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儒学功底深厚,又简朴爱民,勤于政事,为什么被人称为昏君?

寻根拜祖


“仁政”一直是皇权社会努力提倡的一种政治图景。古代皇权社会有一个最好的政治版图,就是“尧舜之道”。“尧舜之道”也就是实施“仁政”“德政”。如果哪个皇帝致力于实施“仁政”,他肯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很好的名声,受到千古颂扬。

(刘奭剧照)

可是,汉元帝刘奭是汉朝最积极地提倡“仁政”的皇帝,他为什么却并没有受到颂扬,反而被历史评价为“昏君”呢?

刘奭努力想实施“仁政”的思想,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的。当时他的父亲汉宣帝在位的时候,对大臣们非常严厉。有些大臣仅仅犯了一点小错,汉宣帝就用严厉的手段处罚大臣。当时作为太子的刘奭看不下去了,提醒他父亲:“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就是说,他认为他父亲刑罚太过严厉,应该重用儒生。刘奭说“用儒生”,意思是应该实施儒家“仁政”“德政”的那一套。

而刘奭在当了皇帝以后,也是按照这一种“仁政”的思想来实施统治的。他大量重用儒生,对大臣也很宽容,对老百姓更是提倡休养生息。可是他的统治却相当失败,他所在的时期,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他在位时期产生的混乱图景,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此后再也没有复兴过。

那么,汉元帝实施“仁政”,实施“王道”,为什么还会造成乱世呢?

关于这个问题。当时他在劝他父亲汉宣帝实施“仁政”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严厉批评他了。他父亲说,你懂什么,咱们汉家制度,就是“王道”和“霸道”的结合。周朝初年的那种“德政”,是不适合当下政治的,那些儒生都迂腐不堪,他们的话怎么能信?

不仅批评刘奭,他还叹气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不幸他父亲的话一语中的,果然刘奭成为汉家祸乱的肇始。

(汉宣帝剧照)

汉宣帝在这里,已经指出了刘奭将来可能犯的错误,就是一味地施行“王道”,一味地搞“仁政”,是没办法确保统治的。

那么,汉元帝按照王朝社会提倡的那样实施“仁政”,为什么却不能确保统治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把汉元帝当皇帝以后的一些所作所为,了解一下。

汉宣帝去世前,按照汉朝皇帝传统的做法,给汉元帝配备了三个辅政大臣: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汉元帝上台后,迅速按照他的理解,由他的师傅萧望之组阁,招罗一帮儒生,进行改革。但是,由于人事变动,招致“首辅”史高不满。于是史高联合宦官弘恭、石显等人陷害萧望之。

萧望之为了让改革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多次劝谏汉元帝不要宠幸宦官,要把权力还给朝廷。但是,汉元帝却认为,宦官无家无室,他们没有私心杂念,因此是值得信任的人。当萧望之多次劝谏无效,又被宦官多次构陷后,灰心丧气的他,毅然自杀。

萧望之是汉元帝的师傅,汉元帝对他很尊敬,也是自己改革的希望。自杀后,汉元帝很伤心。他斥责弘恭、石显等人手段太过毒辣。不过,他也就是斥责了他们一下,让他们“免冠谢”,并没有严厉处置他们。

接着,汉元帝一如既往重用宦官。由于汉元帝太过仁慈,因此,当时整个朝廷形成宦官、外戚、儒生三股势力。这三股势力再也没有考虑国计民生,而是互相构陷,互相倾轧。大家轮番上阵,在朝廷上作威作福。唯一没有权力的,就是汉元帝本人。

(萧望之剧照)

以上就是汉元帝实施“仁政”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的“仁政”之所以在王朝社会行不通,是因为王朝社会本身就是一种集权社会。这种集权的核心,就是要保证皇帝拥有独一无二的权力。除了皇帝以外,任何大臣拥有这些权力都不行。而且朝廷里面实行民主,大家讨论着做事情也不行。

皇帝要实现极权,必须要“恩威并施”。通过所谓的“恩威并施”,让大臣们怕你同时又感激你,这样,皇帝的权力才能够集中。

这一点,可以说汉宣帝是看得最清楚的。当然了,不只是汉宣帝,汉武帝、汉高祖这些都看得很清楚,只不过他们不说,汉宣帝把这话说出来罢了。

其他皇帝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仁政”,宣扬的也是“仁政”。就算他们实际上实施的是“暴政”,他们依然会说自己实施的是“仁政”。这就是古代王朝社会里集权皇帝的做法。


张生全精彩历史


西汉王朝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高祖刘邦的建国期,惠文景三朝的发展期,武帝时的高潮期和衰退期,昭宣两帝的重振期,元成哀的衰败期。本来,汉朝经昭宣两朝三十九年的励精图治,政治环境重回清明,经济快速复苏,似乎帝国即将迎来第二春。但到了元帝时期,正在提速的大汉列车,被狠狠地踩了一脚刹车,从此,这个帝国再也没能止住滑向深渊的势头。

汉宣帝晚年时期,曾经叹息:"乱我汉家者,太子也!",并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大臣们的反对,以及汉宣帝本人出于对太子已故生母许皇后的怀念,放弃了这个想法。

可能大家以为此时的太子,未来的汉元帝刘奭,一定是个道德败坏,奢侈享乐,穷凶极恶的主,所以才导致了汉室颓废。可事实相反,刘奭是个为人谦逊恭谨、温和简朴、待人宽宏、爱民如子,且诗书礼乐样样精通的儒生、才子。能在个人修养上达到如此高的层次,不光西汉,即便纵观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有几个皇帝可以媲美?

如果刘奭只是一位普通的儒生,他也许可以成为史书中以道德文章著称的大儒或忠臣,即便不能为官,他也一定可以以他的品行感化四方,德播子孙,至少他不会成为大汉衰败的罪人!

让我们先看看汉宣帝当年怒斥刘奭"乱我汉家者太子也"的背景资料。汉宣帝当政时,比较喜欢重用法家人物,法律比较严厉,曾经以言论不当,杀掉了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当时身为太子的刘奭,觉得父亲为政过于苛严,刑罚过重,就委婉地向父亲谏言,应该多用儒生,刑罚要宽容一些。

似乎这个说法没啥毛病,中国人普遍喜欢儒家的仁柔宽怀。没想到汉宣帝勃然大怒:天子治国,就应该"王霸兼用",怎么能够死守西周的所谓"德政",儒生们往往不察时变,厚古薄今,名实不分,怎么能让他们治国?看着太子诺诺而退的身影,汉宣帝说出了那句很有前瞻性的话:乱我汉家者太子也!

我们要来理解一下汉宣帝的这段话的深意,才能明白刘奭为什么不是合格的皇帝。自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之后,儒学一直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无论哪朝哪代,统治者都号称,儒家思想是本朝唯一治国纲领。

其实那都是糊弄老百姓的,儒家思想从来不能解决国家治理问题,它所能起到的作用仅仅是给老百姓一个行为标准,让老百姓规规矩矩地成为统治阶层的奴仆,说白了,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用来统治老百姓的工具,而不是用来规范统治者的言行的。汉朝自汉武帝时,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实际上汉武帝本人并不信奉儒家,他采取的统治手段一直是法家的。再向前推数百年,也没有以儒治国的成功典范,就连孔子本人,也一生不得志,成功的只有商鞅李斯这样的法家。

现在,我们可爱的刘奭同学在儒家老师们的熏陶下,成了一位从头"儒"到脚,从皮肤"儒"到内脏的孔门三好学生。儒学本来是帮着皇帝骗老百姓玩的,现在上钩的却是皇太子!好比你在河边钓鱼,一不小心鱼钩甩到自己嘴上了......你说汉宣帝能不发怒吗?能不为大汉帝国的未来忧心忡忡吗?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洵的预感是多么准确。刘奭重用的儒生们是多么的无能,他们在外戚和宦官们的乱棒夹击下,步步败退,甚至连命都丢了,还妄谈什么治国。也难怪,孔子也没教过他们权谋法术啊,更别说在黑暗的深水区里跟敌手的搏命术了。实事求是地说,刘奭朝很多的政策,要是放在武帝时期,对国家的发展肯定是意义重大。但这个时候,再好的政策,在朝争环境里,出不了宫门就被扯得粉碎,不了了之。

刘奭很爱民,很简朴,但他的龙恩就是出不了皇宫大殿,他的臣民们永远也得不到他的雨露。好人往往不是好皇帝,好学生往往治理不好国家。

刘奭还有个更要命的缺陷,成为奸佞们利用的法门。他昏昧不明,直白点说就是书呆子糊涂蛋,不客气点说就是昏君,西汉王朝唯一的昏君,即便后来很混蛋的汉成帝汉哀帝都不算昏君。

在刘奭的治理下,朝中奸佞辈出,就连历史上有名的大儒,如匡衡、贡禹、五鹿充宗等,都做出见风使舵、勾奸结党的恶行。不这样不行啊,奸佞们只要略施小计,皇帝就上当,就连他的老师萧望之这样的重臣,都被刘奭"糊涂死了"。而事后,他刚有点明白过来,被石显三言两语,就又灌晕了,老师死得那么冤,刘奭毫无觉察。大家不投靠奸党,难道等着找萧望之打麻将去?想想汉宣帝的时候,哪有这些妖魔怪的生存空间呐!

汉元帝刘奭在位16年,在他以儒治国的理念下,在他昏昧不明的股掌下,大汉朝纲迅速崩溃,萧望之、周堪、张猛这样的忠臣纷纷陨落,奸臣当道的结果就是社会问题的频现,土地兼并、私奴倍出、贪污腐化、民生凋敝......这些问题成为大汉帝国的毒瘤,永远无法割除,直到西汉亡国。

这就是刘奭,一位道德修养极高,个人品行学问俱佳的楷模,一位昏昧不明,迂腐循旧的皇帝,把祖宗几辈人努力的成就,很卖力地粉碎了。

人呐,是只鸡,就好好地下蛋打鸣,别老想着天上的事。


寻根拜祖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之子,他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柔仁好儒,是个好人,但他却不是一名好皇帝。他葬送了汉宣帝开创的中兴大业,开启了汉朝由盛及衰的道路。

1.糊涂天子,逼死老师

汉宣帝给刘奭留下三位辅政大臣,以外戚史高为首,还有萧望之和周堪。

萧望之曾经做了八年的太子太傅,汉元帝对他十分尊重,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超过了史高。

如此一来,史高就不乐意了,他和宦官中书令弘恭、石显同流合污,不断在汉元帝面前诋毁萧望之。

石显等人趁萧望之出宫休假的良机,诬陷萧望之与周堪、刘更生结党,建议“谒者召致廷尉”。

汉元帝耳根子软,架不住这几个人天天念叨,加上他以为召致廷尉的意思是叫萧望之等人来问话,于是他同意了。

过了几天,汉元帝要找萧望之等人议事才知道他们被关进监狱了。

汉元帝马上找来弘恭和石显,把他们臭骂了一顿并且责令他们放人。

弘恭和石显赶紧让史高上奏说,既然已经关进监狱,不如先判罪,再赦免,不然显得朝廷政令反复无常。

好傻好天真的汉元帝听了这番谬论居然同意了。

于是无罪的萧望之等人稀里糊涂的就被关进监狱,然后被放,接着罢官。

几个月后,汉元帝准备重新起用萧望之为丞相。

此时萧望之的儿子萧伋上书,为之前萧望之受到的冤屈鸣不平。

弘恭和石显趁机进谗言说萧望之鼓动儿子鸣冤,应该将他逮捕。

汉元帝知道萧望之性格刚烈,担心这样会出意外。石显拍着胸脯担保说不会出事,因为人都会爱惜性命。结果智商和猪一样的汉元帝批准了石显的申请。

石显马上带兵将萧望之的府邸团团包围,萧望之不愿意再遭受屈辱,于是饮鸠自杀。

汉元帝得知这个噩耗后,放声大哭。此后每年萧望之的祭日汉元帝都会派人祭祀。

对于害死老师的弘恭和石显这两个凶手,汉元帝仅仅是骂了一顿就了事。

从汉元帝对萧望之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汉元帝对业务非常不熟悉。居然没理解“谒者召致廷尉”的意思,按理说他已经被立为太子多年,许多皇帝都会提前让太子处理政务,而汉元帝居然闹出这样的笑话。

二是汉元帝性格优柔寡断毫无主见。完全被弘恭和石显等小人牵着鼻子走。

2.重用宦官导致大权旁落

萧望之死后不久,中书令弘恭病死,石显继任中书令。

由于汉元帝身体不好,加上对石显的信任,于是将朝政全部交给石显处理。

石显十分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有一次他奉命外出办事,他故意对汉元帝说:“臣回来已经很晚,如果宫门关闭,请准许我以奉诏命为由叫开宫门。”

汉元帝同意了。石显故意深夜才回来,然后以诏命为由叫开宫门。

随后有人上书弹劾石显矫诏开宫门。石显向汉元帝哭诉,说自己得到天子信任,有人眼红,招来无端陷害。汉元帝安慰石显,并且从此对他信任有加。

石显精于权术却毫无治国之才,他贪污受贿,大臣要获得重用,必须要讨好石显才行。

萧望之死后,汉元帝又提拔了周堪和张猛两位儒生,这两人不是石显阵营的。

于是石显又发动对两人的诋毁,时间久了,汉元帝也对两人不满,于是将两人贬为地方官。

不久优柔寡断的汉元帝又将两人调回,但是石显处处阻挠,两人无法施展才华,周堪忧愤而死,张猛独木难支,愤而自杀。

3.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萧望之为了防止宦官专权,曾经向汉元帝建议废除由宦官掌管中书的做法,但是汉元帝一直无法做决断。最后萧望之被害死,这个建议不了了之。

在国家大事上,汉元帝也优柔寡断。当时海南岛发生叛乱,对于是否平叛汉元帝居然举棋不定。最后他听从贾捐之的意见,放弃了海南岛。

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汉元帝同样优柔寡断。太子刘骜纵情声色,难负重任,山阳王刘康多才多艺,汉元帝打算改立刘康为太子,但是又一直犹豫不决。最后拖到汉元帝病逝,改立太子也没付诸行动。

纵观刘奭的一生,其实并无大奸大恶的行为,但是他毫无主见,容易被小人蒙蔽,做事优柔寡断,把大权托付给宦官,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导致西汉逐步衰亡。因此,尽管刘奭不是坏人,但是说他是昏君一点也不为过,他不适合皇帝这份工作。


雨夜读史


汉元帝刘奭[shì]儒学功主底深厚,简朴爱民这都没什么问题,但是说他勤于政事就不太恰当了,而这也是他被说为昏君的关键了。


有一种说法,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在他眼里,儒家不过是个工具而已,但是却被后来者当真了。说的就是汉元帝、汉成帝父子俩。


汉宣帝,就是就汉元帝的老爹刘询大概很早就看出来儿子“独尊儒术”的劲头儿了,所以才说出了那句历史名言“乱我家者,太子也”。但是毕竟一共就三个儿子,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多,不选长子,其他两个也没有表现出更优秀的品质。当初,汉宣帝倒是挺喜欢二儿子淮阳王刘钦的,只不过最后还是看在结发妻子许平君的面子,再加上太子刘奭也培养了挺多年了,最后还是没换。


说句题外话,换了刘钦也未必就比刘奭强,刘钦的几个舅舅能把刘钦忽悠得团团转,假如真上了朝堂,后果不堪设想。


汉宣帝一直挺担心他这个儿子的,所以给他也做了不少安排。

三辅政大臣大权帝落

1、任命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

2、任命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

3、任命太子少傅周堪为光禄大夫。

这里面史高是汉宣帝的外戚,非常信任的内臣;另外两个很早就给元帝做师父,一个太子太傅,一个太子少傅,都是跟元帝一条心的人。汉宣帝的本意是帮元帝稳定朝政,更重要的是萧望之和周堪都是儒学大师,而且在宣帝眼里,他们又不是那种不懂应变的俗儒。

可问题是汉元帝虽然表面上对两个师傅都很尊重,但是他骨子里最信任的竟然是宦官,他认为“宦官没有家室,所以不会缔结外党”,这就很奇葩了。

结果就是,外戚很快就走到了皇帝所信任的宦官一条战线,而汉元帝的两位老师则先后被打倒了。最后就是,朝政大臣落到了宦官的手里。

对宦官无条件的“爱”

这个宦官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石显。

石显凭借着汉元帝的信任,一步步地将外戚势力和新崛起的儒官都拉拢到了身边,这下子,不但有了宦官自己的“内党”,还与外臣结为了“外党”,一时间可谓是权势熏天。

那么汉元帝面对这种情况又是怎么做的呢?

也不是没有人向皇帝汇报石显专权,只是汉元帝不信罢了。

石显还偶尔主动地向汉元帝承认错误,让汉元帝看看自己多坦白。

有时候,汉元帝竟然一边笑着一边拿其他人上奏弹劾石显的文件给石显看。石显看完,当即戏精附体,眼睛哗啦啦地往下淌,一边哭一边说:“陛下你这么偏爱我,什么事都交给我做,这些大臣能不嫉妒我、陷害我么?以后这样的上书肯定还会有很多,还望陛下能明白臣的一片忠心啊”

汉元帝一看石显都哭了,当即表示,“朕当然信任爱卿了,不信任谁都得信任你。”


就这样,汉元帝信任了不该信任的人,君权帝落,大汉王朝开始走向衰弱,他们也被历史评价为庸君或者是昏君。


水一白聊历史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的长子,刘奭一出生就非常坎坷。刘奭的母亲许平君在他出生没多久,就被霍光的妻子毒害致死,因为当时权倾朝野的霍光想让他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结果也是霍成君顺利成为皇后。这种情况对日后刘奭继位是非常不利的,可老天比较照顾刘奭,一直到霍光病死霍家被翻旧账满门抄斩时,霍成君也没有为刘奭生出一个儿子,这样刘奭才能顺利接盘。



可能刘奭命运曲折的原因,他自小多才多艺非常好学,但是为人比较仁弱。史料上有记载汉宣帝在世时就看出了这一点,还说刘奭是乱他国家的人,但最后碍于许平君的感情没有废掉他。


刘奭继位之后,跟你问的问题中描述的词语简朴爱民、勤于政事等等一些褒义词一样,刘奭的出发点和一些思想还是非常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他的柔懦和错误思想,注定不会有所作为的。比如他爸去世时给他留下的辅佐大臣萧望之,被他宠幸的宦官石显轻易的就弄死了,萧望之的死刘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加上后来另一位辅政大臣弘恭病死,朝中的大权就慢慢落在了石显这个宦官手里。说到石显宦官专权和刘奭的奇葩思想有关,刘奭认为宦官形单影只没有家庭,也就不会结交复杂的党羽,宦官才是最可信的。刘奭另类的思想加上善于玩弄权谋的石显,那么后来宦官石显一家独大也就不足为奇了。石显的崛起,刘奭的架空,哪怕刘奭再有满心的抱负,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实现了。


追记历史


一句话总结,汉元帝是一个好人,一个温良的君子,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不是儒教国家合格的神。

他可以与宋徽宗类比。

儒教国家的帝王,就是人间的神,所谓天威难测,就是神威难测,帝王之威难测。

要做好儒教国家的当权者,必须要抽时机展现自己的神威,有时表现为心狠手辣也必须毫不留情,否则就将大权旁落,成为傀儡,因为你不当神,儒教国家的统治者必须要求是神,这样就必然造成他人成为伪神,作为一个帝王这就是完全不合格,也是失职的。

为什么孔子没有主政时,表现十分儒雅,等到孔子一当权,马上心狠手辣诛杀少正卯,就是展现儒家的真谛,为什么法家实际上就是学自儒家,也是为此。

德主刑辅,儒家本来就是主张当权者必须要适时展现一下神威,让老百姓认识到你是一个神,而不是像老百姓一样普普通通的人,距离永远是权力的真谛,作为一个帝王这是起码的素质,不然肯定是不合格的,要受时代淘汰的。

刑主德辅,法家与儒家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刑罚多一点,还是教化多一点,法家也并不拒绝教化,其本质是一致的,要学好儒家,就必须学好法家,反之亦然。

所以汉元帝的问题是学问做偏了,没有保持中庸,没有阴阳平衡。


河东来


汉元帝是宣帝刘病已和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算得上是汉宣帝的嫡长子。所以在他8岁的时候,就被汉宣帝立为太子,并安排全国最好的儒学大师来当他的老师,传授他儒学经典。

在这种背景下,汉元帝也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不仅文学功底深厚,而且多才多艺。当然,他也自然觉得治理国家就应该按照儒家经典所说的那样,以仁孝治国,以理德服人。

所以,在他成年之后,看到父亲汉宣帝严刑峻法,以法家来治国,还动不动就因为一点小事而严厉惩治下属时,自然会天真的认为,他的父亲没有按儒家教义治国,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也因此,他动不动就用儒家的教义来劝谏自己的父亲。

看到太子的这种表现,汉宣帝当时就大吃一惊。因为,太子显然并没有弄懂真实的政治是如何运行的,他还单纯停留在书里面的治国。如果他真成为皇帝,那完全按照书本你的知识来治理国家,肯定会弄出大事,所以汉宣帝当时就感叹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事实上,汉元帝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显然是因为并不知道,百姓也是分阶层的。换句话说,广大无权无势的平民是老百姓,而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大户,也是老百姓,如果对他们都一视同仁,都是尽可能的对他们宽厚、容忍,那些豪门大户,绝不会因此更加遵纪守法,反而会更加嚣张跋扈,目无王法。

汉宣帝从小在民间长大,自然知道平民老百姓的不容易,也能够体会到那些豪门大户都平民的欺压和掠夺,再后来他有经历霍光专权,甚至自己的嫡妻又被人孩子,自然知道臣子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忠心可言,他们之所以听你,不过是因为各种权力制约让他不敢晃动,否则,皇帝又算什么?

但这些,作为从小就养尊处优的汉元帝来说,显然是无法真正体会的,而汉宣帝又不可能亲自来教自己儿子这种权谋的东西。所以,等到汉元帝继位后,从冠冕堂皇的角度去看,汉元帝自然是个非常合格的皇帝。因为他温文尔雅,通达事理,礼尊文士,喜好学问,勤于政事。

但问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汉元帝的这些行为,实际在助长豪门大户和官员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因为不管在任何年代,真正敢于去违法犯罪的,通常都是那些有钱、有权和有势的人,普通老百姓大部分是不敢随便以身试法。



在这种背景下,汉元帝继位后全面实施仁政,对百姓和官员都非常宽厚,即便是犯错,也是尽可能去感化他们。当然,汉元帝更不可能像他父亲那样重用酷吏来整治官员和百姓,这样一来,豪门大户和政府官员的胆子自然会越来越大,因为现在皇帝都不惩罚他们,又有谁敢来管他们呢?

本来,这些豪门大户和政府官员就是盘根错节,他们中大部分也都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良民,现在强有力的法律来约束他们,自然只会是更加无法无天,久而久之,整个天下自然成为各个豪门大户的天下,社会难免成为一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局面。

总而言之,有钱有权有势的那是任意欺凌百姓,掠夺他们的财富,让他们天天996、007的给自己工作,而广大小老百姓只能被迫忍受。

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东汉朝廷里,绝大部分重要官职都被官员们世袭垄断,他们结成攻守联盟,于是什么四世三公、祖孙三代为相等想象,那是层出不穷,牢牢堵住了底层人生上升出路,中央集权也因此被严重虚弱。

而在地方上,豪门大户肆无忌惮的兼并老百姓的土地,让他们流离失所,不得不成为给自己打工的细农,然后没日没夜的劳作,最后逼得没有活路的百姓只能造反,西汉也从此走向衰落。


我是赵帅锅


汉元帝柔仁好儒,勤政爱民,应该算是一个仁君吧。由于从小看到父亲作为帝王的霸道行为,他对于酷刑严法可以说是十分的厌恶。

作为一个仁君,按理说汉元帝应该被称为圣君才对,那为什么会有人说他是昏君呢?


其实还是和他治国无方有关。作为一个皇帝,其实仁慈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一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然,这位汉元帝算是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他竟然一点防备都不用。

推行仁政,这件事原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纵观历史即可知道,当权力过渡的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总归是不好的,尤其是在大臣中间,权力的过渡集中往往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大问题。汉元帝时期就是这样。



汉元帝过分的信任两个儒臣,致使儒臣的权力日益的增大,就连萧望之都被逼的引鸩自杀,汉元帝可谓是伤心欲绝,按理说,汉元帝应该已经认识到问题了,但是他竟然无比的仁慈,只对这些罪人进行了口头责罚。


他的仁慈造就了别人的放纵。纵然是儒臣,即使他们满腹经纶,满口仁义道德,在面临权力的挑战的时候依旧是一个一个的暴露了本性。最后汉元帝贵为天子,大权旁落,给当世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朝纲紊乱,结党营私,他还偏爱宦官,不听谏言,自以为是,空有理想,不切实际最后造成了宦官做大,呼风唤雨,一呼百应,吏治腐败,民不聊生。这样他还不算昏君吗?不以为天下仁为仁,而以小仁小义为仁,还算仁君吗?


围知历史


说起汉元帝,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如果说到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那却是家喻户晓的。而汉元帝就是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的人。



汉元帝对内勤俭爱民,对外与匈奴和睦,可是大家却说他是一个昏君。为什么呢?这要从汉元帝做的那些事说起。

1.汉元帝的少年时代

汉元帝刘奭(shì)是汉宣帝和恭哀皇后许平君的长子,他在七岁时被立为太子。汉元帝在做太子期间就喜欢儒学,他看见他的父亲汉宣帝动用刑罚惩治大臣,很不以为然。他建议汉宣帝重用儒生,少用刑罚。汉宣帝听了后,心中不悦感叹道“乱我家者,太子也!”因为汉宣帝认为儒生不能辨别事物发展的变化,难堪大用。汉宣帝顾及和许皇后之间的恩情,才没有废太子。黄龙元年,汉宣帝去世了,汉元帝继位。



2.西汉衰落的开始

汉元帝即位之初,由史高、萧望之、周堪三人辅政。因为萧望之和周堪是汉元帝的老师,所以他们两受到汉元帝的信任。这使史高和萧望之产生了矛盾,史高结交宦官来对抗萧望之。于是,萧望之向汉元帝提出建议,不要重用宦官。这引起了宦官们的不满,于是宦官们就与史高等人诬陷萧望之,说萧望之图谋罢免车骑将军,并疏远史高和许章等外戚。汉元帝于是就派宦官弘恭调查此事件,弘恭就诬告萧望之私结党羽,陷害大臣,欺骗皇上,请谒者招致廷尉,就是让谒者传唤萧望之并把他送交廷尉。汉元帝却不知道谒者招致廷尉就是下狱,就答应了弘恭。萧望之就这样被关进了监狱,不久在狱中服毒自尽了。汉元帝大为震惊,责怪弘恭等宦官害死自己的老师,但汉元帝并没有惩治弘恭等人,只是口头责备他们而已,事后还是很信任宦官。



3.宦官专权

由于汉元帝的信任,宦官开始掌握权力。弘恭去世后,宦官石显已经掌握了朝中大权,汉元帝把朝中事务都委托给石显,一切都由石显裁决。于是石显越来越肆无忌惮,他对内勾结宦官,对外结交外戚,内外呼应,党同伐异。易学大师京房建议汉元帝不要重用宦官,结果京房反被逐出朝廷,随后又被处死。石显专权,败坏了朝纲,朝政腐败。王昭君就是因为不愿出钱贿赂宦官和画师,被画师画得很丑,才得不到汉元帝宠幸,而远嫁了匈奴。竟宁元年,汉元帝在未央宫去世,享年42岁。



汉元帝亲小人、远贤臣,确实是一个昏君。造成他成为一个昏君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以下两点:

1.性格软弱

汉元帝执政初期,萧望之提出来不要重用宦官,可是汉元帝不敢做出调整。萧望之被陷害致死后,汉元帝又优柔寡断,没有治宦官的罪,只是口头警告而已。

2.不理朝政

萧望之案件后,汉元帝任用宦官石显,朝中一切大小事务都由宦官裁决。宦官乘机专权,并且扰乱朝纲,结党营私,致使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汉元帝却不闻不问,执迷不悟地任用石显,导致了皇权旁落,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直至西汉灭亡。



汉元帝软弱的性格和他重用宦官,是导致他成为昏君的直接原因。他的父亲汉宣帝,当年就说过:“乱我家者,太子也。”结果一语成箴。在他处理萧望之案件就可看出来,汉元帝是一个目光短浅,缺乏治国思想的人。他放纵宦官逼死萧望之无异于自毁前程。因为他重用宦官,还对其听之任之,使得皇权旁落,国家事务管理混乱。而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专权就是从汉元帝开始的,西汉由盛转衰也是汉元帝造成的。这种种行为表明汉元帝确实是一个昏君,甚至于说西汉亡于汉元帝也不为过。


肖邦老师的课堂


汉元帝时期,发生了一件很出名的事情,昭君出塞,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嫁给匈奴了。(王昭君剧照)

王昭君,出生平民人家,但天生丽质,是个美人胚子。

但无奈家中贫寒,或许只有嫁给大富大贵的人家,才能改变一生。于是,她和许多平民女子一样,准备进宫当秀女。

天下之中的男人,皇帝是最有权势的男人,自然想当皇帝妃子的女人太多了,而皇帝也不能一个个来看,同时,从儒家观念男女有别的角度来看,只有一个好办法:让画师把秀女的样貌画出来,然后让皇帝看,一个个来挑。(汉元帝剧照)

于是,画师就成了皇帝和秀女中间的重要桥梁。

为了尽早入宫,取得皇上的宠爱,众多秀女纷纷贿赂画师,让他把自己画漂亮点。画师也心灵神话,凡是交了钱的秀女,一概画的美若天仙,没交钱的,就看心情了。

王昭君,自认为相貌不凡,也很有女子气概,不肯贿赂画师。画师也好说,直接把美貌的王昭君画的丑陋不堪,自然王昭君错过皇帝宠幸了。

就这样,王昭君在宫中做了几年宫女的生活。

有一天,匈奴单于拜见汉元帝,请求和亲。为了维护匈奴、汉朝的和睦环境,汉元帝答应了,就随便指派了一个宫女给匈奴单于,而这个宫女,就是王昭君。

没想到,在宫中呆了这么久,皇上没遇到,倒是遇到匈奴单于了,也算是命运吧。

随后,汉元帝召见宫女王昭君。一看王昭君,汉元帝后悔了,这么美的女子,怎么能送给匈奴呢?自己要享用。(汉元帝召见王昭君 剧照)

但左右大臣坚决不同意,表示匈奴单于已经见过王昭君了,对王昭君很是满意,皇上不能违约啊。

无奈之中,汉元帝,只能让王昭君到匈奴去。

此时,汉元帝想到了给王昭君画像的画师,知道他收受贿赂,欺骗君王的事情,直接把他杀了。

经过这一件事情,汉元帝才幡然醒悟,西汉王朝已经危机四伏了,连一个小小的画师都敢贪污腐败,欺骗君王啊。

汉元帝,反复思考原因,为什么会这样?辗转思考,汉元帝不知道为什么,依然任用宦官,打压朝臣,认为皇帝的亲信中,只有太监才是最忠诚的,他们无依无靠,只能靠皇帝来生活,所以必须重用他,让他们掌握朝中权力。(宦官石显掌权 剧照)

而那些大臣们,就不一定了,老是不为皇帝的快乐着想,天天劝谏,不要贪图享乐,励精图治,治理国家,不要重用宦官误国了。这些大臣,简直烦死了,实在是可恶。

最终,得势的宦官,在皇帝的庇佑下,为非作歹,让西汉王朝逐渐没落,而汉元帝至死都没想清楚,西汉王朝为什么会没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