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品鉴】大观通宝

大观通宝,铜质,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铸造,直径4厘米,重19克。现藏河南博物院。

【国宝品鉴】大观通宝

大观通宝

该枚铜钱呈橄榄绿色,外圆方穿,正背两面均有内外廓。其正面有铸文“大观通宝”四字,直读,钱文为宋徽宗亲书的“瘦金体”。素背。地张平滑(地张:钱币内外廓之间除文字的部分),上沾有少量土渍,穿郭匀称规整,整体造型古朴美观。钱文“大观通宝”字体纤秀细挺,气韵贯通,字口无一丝粘连,“通”字为宋代方头通(通字“甬”头写作方形)。“大观通宝”四个字,有简有繁,在圆钱上本不易处理得当,但该钱文部署、配置得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精美绝伦。由大小推断,此钱应为大观通宝当十钱。

大观通宝当十钱是宋徽宗在大观年间(1107-1110年)所铸造的年号钱,钱文为徽宗御笔瘦金体,是大观钱中铸造最为精美的,其精美程度可说是北宋钱币书法及铸造工艺的代表之作,在中国钱币史上也留下了极为浓重的一笔,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受到许多古泉爱好者的追捧。大观通宝当十钱在河南、山西、山东等地都多有出土。

比较研究

宋徽宗书法、绘画造诣极高,其独辟蹊径创造的“瘦金体”楷书,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灿烂的一笔。“瘦金体”以硬毫作书,法度严谨、结构紧密;瘦挺爽利、冷艳如兰;笔法苍劲、笔墨不浮,既表现了书画家的笔老气足,又显得风神飘逸。

北宋在流行御书钱,即皇帝亲书钱文,宋徽宗亦将瘦金体书法应用到了钱币书法中去。宋徽宗在铸钱上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与王莽、咸丰皇帝共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铸币能手。他在位时期,钱监林立,铸造了大量的形态、钱文各异的钱币,一直以来学界都认为徽宗朝的钱币是中国方孔钱中制作最精美的,并将这一时期形容为中国钱币艺术的顶峰,

徽宗在位期间共用了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六个年号,铸造了一种非年号钱和五种年号钱。其中建中靖国年间,因年号为四个字,不适于为钱文,也不能仿太平兴国年间的例子铸建中钱,因建中是唐朝的年号,故铸圣宋元宝、通宝,传世极少。崇宁年间,铸崇宁重宝、通宝、元宝钱,均有铜、铁两种。通宝铜钱以当十钱为主,小平次之。重宝则只有铜、铁当十大钱。政和通宝、重宝铸于政和年间,铜铁皆有,钱文对读,小平、折二钱分篆、隶、真三体,版别复杂。折三钱只有铁钱。重宝为折二型铁钱,真书体。重和年间铸重和通宝,仅有小平铜钱,此钱制作精致,文字秀美,钱文对读,篆、隶成对,但重和时短,所铸钱遗留下来的甚少。

【国宝品鉴】大观通宝

徽宗朝钱币

1-2.圣宋元宝对钱 3-4.圣宋元宝对钱(小字) 5-6.政和通宝对钱(细笔大字) 7-8.政和通宝对钱(广和背四决) 9-10.重和通宝对钱 11-12.宣和元宝对钱 13-14.宣和通宝对钱 15-16.宣和通宝对钱(遒劲)

徽宗朝所铸的钱币钱文,部分为徽宗所亲书,但除了崇宁钱的大部分和大观钱的全部以及陕字宣和钱用其所独创的瘦金体书写外,其余则为真书或行书,比如大观通宝小平钱的行书钱为其手笔;政和钱中也有瘦金体,但经考证不是徽宗所写。还有一部分钱币的钱文传为蔡京所书,如崇宁重宝钱隶书体,书法严谨规整,浑厚有力。

【国宝品鉴】大观通宝

徽宗朝的钱币

1-3.崇宁通宝 4.崇宁通宝当十钱 5.崇宁重宝当十钱 6.大观通宝 7.大观通宝折二钱 8.大观通宝当十钱 9.大观通宝折三钱

考察徽宗所写的瘦金体御书钱,可以看出崇宁至宣和年间前后二十余年,钱文上的瘦金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崇宁初,赵佶20岁出头,精力充沛,崇宁通宝四个字一位地瘦硬,所谓铁画银钩应指的是此时的字。大观年间的徽宗刚满30岁,正由年轻气盛转向内敛与成熟,在书法中充满了洒脱和意气,行文更加舒展。到了宣和年间,他已是四十多岁的人,暮气沉沉,宣和钱文更加绵软,一点圆融的劲道也没有了。书法就如人一样渐渐衰老,失去了精神,随着徽宗时期钱文书法的衰落,兴盛一时的宋代钱币艺术也逐渐走下了顶峰。北宋王朝也在这样衰落无力的统治中,走向末日。公元1127年随着金兵的铁骑攻占开封,徽、钦二帝被俘虏北上,北宋帝国最终灭亡。

【国宝品鉴】大观通宝

崇宁通宝

【国宝品鉴】大观通宝

大观通宝

闫睿,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硕士,现就职于河南博物院陈列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