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轉型“出行服務”:賣車還是賣服務?

11月6日,滴滴順風車宣佈重啟,在哈爾濱、北京等7個城市試運營。儘管滴滴給出的重啟方案仍有許多關鍵問題未解決,但引發的極大熱議,還是反映出順風車出行在民眾生活中的重要分量,畢竟

出行乃是生活剛需

這或許也能解釋威馬在出行服務領域的新動作:11月6日,天眼查顯示威馬全資收購了北京金凱鴻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至此,威馬旗下已擁有四家汽車租賃公司。

車企轉型“出行服務”:賣車還是賣服務?

車企轉型“出行服務”:賣車還是賣服務?

實際上,隨著車市寒冬銷量下滑,除了滴滴、美團等專業出行公司,出行市場(包括共享汽車、汽車租賃)還處處可見不少整車企業的身影。

No.1

從賣車到賣網約車

近年,整車企業旗下的獨資、合資、聯盟的專業出行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

車企轉型“出行服務”:賣車還是賣服務?

△主要車企出行公司一覽(由汽車諮詢中心網整理)

一時間,整車企業轉型為出行公司成為車市潮流。萬億規模的出行市場,已然成為傳統整車製造企業、造車新勢力、出行公司甚至是互聯網公司必爭的一塊大蛋糕,人人都想打造下一個“滴滴”

不過,市場佔有率這麼高的滴滴並非一天建成的,車企們為什麼非得往上撞呢?

車企轉型“出行服務”:賣車還是賣服務?

No.2

出行業務:想做還是不得不做?

誠然,我們已經聽得夠多了——共享化可是汽車“新四化”的重要一部分,抓住趨勢就是抓住未來。不過這個原因還是過於模糊,我們不妨從拉力、推力兩個方面來看看。

一、拉力:未來巨大的出行市場需求

如同標題所揭示的:出行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由於房價、消費上漲,城市交通擁堵加重、認知變化等原因,消費者的買車需求逐漸下降;但同時,日常出行需求無法避免,便利的移動出行則剛好填補了這一空缺。

根據貝恩發佈的《中國出行行業引擎加速——2018年中國新型出行市場研究》顯示,若擁有更方便的其他出行方式,受訪者中有23%的私家車車主和21%的潛在購車者表示將放棄購車。

那麼這塊出行市場有多大呢?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9年6月,我國網約出租車用戶規模達3.37億,較2018年底增長670萬,佔網民整體的39.4%;網約專車或快車用戶規模達3.39億,較2018年底增長633萬,佔網民整體的39.7%。未來,據高盛集團預測,到2030年出行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850億美元。

車企轉型“出行服務”:賣車還是賣服務?

車企轉型“出行服務”:賣車還是賣服務?

當然,不僅規模巨大,未來出行市場還有著個性化需求定製的要求。蔚來資本與羅蘭貝格聯合發佈過一份報告,指出未來新車銷售將向新型出行概念強勢轉移,預計到2020年,用於新型出行服務的車輛將佔新車銷售的13%,到2025年將上升至20%。報告還認為,出行行業的競爭已經告別了平臺之間的流量競爭,交通運營和基礎設施正在受到行業重視。擁有資金實力,特別是大額授信能力,以及車隊管理能力的公司有望成長為新的出行巨頭。

龐大的市場規模、超高的發展速度、自身的固有優勢,讓車企們看到了自己的機會。

二、推力:汽車行業快速轉型、銷量下行

除去出行市場的巨大利益誘惑,整車企業們選擇入局出行,更多是行業巨大的推力。

一方面,未來的汽車更具產品屬性,傳統的擁有機械硬件就擁有一切的時代一去不復還,未來的汽車將由軟硬件共同定義。

互聯網時代的大平臺們,如BAT、高德等,自身就擁有強大的軟件開發技術、大數據資源——這意味著,它們很有可能重塑汽車行業需求與供應鏈。若是不及時改變策略,車企們將一步步失去話語權,變成科技公司的“代工廠”。

另一方面,汽車行業自2018年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後,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的難題。中汽協數據顯示,1~9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在1800萬左右,較上年同比下降均超10%,已連續15個月同比下滑。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選擇將車輛用作出行,不僅能轉移車市下行帶來的庫存壓力,還能增加車輛分銷渠道。今年9月份,上汽就上演過一場員工抓鬮做網約車的"好戲“:給出7500個享道司機名額,分配到集團旗下各個子公司,再分別分流內部員工,以應對集團銷量危機。雖是無奈,但也不失為一種方式。

No.3

出行有“歧路”,轉型需謹慎

儘管車市下行、出行市場都逼著車企們做選擇,但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兼首席專家張永偉看來,汽車企業從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型雖是必然,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在能力沒有逐步培養成型的時候,貿然轉型可能會成為一個陷阱,轉型也並非車企的唯一出路。甚至更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張永偉認為,轉型困難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要從製造商角色轉變為互聯網服務商並不容易,二是新業務必然需要很高的投入成本,這讓行業寒冬中的車企更加捉襟見肘。

以往,車企位於生產/供給一端,熟悉的是工廠式管理,而要培養互聯網、個性化出行服務思維,是需要建設與發展時間的,整車車企需應對巨大的挑戰。另外,對車企來講,行業下滑導致可投資源已經被縮減,在已有的業務上,再增加一個新的業務投入,面臨著

投入的困難,更何況還是極度燒錢、不計收入的互聯網發展模式。

為此,張永偉提出,並不是所有的汽車企業都要轉型為服務商,車企有多種選擇:

一是車企可以繼續做品牌的運營商,生產和運營全球最有競爭力的汽車品牌,避免分散車企核心業務和研發能力。

二是也可以做代工廠,給別人來提供代工服務。

三是有些可以轉向服務側,在很難快速追上網約車運營水平的前提下,推出更符合出行行業的產品。

2018年豐田聲稱要“從一家汽車公司轉型成一家移動出行公司”,2019年就與滴滴合資成立豐桔出行公司,一系列行為看似激進,但豐田始終沒忘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仍舊是汽車研發技術。豐田推出的一系列未來出行產品(如醫療場景用車e-Calm01、個性化定製用車e-Calm02),都顯示出它並未停留在單純賣已有產品、或是成為網約車/移動出行服務公司的境界。豐田對車企與移動出行的理解是:成為更適應未來移動出行趨勢的新車企。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教授總結到,車企做出行,更重要的是“銷售圍繞未來移動出行的新產品、新平臺和新生態”,同時,生態的前提和基礎一定是核心產品和平臺層產品,沒有這兩點,生態就是沙灘上的樓宇。

車企轉型“出行服務”:賣車還是賣服務?

△e-Calm02,豐田“共享出行工具的終極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