡馬錫,以及香港富豪李嘉誠的風投基金Horizons Ventures等。

其他食品巨頭也相繼入局,Tyson Foods已提出計劃,將在未來幾年內將自己的肉類替代品推向市場。而中國,也是他們不會忽視的重要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