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在世界歷史上,神聖羅馬帝國、伽色尼王朝和宋朝在同一時期建立,但三者國祚卻迥然有異。本文嘗試著提供一種新的思路,通過換一種角度重新梳理歷史來探究其背後的發展規律和內在原因,以供參考。

一、三者簡介

  • 1、神聖羅馬帝國

公元962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加冕為皇帝,東法蘭克王國也被後世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

公元1034年,東法蘭克王國正式更名為“羅馬帝國”。

公元1157年,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綽號“巴巴羅薩”)將國名改為“神聖羅馬帝國”,其執政時期帝國國力達到頂峰,成為歐洲最強國家,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腓特烈一世(1122年—1190年6月10日)


公元1254~1273年出現大空位時期。

公元1356年,查理四世頒佈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公元15世紀下半葉,隨著勃艮第和意大利脫離帝國,帝國領土主要限於德語地區。

公元1474年,帝國改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公元15世紀末16世紀初,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試圖重振帝國但遭受失敗。

公元1618~1648年爆發了“三十年戰爭”,使帝國分崩離析,成為徒具虛名的組合。

公元1806年,拿破崙勒令弗朗茨二世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享國844年。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神聖羅馬帝國(962年—1806年)


  • 2、伽色尼王朝

公元962年,薩曼王朝呼羅珊總督、突厥族將領阿勒普特勤因失寵率突厥軍攻佔伽色尼城,自立為“埃米爾”,建立伽色尼王朝。

公元997年,其孫馬哈茂德即位後,於公元999年聯合喀喇汗王朝(亦稱黑汗王朝)消滅了薩曼王朝,雙方以烏滸河(阿姆河)為界瓜分了薩曼王朝領土。

公元1006年,喀喇汗王朝軍隊越過阿姆河被馬哈茂德擊敗,馬哈茂德時期帝國疆域達到最大,東起北印度,西至波斯西北部,北達阿姆河與鹹海,南迄錫吉斯坦。

公元1040年,伽色尼軍在丹丹坎被塞爾柱貝伊圖格魯克擊敗,後者乘機佔領呼羅珊建立塞爾柱帝國。伽色尼王朝日益衰落並被塞爾柱帝國奪取花拉子模。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伽色尼王朝(962~1186)是由中亞突厥人建立


公元1058年伊布拉欣繼位後通過向塞爾柱強調兩者間突厥血統聯繫及結盟進攻印度實現中興。

公元1117年,伽色尼王子巴赫拉姆沙阿得到塞爾柱蘇丹桑賈爾派兵支援登上王位,隨即試圖擺脫塞爾柱控制卻被桑賈爾(公元1141年在卡特萬戰役中被西遼擊敗)擊敗,伽色尼王朝進一步衰落。

公元1149年伽色尼城被古爾王朝軍隊攻佔並焚燬,伽色尼王朝被迫遷都拉合爾,並在古爾王朝攻擊下丟失白沙瓦及旁遮普。

公元1186年,末代伽色尼王朝君主胡斯魯·馬利克被古爾王朝軍隊擊敗俘虜,伽色尼王朝滅亡,享國224年。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伽色尼突厥近衛軍


  • 3、宋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公元979年統一全國,同年在高梁河之戰中被遼國擊敗。

公元986年宋太宗發動雍熙北伐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失敗,公元1004年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

公元1043年推行慶曆新政走向繁榮。

公元1069年王安石推行變法,引發新舊黨爭持續五十餘年。

公元1119~1120年先後爆發宋江、方臘起義,同時與金國簽訂“海上之盟”共同伐遼。

公元1127年,北宋遭遇“靖康之變”,都城開封被金國攻破,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王公貴族等三千餘人被俘押解北上,北宋滅亡。倖免於難的康王趙構(宋徽宗第九子)在應天府即位為宋高宗,建立南宋。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宋高宗趙構(1107年-1187年)


公元1138年遷行至臨安府,公元1140年“中興四將”之一岳飛兵至開封西南朱仙鎮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公元1141年與金國達成《紹興和議》。

公元1206年發動開禧北伐試圖收復失地失敗。

公元1234年聯合蒙古消滅金國,同年短暫克復開封、洛陽和應天府。

公元1273年襄陽被蒙古攻破,公元1279年宋末帝趙昺在崖山戰敗後被丞相陸秀夫身背投海自盡,南宋滅亡,享國319年。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南宋版圖


二、為何同期建立的三者國祚相差如此大?

作為同一時期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伽色尼王朝和宋朝(宋朝還佔得兩年先機),其國祚相差如此之大,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1、政治原因

作為公元十世紀建立的歐亞大陸三大國家,神聖羅馬帝國、伽色尼王朝和宋朝三者都有相對於各自地區而言標誌性的特點:

神聖羅馬帝國頒佈金璽詔書使中央皇權名存實亡,開始走向封建割據,還被伏爾泰評價為“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伽色尼王朝君主馬哈茂德在消滅薩曼王朝後被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冊封為“蘇丹”,這也是伊斯蘭國家第一次使用“蘇丹”作為君主的稱號。

宋朝在北宋時通過“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使中央在與地方分權的鬥爭中處於絕對上風。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神聖羅馬帝國皇冠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三者國祚相差如此之大:

神聖羅馬帝國自建立之初就是一個政治聯合體而非完全統一的政治實體,早期皇帝擁有實際權力時是封建帝國,14世紀頒佈金璽詔書後演變為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邦聯,“三十年戰爭”後成為徒有虛名的政治組合,卻仍在之後獲得那不勒斯和東歐的領土,實現短暫的迴光返照,適應了從中世紀到法國大革命前變幻莫測的歐洲局勢。因此國祚最長。

伽色尼王朝則是伊斯蘭世界典型的中央集權軍事封建帝國,依靠君主的對外擴張實現興盛(馬哈茂德曾17次入侵印度無一敗績,被《羅馬帝國衰落史》作者吉本稱讚為中世紀最偉大的突厥王公),當王朝衰落後,晚期的君主只會機械地模仿早期君主的治國策略而無法有效應對,從而加速了國家衰亡。因此國祚最短。

而宋朝則在中央處於絕對上風后出現了“冗兵”、“冗官”、“守內虛外”,雖經幾次變法有所改善卻又陷入黨爭,沒有亡於內亂卻在面對來自外部侵略時,在戰、守、和上舉棋不定,每個方法都嘗試,卻又不肯花大力氣,最後自吞苦果。因此國祚居中。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北宋交子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北宋交子


  • 2、經濟原因

公元10-11世紀,西歐出現手工業和商業為主的城市,農業技術水平(鐵質農具和畜力的使用)和耕作制度得到改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而在北宋時商品經濟繁榮,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貨幣“交子”,市民階層興起,出現了專門娛樂場所“瓦舍”,北宋末年裡坊制完全瓦解。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指南針被運用於航海,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南宋時經濟重心南移已完成(“蘇湖熟、天下足”),海上貿易興盛。

因此相比於伽色尼王朝,神聖羅馬帝國和宋朝的國祚更長。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馬丁·路德(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


  • 3、文化原因

公元1517年,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馬丁·路德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主張“因信稱義”,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摧毀了天主教的精神獨裁,使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並對後來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新興的民族國家的發展(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

啟蒙運動時期康德提出了“人非工具”的觀點,宣揚科學和理性,倡導尊重他人,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為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

在宋朝,理學興起,書法(“蘇黃米蔡”四大家行書)和山水畫(宋朝發展成獨立畫種)的發展,宋詞、文人畫的出現,繁榮了宋朝文化。

因此,神聖羅馬帝國和宋朝的國祚長於伽色尼王朝。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宋徽宗的《瑞鶴圖》卷


神聖羅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時期建立,為何三者國祚相差很大

上圖_ 朱熹《蓬戶手卷》真跡,國外私人藏


三、總結

綜上所訴,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同一時期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伽色尼王朝和宋朝國祚迥然有異。這不僅使三國成為各自所在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還影響了歷史。

(德國曆史學家赫羅尼姆斯·沃爾夫在《歷代拜佔廷歷史學家手稿》中將東羅馬帝國改名拜占庭帝國,從而不與神聖羅馬帝國相混淆;伽色尼王朝在馬哈茂德時建立了一個阿拔斯王朝以來版圖最大的帝國;宋朝被陳寅恪稱為封建社會的巔峰)

而當新航路開闢打破各地區的相對孤立隔絕,將世界連成一個整體時,世界歷史又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宋史》《全球通史》《中國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