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最近滴滴终于在几个北方城市部分重启了顺风车业务,引发了不少争议。但也引发了不少人的疑问,滴滴这次做了一个“史上最难用的顺风车”产品。明明对于集团而言是鸡肋,为什么还要捏着鼻子去吃这块臭豆腐呢。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倍放大镜审视的滴滴

大部分观察者都认为,滴滴是害怕自己的“垄断地位”被后来者挑战。

毕竟即便滴滴不入局,顺风车业务也从来没有因为滴滴的缺席而受到根本性的影响。由于老牌嘀嗒和新势力哈罗的强势发力,顺风车在2018和2019都依然获得了“逆势”增长。作为行业的头部玩家,嘀嗒用户数也已经破亿,注册车主1500万;后者迅速扩张到了300多个城市,累计平台司机数百万,势头相当凶猛。

顺风车已然是一个千亿级别市场的模样了。

作为曾经是滴滴内部为数不多的盈利部门,自然顺理成章认为,滴滴之所以急于推出顺风车,本质上是害怕其他出行对手发展壮大,占山为王,进而威胁到滴滴的核心业务。

顺风车的角色远不是生意核心——仰攻巨头的结果往往很惨

有点类似当年的ofo,戴威认为单车的消费频次远高于快车,所以自己的入口理所应当要比滴滴的入口值钱。

抱有这样的想法,戴威一次次拒绝了滴滴的收购要约。而回看共享单车的发展路径,摩拜曾经也一度上线过首汽约车的叫车聚合功能,最后不了了之。哈罗即便如此风头正劲,也不敢上线快车这样重的业务,甚至连平台聚合都没有做。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漫山遍野的ofo

我们讲生意,快车&专车是一个充分培育、需求端充分满足的行业;而顺风车,则是弱商业化属性的角色。

如果单车这样的强势入口,都没有办法逆着用户的使用习惯,成功做好打车业务。顺风车这样的低频消费业务,想要威胁到滴滴的核心,就更加困难。

嘀嗒在2017年9月底,绕过培育快车司机的巨大运营成本,上线了出租车业务。

但实际上是接过了一个在滴滴打造快车+专车业务后,就再也没有“亲妈”的出行场景。这自然也得到了出租车司机的大力推广。

且不说网约出租车的场景占比非常小,出租车本来就有自己的成本结构和销售渠道,直接导致了平台如果想在出租车的基础上再抽一笔非常困难,更遑论打造新的适配网约场景的体系了。这也成为了滴滴最后从出租车业务起家,最后又“放弃”了出租车业务的直接原因。

2019年后,嘀嗒逐步对出租车收取信息服务费。市场结果可想而知,嘀嗒出租车业务逐渐变成“加价叫车”的应急平台。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嘀嗒出租车业务面临考验

如果滴滴都不能在快车市场赚钱,美团的流量都无法让其作为入局者站稳脚跟,哈罗和嘀嗒又怎么可以攻上去呢?

事实上,从生意的角度而言,顺风车业务除了运营成本很低,方便快速盈利外,远不如快车&专车性感。

不仅在整体网约车市场的占比低、客单价低,且消费者对价格极其敏感、用户体验对商务出行极致不友好,这让顺风车平台的价值很难跟快车专车平台的价值匹敌。

由于私家车的整体流动也存在很强的潮汐现象,因此更加难以实现常规化的市场运力输出。因此市内客运市场的主力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还将是专职网约车司机。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你爸爸还是你爸爸

顺风车的入口价值,远远达不到威胁滴滴的地步。而滴滴作为更加高维度的应用场景,回头用立体攻势收拾起这些顺风车玩家,把他们打回一个小众app,又则是分分钟的事情。

相信对于很多人,e代驾的案例还历历在目。

顺风车单独不赚钱,但是放在滴滴体系里面却反而可能赚钱

从竞争维度而言,滴滴没有任何理由着急。

更何况,从现在滴滴顺风车上线的政策来看,滴滴要在顺风车上重新盈利,还需要一段漫长的道路。

虽然顺风车是很好赚钱的,但只能赚小钱(尤其是合规后的顺风车)。滴滴但凡投入足够大力度的中台服务,就可能随时抹杀掉顺风车带来的利润。

说到底,不仅要背负极大的安全风险,还要背负可能遇到的亏损,来投入竞争战略价值有限的场景。滴滴真的值得么?

笔者以为,顺风车单独来看,价值是有限的。但是对于滴滴而言,他的价值却是独一无二的。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顺风车的价值是需要巨头挖掘的

“平峰效力”——帮快车赚钱

根据滴滴副总裁的介绍,滴滴2018年的亏损达到了100多亿,但给司机的补贴达到了13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被用作了高峰时段的用车奖励。

大城市的用车高峰是一个神奇的时刻,对出行的需求量达到一天的顶峰,同时也是堵车最厉害的时候。对于司机而言,虽然出门就能接一个单,但如果一直要堵车两个小时,反而是非常不划算的。

但对于平台而言,高峰期密集的客户需求,如果大规模得不到满足,用户的活性就会面临问题——客户会渐渐不信任你。

面对这样的问题,曹操、神州等一众直营司机的网约车平台,可以直接强制要求全员上班打卡,来逐步缓解运力的压力。

但滴滴由于是开放平台,大部分司机都不是直营,因此强制是行不通的,只能通过利益诱惑来让司机们上线。于是就出现了经典的高峰接单奖励。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滴滴先后接盘了快的和优步中国

而顺风车本身是私家车车主为主,他们提供服务的时间,刚好就是滴滴最缺车的时候。

顺风车在接入滴滴的大平台后,本质上可以成为一个“平峰器”。相当程度上,可以缓解滴滴在高峰时段的用车压力,成为滴滴难点的最佳补充润滑剂,变相降低滴滴在高峰的奖励成本,帮助快车渠道更好地获得利润。

滴滴的挑战:第二个Uber惨案?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Uber在美股面临了一轮暴跌

滴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传出筹备ipo的消息,但奸杀案发之后,滴滴的IPO传闻就偃旗息鼓了。

可是滴滴聚合的是国内外最有权势的投资人。如果滴滴坚持既不盈利、又不上市,这样的现状本质上而言是不现实的。

但如果要上市,滴滴面临的资本市场现状却是非常严峻的。

北美两大共享出行平台,Uber和lyft目前股价都相比于高点都暴跌了一半,这必将直接影响滴滴未来的估值水平。

作为首要任务,滴滴现在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扫雷”。

把那些可能引发估值血崩的潜在雷区都搬掉。而这其中最大两个雷,一个是盈利,另一个就是安全(政策舆论影响)。

“解铃还需系铃人”

如果滴滴在顺风车业务上重启成功,就意味着监管方面也认同了滴滴在这两年以来,在安全问题上的努力;

而如果顺风车业务还能在此基础上获得成功,便能真正意义上证明,社会公众也认可了滴滴在安全问题上的努力。

滴滴才算真的重生了。

滴滴的星程大海——如何更加了解用户和城市

为什么阿里作为一个电商公司,要投资社交、地图、游戏、娱乐、音乐?

其最核心的无非是两个核心诉求,垂直流量占领&用户肖像刻画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用数据构建未来的生产力

马云在五年前忽悠大家,现在进入了DT时代,事实上阿里巴巴也是这么做的。在那以后,阿里收购了一系列跟用户数据有强关联,但是不怎么赚钱的公司。如高德地图、优酷土豆、UC浏览器等等。

换句话说,谁更能了解用户,谁未来就可以有更强的竞争力。滴滴更了解用户,就意味着在庞大网络上拥有更加快捷的的撮合成本,更强的生意效率。

如果说快车做的是人与车的链接;顺风车本质是人与人的链接。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链接让世界美好

通过顺风车,我们可以更加多地了解用户,进而在垂直画像上拥有绝对领先优势的深度。而这在未来无人驾驶时代来临之时,是相当核心的竞争因子。

毕竟,毫无疲惫感的无人驾驶车辆,会乖巧地在平台想要的任何地方上线工作。

因此对平台而言,最重要生意驱动力,变成了如何驱动车辆和用户,以便让每一台车辆变成效率最大化的印钞机器。

他需要知道,在什么场景,给客户推送一个恰到好处的优惠券,才能推动他在平峰时段使用滴滴;

更加需要如何调度车辆,最大化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更高的收益;

他也要知道用户的信用评级,来帮助平台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信任该信任的人。

平台需要更加了解用户,光靠冷冰冰的快车是不够的,顺风车通过在平台之间的社交关系,未来一定会帮助滴滴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和用户个体。

毕竟,无人驾驶时代,不再会有顺风车;但每辆车,都是顺风车。

坐上顺风车的滴滴,到底想开往哪里

由于头条采用算法推荐模式,如果您认同我们给您持续提供优秀的内容,请点击头像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