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襆頭,穿窄袖袍,腰繫革帶,足蹬黑靴”——闡釋唐代武士服飾

唐代儀仗圖中,繪製了各種不同造型的武士形象,他們在服裝樣式、顏色以及佩戴物品上多有差別,從古代文獻記載來看,服裝的不同樣式和配飾暗含著人物的身份和等級。下文將針對武人服飾進行分析闡釋。

唐代儀衛圖中最為常見的武士形象即是:頭戴幞頭,有時加抹額,身穿圓領窄袖袍,腰繫革帶,足蹬黑靴。這種固定的武人服飾在唐《通典》中被稱為"戎服準式",可見,這是一種唐代大量的普通武士穿著的軍服。

“頭戴幞頭,穿窄袖袍,腰繫革帶,足蹬黑靴”——闡釋唐代武士服飾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幞頭是中國古代男裝中最為普及也最具民族性的服飾之ー。它從南北朝時期出現以後,歷經唐、宋、金、元、明,直到清代初期,沿用不衰。幞頭是由漢末、卷一《故事ー》中有詳細的描述:"幞頭一謂之四腳,及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折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

唐代幞頭並非直接包裹髮髻,而是在裡面戴巾子,巾子覆蓋於發之上包裹出各種形狀,而後外覆幞頭。從壁畫材料來看,不同時期包裹髮髻的形狀有所不同,而髮髻的形狀直接取決於巾子的包裹方式。《雲麓漫鈔》卷三記載:"唐武德中,尚平頭小樣者,嗣聖二年則天臨朝,以絲革為之,以賜百官,呼為武家樣。又有高頭巾子,亦呼為武家諸王樣巾子。景龍四年,內宴賜百官內樣巾子,高而後隆,目為英王樣巾子。明皇開元十四年,賜臣下內樣巾子,圓其頭是也。"可見,不同時期流行的巾子包裹髮髻的樣式有所不同。

除了髮髻形狀之外,幞頭的質地和下垂兩腳的長短及軟硬也在不斷變化,這點在不同時期的墓室壁畫中可以得到印證。唐初只是兩條下垂的帶子,或至頸,或過肩。如長樂公主墓墓道西壁儀衛圖中衛士長,頭上即裹下垂至頸的幞頭。

盛唐、中唐時期,幞頭的兩腳漸漸縮短,有的腳下垂少許再上折搭於腦後,幞腳有的採用絹一類較軟的材料製成,使其能隨著人的活動飄拂;有的用紗、羅等稍硬的材料製作,使其兩腳微微分開像燕尾。這種雙腳均用輕薄柔軟材料製成的幞頭,稱為"軟腳幞頭"。如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侍衛圖中侍衛長,即裹此種幞頭。晚唐時幞頭腳用硬質材料做骨架,使其向兩邊撐開,有時還微微上翹。

“頭戴幞頭,穿窄袖袍,腰繫革帶,足蹬黑靴”——闡釋唐代武士服飾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雲麓漫鈔》卷三記載:"唐末喪亂,自乾符後,宮娥宦官皆用木圍頭,以紙絹為襯,腳用銅鐵為骨,就其上製成而戴之,取其緩急之便,不暇如平時對鏡繫裹也。僖宗愛之逐製成而進御。"這種"腳用銅鐵為骨"的幞頭,又稱為"硬腳幞頭"。唐僖宗靖陵雨道兩壁執戟武士圖,其所戴的即為這種幞頭。

除此之外,還有在幞頭外再加抹額的。方法為先裹幞頭,再用三角形頭巾順著發勢,從前向後包裹,將巾角反挽在髮髻前方打結,並將倒三角形巾角留於發之下,如章懷太子墓儀衛圖中侍衛頭戴紅色抹額,節愍太子墓墓道東西壁持戟侍衛圖中衛士頭戴黃色抹額等。侍衛多身穿袍服,這種袍服的特點是窄袖、貼身、長至小腿左右。據《唐六典》記載:"袍之制有五:一日青袍、二日袍、三日黃袍、四日白袍、五日皂袍。"這些顏色的袍服在懿德太子墓儀衛圖中,幾乎都有所見。另外,為了行動便捷,多數低品級侍衛的袍服將腿側兩旁開衩至跨處,又稱為缺胯袍。

與袍服搭配的腰帶,多為皮質,因此又稱為革帶。一般為黑色,但晚唐也出現了紅色腰帶,如靖陵執戟衛士圖即系紅色腰帶。武土皮帶上一般配有胡祿、橫刀、虎帳豹韜等。

胡祿並非中國固有之物,在中原地區它最早出現是在北朝晚期。如北朝安伽墓、北齊徐顯秀墓、日本MIHO博物館藏北齊墓石棺床中,都出現了腰間佩掛胡祿的騎士形象,但騎士多為胡人打扮,應為粟特或突厥人。唐代胡祿形象大量出現在壁畫中,如章懷太子墓中的儀衛,腰間的胡祿形象完整明確。從文獻記載來看,唐代中原地區已普遍使用胡祿。

“頭戴幞頭,穿窄袖袍,腰繫革帶,足蹬黑靴”——闡釋唐代武士服飾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新唐書》卷五十《兵志》列舉府兵的裝備日:"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祿、橫刀…各一。虎帳豹韜是裝弛弓用的袋子,即是虎皮或豹皮製作的裝有弓的弓袋。橫刀是衛士佩刀,長約1米,武土站立時垂掛於身側,居坐時橫置於前。除了最常見的"戎服準式"外,唐初等級較高的武官還著褲褶服。如在李壽墓、節愍太子墓中出現了頭戴平巾幘、身著緋色衿褶服、外披襠的武土造型。這種造型在唐代前期的壁畫遺存中多有所見,如莫高窟第103窟、第220窟壁畫維摩變中的武土形象,與墓室壁畫中完全一致,說明在當時是較為流行的武官服飾。

在節愍太子墓中,位於墓道儀仗隊最前的人,應為領隊。在李壽墓中此類人物位於墓道兩壁儀仗隊伍最外側,位置比較突出。李壽墓原考古報告稱其"頭戴進賢冠",當誤。《新唐書・車服志》記載:"進賢冠者,文官朝參、三老五更之服也。"唐代詩人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中也說道:"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說明進賢冠一般為文官所戴,而非武官之物。二人所戴發冠應為平巾幘。平巾幘產生於漢代,至唐代成為武人常用的冠飾。唐代的平巾幘僅罩住發,正面輪廓似元寶剖面,與壁畫所繪完全一致。

《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記載:"平巾幘者,武官、衛官公事之服也。"說明此冠飾應是武官、衛官的公服。兩組人物均著袴褶服,外套裲襠。衿褶服具體的結構形制為:上身交領大袖短袍,下著大口褲。褶外套的襠是古代的一種背心。《釋名・釋衣服):"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常與袴褶配合使用。

舊唐書》卷四五《輿服志》載:"袴褶,近代服以從戎,今贊嚴則文武百官鹹服之。"孫機在其《中國古服論叢》中也提及:"袴褶在唐代前期作為武官的朝服,尚承南北朝時之餘緒。以後由於幞頭和缺胯袍行世既久,文武官員服之以朝參已成常制,褶遂廢而不用。"他認為袴褶在唐代後期不再作為武官的專用服飾,與歸崇敬的請罷有關。

袴褶的顏色不同,其所代表的官員等級也有差別。《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褲褶之制…三品以上紫,五品以上緋,七品以上綠,九品以上碧。"這說明衿褶的顏色與官員的等級有直接關係。李壽墓和節愍太子墓中所著緋色衣者應為五品以上官員。可見,這類頭戴平巾幘、身著袴褶、外套裲襠的組合,主要為唐代前期的武官服飾,其顏色標誌著武官的官品等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