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指數基金在中國的發展史

好買商學院專注出品原創內容,內容包括金融理財知識,基金基礎知識,股票,債券,大家想了解更多,就點擊頭像關注好買商學院吧,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看喔!

在上一期我們提到過,中國第一隻“吃螃蟹”的指數基金,是來自華安基金的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而在這隻基金之後,天同基金(現在的萬家基金)在2003年初也發行了天同上證180,成為國內第一隻完全複製指數的指數基金。而國內的第一隻ETF,在第一季中就提到過,是2004年底成立的華夏上證50ETF。

從指數增強到完全複製指數再到ETF,國內指數基金的形式不斷增加。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這些最初誕生的指數基金大多是寬基指數基金。

一、寬基指數基金的成長史

寬基指數,就是不侷限於某一個具體行業或主題的指數,比如前面提到的上證180、上證50,相比之下,寬基指數在反映整體市場表現上會更具價值。

指數基金誕生的前提是擁有相應的符合條件的指數,正如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的誕生,正是因為上證180是第一隻符合指數基金條件的指數。國內早期誕生的符合指數基金要求的指數是以寬基指數為主的,寬基指數基金也就成為國內指數基金領域中發展較早的品種。

落地生根,指數基金在中國的發展史

落地生根,指數基金在中國的發展史

寬基指數基金的發展,一方面在於各基金公司佈局指數基金的增加,從上證180到上證50,再到滬深300、中證500、中證800,尤其是滬深300,已經成為目前國內發行基金最多的標的指數。

另一方面則在於指數基金類型的多樣化,除了開篇提到的增強型、普通完全複製指數型、ETF,2009年誕生了第一隻指數分級基金——國投瑞銀滬深300指數分級,2010年第一隻QDII指數基金——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出現,2013年第一隻債券ETF成立。

時至今日,在經歷了十數年的發展後,截止到2019年11月初,在共計725只指數基金中(剔除ETF聯接基金、且A/C份額合併統計),寬基指數基金有225只,佔比達到31.03%,依然佔據著指數基金的主導地位。而寬基指數基金的總規模更是佔到了所有指數基金總份額的41.02%。這種寬基為主的發展趨勢,與美國指數基金的發展也是比較一致的。

落地生根,指數基金在中國的發展史

數據截止:2019.11.04

落地生根,指數基金在中國的發展史

數據截止:2019.11.04

寬基指數的意義就在於,能夠相對地弱化單一行業波動對指數表現的影響,同時還能夠通過合理搭配避免市場風格輪動時的踏空。比如最常說到的滬深300和中證500,就是最典型的大盤和中小盤的代表,將這兩個指數搭配起來,可以避免市場大小票風格輪動對投資收益造成的負面影響。

然而寬基指數並不是沒有缺陷,市場整體欠佳的時候,寬基指數也可能會沒有很好的行情,這個時候,一些能夠受到政策刺激、順應市場風口的行業或主題卻可能會脫穎而出,比如2019年表現突出的5G主題,從2019年初到2019年11月4日,大盤上漲19.31%,而5G板塊上漲達到38.21%,是大盤漲幅的近2倍。再比如寬基指數的波動較大,而一些低波動策略指數卻能有效減少投資波動。

不論是行業、主題還是各類策略,其實都是指數基金在跟蹤標的上的進一步細分。

二、細分指數基金的發展

主題指數是將在經濟發展和驅動中能夠受益的行業、個股進行集中,因此主題指數和相關基金的發展,與市場板塊行情、政策支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比如一帶一路主題指數、國企改革主題指數,再比如2019年科技大行情中應運而生的科技ETF和5GETF。行業基金也很好辨認,很多人在買的招商中證白酒就是行業指數基金,再比如醫藥、消費、計算機等指數基金。而策略指數中,smart beta佔據半壁江山,比如低波動、紅利、等權重、價值、基本面等策略,都是smart beta策略指數

儘管這些細分指數基金起步相對較晚,發展卻非常迅速,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以來,新成立的指數基金中,寬基指數基金不再獨佔鰲頭,統計區間新發的債券指數基金、主題指數基金在數量和規模上都更佔優勢。

落地生根,指數基金在中國的發展史

數據截止:2019.11.04

落地生根,指數基金在中國的發展史

數據截止:2019.11.04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欲知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好買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