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東西曹:中國最早的人力資源HR

說起東西曹,可能許多人都不太瞭解。其實這是兩個漢代相府的辦公機構,其負責人分別叫東曹椽和西曹椽,都是丞相的屬官,掌管的是人事工作。具體的區別在於東曹管的是外官和軍官的升遷,西曹管的是丞相府的官員升遷。

細說東西曹:中國最早的人力資源HR

丞相開府

在任何年代,人事部門總是最吃香的部門之一。君不見如今去面個試,負責招聘的人力資源主管都拽得二五八萬似的。所以做為掌握實權的東西曹來說,自西漢設置以來,其工作職責越來越重要,權力也越來越大,甚至可以監察刺史以下的地方大員,也可以很輕易的提拔官員,是真正的朝廷實力派。

一、東西曹的設置

西漢初年,設置三公制,這是一種在君主之下設置若干高級官吏分別掌管行政、軍事、監察之權,使其相互牽制,共同構成中央權力中樞,來為集權政治服務的一種中央行政體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主持國政,號稱萬石之官,是朝廷官員中的中樞。

在這三者中,丞相的地位最高,拜相者皆封侯,連皇帝也要敬其三分。論實權,丞相在太尉、御史大夫之上。太尉雖然名義上為最高軍事長官,但不常設,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輔佐丞相,是丞相的助手,地位也無法與丞相相提並論。所以丞相的權力很大,職權的涵蓋範圍也很廣,他要協助治理國政,幾乎無所不統。

細說東西曹:中國最早的人力資源HR

蕭何丞相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丞相的權力很大,相應的工作任務就很繁重,會出現一個人管不過來的情況,必須要安排人協助丞相處理事務。所以朝廷就為丞相安排了一些相當於今天秘書一類職務的屬官,在丞相府設立了兩個秘書辦公室,一個在相府花廳東邊,稱“東曹掾”;另一個在相府花廳西邊,稱“西曹掾”。最開始的時候,兩個秘書辦總共有十五個人,其中東曹九人,西曹六人。這就是東西曹的最初形成。

東西曹從設置之日起,就有明確的分工。其中東曹分管聯繫外官,西曹更多的是處理丞相府的日常工作。這兩個職位在剛設置的時候,就得到了重視,待遇相當不錯,官秩六百石,與太史令、郡丞同一級別。

細說東西曹:中國最早的人力資源HR

東西曹劇照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漢文帝時,丞相府的秘書又不夠用了。怎麼辦呢?只有再加派人手了。漢文帝二年,開始設立丞相府長史;到了漢武帝時,由於丞相府屬官出現了爆炸式增長,達到了三百六十多人。這些人大多都是經過對德、學、能幾個方面的選拔,由丞相府的西曹負責招聘進來的。這時的相府,除了東西曹之外,又設置了議曹、奏曹等機構,東西曹的職權也有了相應的調整。

二、東西曹的具體職責

選拔官員是東西曹的最主要工作。東曹負責地方官員和軍隊軍官的選拔、西曹負責相府長史之下官吏的選拔,包括太子東宮官員的挑選。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過的蜀漢後期名臣蔣琬,就任過諸葛亮丞相府的東曹掾,在這個位置上,他提拔了以王平、陳式為代表的一大批軍官,這些軍官都成了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的中流砥柱。

第二項職權是監督官吏。與選拔官員一樣,監督官員也分內外,東曹監督朝官,西曹監督相府內官。三國時曹操手下的西曹掾丁儀與東曹掾毛階不和,經常在曹操面前揭發毛階的過錯,雖然多數情況下曹操並沒有採納,但也能看出西曹掾的職權,連同屬相府內部大員的東曹掾的過失都可以監督。

細說東西曹:中國最早的人力資源HR

東曹掾毛階

第三項職責是議論時政。由於東西曹都是相府的心腹組成的秘書班子,他們對政策有什麼看法,可以直接向丞相提出來,或者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為自己的東家老闆分憂。

第四個職責是對外聯絡。東西曹都是相府的重要官吏,而一般情況下丞相沒有時間去各地慰問或者視察,這些工作就由東西曹代理。比如某些地方出現了大的自然災害,需要丞相去視察,而丞相抽不開身,就會派他的東西曹掾代替自己去慰問並指導救災。曹操的東曹掾毛階性情耿直,深得曹操喜愛,曾多次代表曹操去青州、幷州等地視察災區、慰問災民、指導救災,並且處置得當,深得曹操好評。

三、東西曹的地位

東西曹地位的變化最初始於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在各州設置了常駐的專職刺史,使得刺史不再是中央臨時派出的監察官員,而是一個州的最高長官,這就奪去了東曹掾的一部分監察、選拔外官的權力。但是,刺史只負責對政府行政官員進行監察,對於藩王的屬官監督,仍歸東曹掾負責。

西漢剛建立時,只有丞相府可以設置東西曹等屬官。後來隨著丞相權力被皇帝分解,太尉、司徒、司空乃至大將軍、驃騎大將軍等都在自己的公府或者軍府設置了屬官,也依照相府設置東西曹。所以在西漢末年到東漢,東西曹等掾吏就比較氾濫了。

細說東西曹:中國最早的人力資源HR

司馬懿也擔任過西曹掾

西漢後期開始,大將軍這個原來位次三公的軍職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獲得了與三公一樣的開府資格。而將軍開府不同於丞相,大將軍府中最重要的屬官是司馬和長史,雖然也設置東西曹掾的職位,但大將軍府中的東西曹的實際權力被司馬和長史奪走了。從官佚上來看,大將軍府的長史和司馬都是中二千石,遠遠高於東西曹的六百石。

但是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東西曹的核心職責並沒有多大改變,也就是說,即使在東漢的大將軍府,選拔官員的工作仍多由東西曹管理。在漢朝末年軍閥割據的亂世,這個特徵越發明顯。因為軍閥們都認識到人才對於自己的重要性。比如曹操先後擔任司空和丞相,雖然也有自己的長史和司馬,但是對東西曹的工作仍然非常重視,他任命的東西曹掾毛階、丁儀都是當時有名的高士,另外還有陳群、滿寵、司馬懿都擔任過曹魏的東曹掾或者西曹掾,可見曹魏對東西曹的重視。

細說東西曹:中國最早的人力資源HR

諸葛亮也是開府丞相

從工作關係上來說,三公府或者將軍府的司馬、長史是東西曹的上級領導。長史管文,司馬管武,他們直接領導東西曹、主簿等幕僚。

自曹魏實行九品中正製取士之後,雖然表面上看,選拔官員的工作由中正負責,但“中正”只負責最基礎的尋找人才,評定人才等級、審核授官還必須經過尚書府的東西曹拿出最後意見,並報尚書檯任命。很多時候,尚書檯只是走走形式,真正的官員任命的實權,仍被東西曹牢牢把握。

四、魏晉時的東西曹

司馬炎統一三國,建立西晉之後,針對三國中官制混亂的現象進行了整頓。據《晉書百官志》記載,西晉對三公開府幕僚在人數上進行了限制,規定保留長史一名、東西祭酒各一名、東西曹掾各一名,其他從事三名,也就是一個開府的大將軍或者三公,只有八名僚屬。

到了五胡亂華,晉室南遷之後,東晉許多士族都被授予公一級的虛銜,也獲得了開府的資格。要知道士族們攀比心非常重,大家都是“公”,你能開府,我也要開府。所以出現了大量開府的“公”,這些人又紛紛按照舊制,設置僚屬,一時出現了長史滿街跑,從事多如狗的亂象,各府的東西曹掾加起來,也達到了近百名之多。除了一些權臣的幕府之外,那些虛職的公府曹掾基本上就是個名譽稱號,並不掌握任何實權。

細說東西曹:中國最早的人力資源HR

晉朝士族

晉朝的司徒是個實權職務,其手下的東西曹的職權相對來說就很大。因為司徒是晉朝負責中正選材與官員銓選的主官,又掌握天下戶籍,工作多,壓力大,所以需要人手分擔。晉朝的司徒府不光有東西曹,甚至出現了左、右西曹。

如果按照職責的傳承來看,東晉包括之後的南北朝時期,只有司徒東曹與司徒西曹算是繼承了漢代東西曹的工作職責,而其他公府或者將軍府的東西曹只是一個士族子弟進階的階梯,更多的是一個榮譽官號。那些豪門士族的子弟,往往先從擔任東西曹開始起步,並在不斷轉遷中仕進,到達更高更重要的職務。

五、東西曹的歷史走向

漢初東西曹是個極為重要的官職,對任職者的人品、才華要求很高,要麼是好學明經之士,要麼是道德君子,或者是剛直不阿的諍士。

東西曹掾做為每天與丞相或者三公接觸的高級秘書,前途是光明的。就像很多領導的秘書一樣,容易得到提拔。他們經過歷練之後,或者轉為地方上的大員,或者轉至內省,成為皇帝的秘書班子成員。

漢魏一代,從東西曹走上太守、刺史崗位的人很多,比如陸遜就曾是孫權手下的東曹,建安八年(203年),年僅二十一歲的陸遜應召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的東曹令史(並非東曹掾),後來出任屯田都尉,後升任偏將軍、右部督,走上了軍隊領導人的崗位;徐宣也曾任曹操的司空府西曹掾,後被提拔為齊郡太守。而著名政治家陳群則是從司空西曹掾的位置上轉任參丞相軍事,後拜吏部尚書,終任尚書令,達到了東西曹掾能達到了最高頂峰。陳群也是"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是所有任過東西曹的官員中貢獻最傑出的政治家。

細說東西曹:中國最早的人力資源HR

陳群

從西漢初年開始,東西曹制度經過了六百多年的發展,直到隋朝統一之後,才逐漸廢除。這是因為自隋代開始,更加先進的“三省六部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朝廷事務歸於三省,不再由三公開府,東西曹制度這才退出了歷史舞臺。

總體上說,東西曹制度是漢代形成的以察舉徵辟製為基礎的一種選官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隨著更先進的三省六部制的出現以及乘興取士制度的頒佈,這種選舉制度不再適應歷史的發展,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參考資料:唐長孺《九品中正制度試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