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節:腳踏實地,守好初心

——本文系紅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11月8日,是記者節。

當前,數字技術異軍突起:自媒體崛起,網購平臺做起“新聞內容”,短視頻平臺依靠算法橫衝直撞……原本與嚴肅新聞毫不搭邊的職業,如今都成了“媒體同行”。在眾聲喧譁中,變化的越多,才知道什麼是不變的。

“鄙夫爭喧譁,壯士善大觀。”不變的是我們堅守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第一,我們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同黨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守黨和人民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第二,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第三,要堅持正確的新聞志向,提高業務水平,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第四,要堅持正確的工作取向,以人民為中心,心繫人民,謳歌人民,發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勤奮工作,甘於奉獻,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的希望,更是新聞工作者為之努力的方向。

“記者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譭譽忠奸,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人命關天。”不變的,是我們長久培養的專業素養和紮實的基本功。新聞工作者的四大基本功:採寫編評。採訪——要求記者首先要有強大的歷史及社會知識儲備,對受訪者有足夠的瞭解;其次要兼備語言的藝術,要善於觀察受訪者心理,從而形成有效互動;最後還要能夠篩選有效信息進行總結。寫作——要求記者運用文字去儘可能呈現真實,以引起受眾對重要事實的關注,並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公眾明辨是非並落實在現實生活中。編輯——要求記者能夠統攬全局,對各種事件進行整合和編排,正確處理新聞事件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抓住受眾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引起受眾興趣,使受眾想開始讀並想接著讀下去。評論——是對錶面事實的深層解讀,要求記者能夠對一個新聞現象抒發自己的見解,從而讓群眾瞭解事實,通過思想觀念和政治主張引導民眾,同時也對新聞事件中的主體起到監督的作用。“我來自實踐中非常痛苦的感受是,不斷遇到年輕人和我非常好地談方向、談新銳、談未來,但交給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能給你搞砸。”白巖松說,“我們過去教孩子們新媒體、技術等等,注意力都放在這裡,可我發現新聞學院的孩子出來已經忘了最基本的幾件事了。”所以,對記者而言,紮實堅定的基本功和專業素養是絕不能丟的。

“通向榮譽的路上,並不鋪滿鮮花。”不變的是我們對記者這一職業的熱愛,以及面對困難時的堅定意志。記者是一個艱難的職業,如果門沒開,你就要學會從窗戶爬進去,這只是你取得采訪機會的途徑,而做記者真正的敲門磚,是你頭腦裡真真切切的知識和應付各種場合和人物的能力,你要有足夠的可以與受訪者說上話的認知結構,才能有的放矢,問出精髓,而獲得知識本就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另一方面,採訪的外在環境多種多樣,有時你會在滿目瘡痍的災區,有時你得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你要睡在爬滿蟑螂的房間,要坐在午夜時分的電腦前,這是我們記者的必經之路。那是什麼在支撐著記者們步步前進?是熱愛,是對真相的堅守,是過人的意志。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這個節日裡,我們認識記者的職責、嚴肅報道的力量;瞭解世界,瞭解自身是人類永恆的追求。而記者,註定在這條路上山高水長,需要做的,則是腳踏實地,為人民謀利益,守好初心,以不變應萬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