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礦人挺住,五大觀點,礦業或許並不是“那麼糟”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發展形勢較為嚴峻,我國經濟也面臨下行壓力,礦業行業作為原材料行業很難獨善其身。面對這麼多的“不確定”,礦業投資還能做嗎?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礦業大會論壇上,來自國內外著名礦業企業、基金交易所,包括信息服務公司的大咖

,從各自角度暢談了對宏觀形勢和礦業市場的分析見解——撥開迷霧,有的放矢,情況或許並不是“那麼糟”。

觀點一

經濟增長韌性增強

地礦人挺住,五大觀點,礦業或許並不是“那麼糟”

今年和明年經濟增長面臨最大的風險,就是全球的不確定性。對大宗商品礦業市場來說,不確定性主要分為三個類別:地緣政治、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但具體程度是怎麼樣的?會上,中銀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策略主管傅曉展示了三張圖表:

地緣政治指數圖顯示,從2009年開始指數就一直在上漲,現在的方位大概到達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的高點,這主要是由最近一系列事件引發,包括中美貿易戰、空客貿易戰、英國退歐、美國內部的撕裂(包括美債的長短期利率倒掛等)以及中東最近的一些爭端。

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也有顯著攀升。目前的數據位置相當於過去20年的兩倍,包含了美國、歐洲、中國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綜合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量化指標。避險類資產和黃金都會受到青睞。

意外指數方面,歐洲和美國低於市場預期,中國和新興經濟體市場基本符合預期。這也會導致在海外市場的一些拋售。

那麼,我們是不是對經濟絕對看空呢?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漫江認為不必過於悲觀。“現在,經濟增長的韌性和歷史上任何時期相比都更強。經濟增長放緩的速度要比預期的更小,過程要比預期的更長。”她提出,我國整體發展思路並沒有改變,基建、擴大內需、減貧等一系列舉措,將推動我國實現從以投資和出口為主要引擎的增長模式向以國內消費為引擎的增長模式轉變,這為礦業投資基本面帶來基礎和希望。

觀點二

本輪礦業週期有新特點

價格上漲並不意味著短缺,有時是供需在時間上的錯位。亞太能源投資公司總裁薄少川認為,雖然礦業受政治因素影響是不爭的事實,但做好礦業投資,還是要用市場的邏輯分析市場。

他提出,到現在為止,本世紀已經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礦業週期。現在處在2016年初開始的新一輪復甦的初期。值得注意的是,本輪礦業週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 一是大型礦業公司迴歸勘探,尤其是以參股中小型礦業公司的方式迴歸勘探,“這是一件好事,礦業公司更像礦業公司了,以往大型礦業公司更像是製造業”。
  • 二是大型礦業公司致力於成本控制、有節制的投資以及回報股東,更在乎項目的質量,“不是為增長而增長,這也是一個投資理念上的調整”。
  • 三是本輪權益資金的主體是礦業類私募股權基金和散戶,一般機構投資人尚未入場,“礦產品價位尚不足以吸引他們”。
  • 四是初級礦業公司陷入二分境地:資產質量好、既往業績過人、知名管理團隊的公司更易獲得融資,“在2013~2015年間則是無差別地融資困難。這種轉變說明礦業市場正在恢復”。
  • 五是智能礦山逐漸成型。
  • 六是ESG(環境、社會、治理)投資理念逐漸成型,“目前ESG正在國際上被不斷量化,中國投資人很快也會越來越重視這種理念”。

觀點三

金價有支撐,鎳價仍看好

專家分析,歷史上,黃金的供需情況一直是供大於求。美元霸權導致全球貿易局勢不穩定,加上全球央行降息週期,近期新興市場央行紛紛增持黃金,擺脫對美元的依賴,這些都是對未來金價很好的支撐。

近年來採礦業海外併購的金額和全行業佔比都有大幅度下降。數據顯示,在中國採礦業海外併購中,亞太地區投資數量佔到51%,礦種方面金銅鐵煤佔到總量的70%,礦業政策穩定、風險偏低的國家受青睞。有專家表示,希望近期的金價上漲能夠把海外礦業投資再次帶動起來。

另外,專家表示,在礦業的大週期裡,每個礦種相互之間會有聯動,但也有自己的週期,比如鋰、鈷、釩和鎳都經歷了自己週期中的週期,鎳現在還在上升期。中美貿易戰,影響的是有色金屬、大宗金屬和大宗材料;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主要體現在對貴金屬的影響。

今年基本金屬表現不是很好,但是鎳一枝獨秀。明年主要金屬行情如何?傅曉認為,全球經濟下行的環境會繼續支持鎳這一類的金屬。

明年鎳的供給比較短缺的情況不會改善,鎳仍然還是高位震盪的趨勢。銅是宏觀面和基本面的拉鋸戰,可能面臨區間的震盪小幅度的下行壓力。鋅和鋁還有一定的壓力。

觀點四

礦業要把握好戰略機遇期

業內大咖普遍認為,我國正處於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在政府的努力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質量發展對經濟轉型與可持續增長的意義是什麼,礦業怎樣才能用好這個重要時期?可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 一是未來投資礦業產品,要順應高質量發展趨勢。艾芬豪礦業副總裁兼中國區業務負責人周超聚焦的是受綠色出行帶動的電動汽車、氫能源汽車產業。從礦業的角度,就是要滿足這種產業升級中的原材料供給,包括銅、鈷、鎳,相關的鋰電池,還有就是金屬對氫能源電池資源的供給。
  • 二是礦業公司在投資中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中廣核礦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陳德邵以天然鈾市場投資為例提出,礦業公司不能盲從第三方機構的預測。要注重成本,篩選市場投資機會;超前佈局,聚焦市場上待開發的項目,提前佈局下一個週期。
  • 三是項目開發方案要量身定做。山東鑫海礦業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雲龍認為,目前礦山開發普遍存在三個問題:超投資、超工期、投產之日起就是技術改造開始。很多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礦山,這個問題更嚴重,主要原因是簡單地考慮方案。因此,每個項目應該量身定做,在過程中要注重技術創新、理念創新。
  • 四是重視併購項目篩選標準和管控。Refinitiv(路孚特)貴金屬高級分析師李岡峰從投資者角度提出,一個項目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管理團隊的能力和人才,這是礦業公司必須時刻把握的“靈魂”。因收購塞邦被外界熟知的赤峰吉隆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曉兆介紹,赤峰黃金在海外的發展戰略中,制定了成為國際化大型礦山的目標,他們的關注點是投資政策穩定和風險可控,要求通過項目運作,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和抗價格波動風險能力。針對可能出現的交割和整合困難,他們通過設計和制定特殊的條款和機制,做好現場監管,交割後納入管理團隊,實現礦山獨立平穩運營,管理上全面控制,同時制定了3年的發展規劃。
  • 五是統籌考慮企業風險。北京經易金匯信息資訊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官韓學峰表示,宏觀上要關注全球匯率波動;企業維度,庫存、企業經營結構也有周期,要綜合考慮形成一攬子的策略避險解決方案。

觀點五

善用第三方機構開展融資

有沒有什麼辦法幫助礦業公司在這一時期更好地開展投資?香港交易所環球上市服務部副總裁張曉夏從融資的角度,給大家帶來了好消息。

港交所是一個多資產類別齊頭並進的世界級交易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之一。港交所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其成為離內地資本市場最近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資本市場,可以同時達到多地上市,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溢價優勢,這也是近年來多家有實力的內地礦企選擇在此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介紹,目前在港交所創業板上市的礦業企業已有約120家,市值約5000億港幣。他們的要求是最低上市市值5億港幣,基本上6月~9個月就可以完成上市申請,同時以準註冊制的形式進行上市審批,審批政策以基本披露為本,“不會過多阻擋企業上市。”

張曉夏表示,對尚未取得盈利的企業,港股提供“獨特招待”:“對開採勘探型的企業而言,開採前期是最需要資金的,但還沒有產生收入和盈利,對此我們設計了主板上市規則第十八章,專門針對礦業開採勘探公司。如果滿足高管具有5年以上相關經驗,企業能夠拿出一份清晰的商業化路徑,包括其它資本設計的條件,這些都是可以豁免正常情況下的主板上市規則的。”

另外,港交所在2018年發佈了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這項重要的上市規則的改革,對運用了新興技術的礦企是一大利好。“這樣在獨資過程中,可以以同股不同權的形式最大程度地保障整個創始人對公司的話語權。”

產品方面,港交所去年推出了黃金期貨和鐵礦石期貨,今年又推出對標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的名義金屬期貨,“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企業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在融資和價格管控的風險方面,提供一個全面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