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識產權,企業應該知道的法律風險防控措施都在這裡

一、商標

及時申請商標註冊。品牌建設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及時註冊商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在申請註冊商標時,應當儘量避免使用地名、產品通用名稱等作為商標的文字,商標的設計應當具有顯著性特徵且便於識別。申請註冊商標前,應注意對在先商標註冊信息以及同行業企業字號進行充分檢索,避免權利衝突,否則極有可能侵犯他人在先權利,或落入他人馳名商標跨類保護的範圍,企業不僅會遭受損失,還可能會面臨權利人的索賠。

關於知識產權,企業應該知道的法律風險防控措施都在這裡

有效避免侵害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構成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生產者在生產商品,或者服務商在提供服務過程中,要盡到合理審查義務,通過檢索商標註冊機構網站等方式,獲知他人註冊商標信息,避免構成商標侵權。故意為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也屬於商標侵權行為。

合法註冊並規範使用企業字號。將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號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屬於商標侵權行為。申請註冊企業名稱時,應認真檢索相關商標註冊信息。企業名稱註冊後,應規範使用企業名稱的全稱,如果突出使用與他人註冊商標文字相關或近似的字號,容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的,應承擔商標侵權責任。

注意保存相關證據。根據法律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為防止因不慎銷售侵權商品而承擔高額賠償責任,應注意相關證據的收集和保存,如增值稅專用發票、正規商業發票、合同等,發票與所銷售商品應具有對應性。

二、專利

加強對自有專利權的保護。申請授予專利權,是專利保護的基礎。確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範圍以公告授權時的權利要求書文本為依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範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準。申請專利時,應當由專業從事專利申請的機構和人員撰寫專利要求書,製作相關圖片或照片。實踐中,因專利要求書撰寫不嚴謹而導致專利申請被駁回,或者專利授權公告後,維權過程中導致權利不能得到法院支持的情況較多。

關於知識產權,企業應該知道的法律風險防控措施都在這裡

學習把握全面覆蓋原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徵的,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範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徵,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徵不相同也不等同的,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範圍。根據以上原則,在專利維權或者侵權抗辯過程中,應當注重相關證據的收集和保存,對專利技術方案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瞭如指掌。

依法收集他人侵權證據。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以訂購、現場交易等方式購買侵權複製品而取得的實物、發票等,可以作為訴訟證據使用。公證人員在未向涉嫌侵權的一方當事人表明身份的情況下,如實對另一方當事人按照前款規定的方式取得的證據和取證過程出具的公證書,應當作為證據使用,但有相反證據的除外。因被訴專利侵權產品往往用於生產過程中,權利人不易取證,實踐中可以申請法院保全證據。

正確理解專利侵權賠償數額的確定方法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如果有證據證明權利人因侵權造成的損失明顯高於一百萬元的,可以在一百萬元以上提出索賠請求。

三、商業秘密

關於商業秘密。商業秘密的表現形式有兩種:經營信息和技術信息。經營信息包括:客戶名單、經營計劃、財務資料、貨源渠道、標底、標書等。技術信息包括:產品配方、工藝流程、設計圖紙、產品模型、計算機源程序、計算機文檔、關鍵數據等。

關於知識產權,企業應該知道的法律風險防控措施都在這裡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不為公眾所知悉的秘密性;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並具有實用性;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

商業秘密的保護。企業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由於研發尚未完成,尚不能申請專利保護,因此應特別注意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以避免他人利用企業的研究成果搶先完成產品研發,搶先申請專利。在產品研發完成後,應及時通過申請專利或採取保密措施進行商業秘密保護,否則將可能導致企業的技術被公開,或被他人搶先申請專利,造成損失。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對涉及商業秘密的技術信息資料以及生產流程加以物理隔離,以防因保密意識不強導致洩密。委託他人加工時,應與對方簽訂保密協議進行約束。

完善員工保密管理措施。公司員工負有對公司的忠實義務,可在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其內容,包括對工作中接觸到的經營信息進行保密的義務。如果員工明知公司的相關管理規定及客戶名單的非公開性和商業價值,仍私自與其他公司的客戶進行交易,來往頻繁,構成披露、使用、允許他人使用原公司經營信息的行為,侵害了原公司的商業秘密。其他公司不正當地獲取、使用了他人的商業秘密,構成共同侵權。

四、著作權

重視自有著作權保護。應當注意對軟件、文字、圖片、圖案、花型等作品著作權的保護,所形成的電子文檔,應當儘量運用電子數據認證、加蓋時間戳等現代網絡技術手段加以固定,作為完成作品時間的證據,作品完成後應及時到版權部門進行著作權登記。

關於知識產權,企業應該知道的法律風險防控措施都在這裡

避免侵害他人著作權。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得在產品以及產品說明書、廣告宣傳冊、企業網站上,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圖片、文字說明等。在公司門戶網站上,不得擅自上傳或鏈接他人音樂作品、電影、電視劇等。否則將面臨被著作權人追究法律責任,承擔高額賠償的風險。

特殊行業的注意義務。廣播電視臺、影視傳媒公司、KTV經營企業,使用音樂作品,應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簽訂音樂作品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並支付著作權許可使用費。實踐中大多數企業沒有簽訂相應合同,引發糾紛,經法院判決承擔數額較高的賠償責任。

部分資料來自網絡素材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