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玉林二十年,本地人眼中和外地人眼中的玉林

2019年10月末,成都玉林小區彩虹街8號,新開了一家獨立書店。這似乎是件平常小事,但是我覺得,在未來,它可能越來越讓人記住。

我在微博上寫下這樣一句話:“一葦書坊開業。對於玉林小區來說,這會是一個新的時間節點,一個新的地理座標。對於我們來說,這會是客廳和書房的延伸。”

成都玉林二十年,本地人眼中和外地人眼中的玉林

玉林小區,對於成都人來說,它本來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上世紀九十年代,它是成都最有文化的區域。看似平凡的沙子堰住著幾位藝術家,何多苓、張曉剛、劉家琨,也住著詩人翟永明,還有後來被稱為搖滾教母的唐蕾。等等。

但能稱之為文化座標的,應該是老白夜和小酒館。

特別是翟永明的白夜。

白夜那時,是一家書吧。1998年開業的,在玉林西街和沙子堰中巷的拐角上。

店面不大,設計相當現代,裡面靠牆,是一排書架。

成都文化圈的人,詩人、作家、畫家、媒體人、音樂人,都喜歡彙集在這裡。

白夜時不時的有各種相當先鋒的活動。關於電影的,關於詩歌的。

但不管有沒有活動,白夜都相當熱鬧。門前的那小塊三角地,總是坐滿了人。外地文化圈的朋友來,也必到這裡拜訪。

成都玉林二十年,本地人眼中和外地人眼中的玉林

成都玉林二十年,本地人眼中和外地人眼中的玉林

玉林小區也因此被稱為成都最有文化的小區。

如果要給玉林小區做一個時間標記,1998年到之後的十年,完全可以稱為白夜時期的玉林。

2008年,新白夜在寬窄巷子開張,老白夜淡出江湖,直至幾年後,那家店變成了一家服裝店。玉林當初的文化盛景不復存在。

玉林小區居住的人群也慢慢發生了變化,畫家們先後搬離了這裡,老住戶搬離了,年輕人聚集過來。

玉林小區顯得平淡了,生活氣氛反倒濃郁起來。在玉林,我們如果和朋友們相聚,會到瑞升廣場,喝喝茶,曬曬太陽。

我曾寫過一些系列文章,半於玉林生活的觀察。最初在媒體上定的專欄名稱為“玉林故事”,媒體編輯擔心範圍太窄,我改成了“城南故事”。這一系列文章,後來收入了我的隨筆集《成都慢生活》。

2016年起,玉林又神奇地火了起來,氣質搖身一變。就像一個外表含蓄低調骨子裡卻先鋒不羈的文藝大咖,變成了滿身亮片的網紅。這是因為趙蕾那首《成都》。那一首歌反覆提到了玉林和小酒館。小酒館這個先鋒多年的搖滾酒吧,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到成都旅遊的人,都喜歡到玉林西路和小酒館打卡。我們下午買菜散步,經常路過小酒館。每次路過,都會看見小酒館門口堆積著的遊客。

在下午,遊客輪流拍照,並不進店消費。

我笑著跟西閃說,這真是嚴格按照趙雷的歌詞來執行的,因為歌詞裡說:“走在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

成都玉林二十年,本地人眼中和外地人眼中的玉林

當然,到夜裡,這裡場面就更加壯觀。小酒館門口會排隊等位,就像餐館一樣。這真是讓人難以理解。餐館進餐時間是可控的,顧客用完餐即可翻檯。泡吧本來就是消磨時間,哪有個時間限制,等位是怎麼回事?

旁觀者不明白,但那些遊客卻熱情激動。

這首歌也順道帶火了周邊。以服裝店為主打的玉林西路,正悄悄變身,網紅氣質的冰粉店、小吃店,陸續開張。

這幾年,可以稱為“小酒館火了”時期的玉林。

但玉林仍在變化,從一葦書坊和幾家給本地人準備的新酒吧,我發現,玉林小區又重新回到成都人的生活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