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养生习俗全攻略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 • 饮食

今日立冬,养生习俗全攻略

立冬食物

1蔬菜:

萝卜、白菜、红薯

萝卜:民间有“十月萝卜赛人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萝卜中维生素A、C的含量特别丰富,生吃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气的功效;熟食则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气。萝卜与黄豆、牛肉一起搭配食用,有益气补血,强筋骨的功效,适宜更年期的女性食用。

白菜:“百菜不如白菜”,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清热解毒的功效。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C,多吃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的功效。此外,白菜的纤维素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还能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

红薯:在冬季,不要光吃精米精面,一定多吃粗面,推荐多吃红薯。日本的抗癌协会经过大量科学研究,得出20种抗癌食品,第一种是熟红薯,第二种是生红薯。前两名都让红薯得了,它含有大量维生素A,可以提高皮肤抗病能力,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等。另外,红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缓解便秘。

2水果:

梨、山楂

梨: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清肺去燥、滋养肠胃等功能,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第一:冰糖梨,把梨中间清干净,里边搁三到五块冰糖,蒸开,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第二:花椒梨,把梨中间切开,买些花椒粒洒在梨上,放到蒸锅上,水开了以后再开十分钟,这时把花椒去掉,吃花椒梨。连吃一周左右,你的咳嗽会得到治疗,甚至还会痊愈。

山楂:山楂是冬日的应季食材,同时又有药理,能开胃、消食、活血。山楂最突出的益处是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因为山楂含黄酮类化合物,对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镇静有一定作用。

最佳食用方法:

山楂生吃,有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减肥的人不妨试试。用山楂做汤或茶,适合胃口不好的人群。

最佳搭配:熬山楂汤或者用山楂来泡茶,最好搭配决明子,能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3肉类:

羊肉

羊肉:寒冬腊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在冬季,人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畅的情况。羊肉具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

最佳食用方法:羊肉最好还是炖着吃,因为炖制的羊肉会更加熟烂、鲜嫩,也易于消化。

最佳搭配:搭配山楂或绿豆可以去除膻味;搭配白萝卜、山药可补益脾肾、益胃平肝;搭配胡萝卜可补虚益气。

4坚果:

栗子

栗子: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老少咸宜。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对心脑血管都十分有益。

最佳食用方法:脾胃虚寒者,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无论是熬汤还是炒食,应细细咀嚼,可以达到更好的补益效果。

最佳搭配:栗子炖鸡,适合脾虚怕冷的人,有益气补肾的功效。

5养生:

食谱

1、山药木耳排骨汤

材料:猪小排、山药、木耳。

做法:猪小排洗净后斩块,锅中放水并加入一小勺料酒,放入猪小排后大火煮开,猪小排煮至五成熟时关火捞出;木耳泡发后去蒂撕小块,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滚刀块,生姜切片,枸杞冲洗干净后备用;将猪小排、木耳、山药放入高压锅中,加姜片后倒水,水需没过所有食材,开大火煮15分钟,上气后转小火煮10分钟即可关火,撒入枸杞后焖一会儿,加少量食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2、归参炖乌鸡

材料:党参30—50克,当归20克,乌鸡1只,生姜、葱、盐、料酒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乌鸡与当归、党参及适量调味品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l一2小时, 即可。

3、花生煲猪蹄

材料:猪蹄500克,花生米适量,盐、南腐乳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猪蹄洗净开边,油锅烧热后将生姜爆香,放入猪蹄,加入南腐乳,炒匀,然后加适量水,加入花生,加入调味品,慢火煲两小时左右,待猪蹄软熟。

4、糖醋带鱼

材料:带鱼。

做法:将带鱼冲洗干净,抹干水分,切块,用少许盐、酒稍腌,扑上生粉;锅下油,将带鱼放入油锅内炸约10分钟,至金黄色,达到外焦内软时捞出,沥干油分,装盘;下油爆香蒜茸、姜片及葱段,再倒入糖醋料煮开,趁热将糖醋汁淋在鱼身上。

5、山药羊肉汤

材料:羊肉、山药、姜片、枸杞。

做法:羊肉洗净,切成块,山药去皮后也切块;姜切成片,枸杞子泡发好。锅中放入羊肉、山药、姜片,再加入没过食材的水,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至羊肉熟,加入枸杞,续炖至羊肉软烂,加调料即成。

6、百合红枣粥

材料:百合10克、山药15克、薏仁20克、红枣10个。

做法:先把百合用开水泡一次。将江米淘净,与百合、红枣用文火缓熬成粥。加白糖适量即成。

立冬起居

今日立冬,养生习俗全攻略

睡美人

1睡觉:

早睡晚起

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立冬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

冬天早睡晚起,避寒保暖冬季养生贵在空气新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2运动:

10:00-15:00最合适

冬天活动一定要在阳光充分的时候,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最合适。冬天紫外线有,红外线更多。紫外线有杀毒、补钙作用,红外线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尤其我们的背,后背暖了,全身舒服。

运动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就是走路,不要着急,慢慢走。只要你迈开了腿,它就对你有益处。

3室内环境:

18-23℃

室内环境要保持一定的适宜温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18-23度之间比较合适。冬天千万不能太热了,本来就干燥,越热湿气越蒸发,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

立冬防好五大疾病

今日立冬,养生习俗全攻略

①防呼吸系统疾病

1“三字经”你做到了,可以说能预防所有疾病——勤洗手、常通风、强锻炼、多菜果、多喝水、睡好觉、心平静。

2盐水漱口疗法:用一个罐头瓶子,里边加一勺盐,早晨漱口两次,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还治疗咽喉炎。

3白萝卜或青萝卜,每天吃一两到二两,生吃慢慢嚼。

4还有洋葱。生吃也没事,切碎拌点黄瓜,或者炒熟都可以。

5每人每天喝五杯红茶,中午以前喝,四点以后不能喝茶。

6吃菌类。

②防心脑血管病

温度下降,血管缩小,血液变粘稠,血压升20毫米汞柱,还更容易出现痉挛、心梗。所以天寒地冻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定要注意。

1、保暖

2、晨起一杯水

凌晨起床时间叫魔鬼时间,是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高发时期。所以一定注意清晨一杯水,稀释血液,活跃、冲洗一下胃肠道、排毒排尿。

③防消化系统疾病

1暖。不能吃凉的。

2软。不能吃硬。

3素。

4淡。吃咸容易得高血压,会加速老化。

5鲜。尽可能水果新鲜点、蔬菜有应季的优先吃应季的。

④消除皮肤瘙痒

1忌烟酒,忌辛辣的食品。

2减少洗澡次数。

冬天越洗皮脂腺分泌越少,所以一周一个澡就够了。

3洗澡的水温不要太烫。

越烫皮脂腺越受影响,适宜就行了。

4洗完澡后,赶紧抹点油。

擦点含甘油多的,可以保护皮肤,这样减少皮肤干燥造成的皮肤发痒。

5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C,也提高皮肤抵抗力。

6多喝水,排毒养皮肤。

⑤预防心理疾病

冬天注意多晒太阳。冬天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出现惆怅,从医学上说,阳光能让人心情振奋。

另外,如果你长期把自己封闭在小天地里,就会觉得消沉、无助、寂寞、空虚、无聊,久而久之就会得心理疾病。所以就算天气冷,也要出门走走,找朋友聊聊天。

今日立冬,养生习俗全攻略

立冬精神养生

立冬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故此时养生要注重“藏”,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的阳气得以潜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