奼紫嫣紅 村民30年“種”出家門口小花園

對於今年66歲的硤石街道軍民村村民都姚良來說,養花種草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放不下,更離不開,他對花花草草的喜愛,已經深入到了骨子裡。

姹紫嫣红 村民30年“种”出家门口小花园

30年前,他開始在自家的院子裡種花養草,如今院子裡已經繁花似錦,數百盆各式鮮花、盆景琳琅滿目,一年四季有花賞,有景看。

然而,這個都姚良耗時30年“磨”出的小花園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即使是附近鄰居,也很少知道他家院子原來這麼美。

姹紫嫣红 村民30年“种”出家门口小花园

直到幾年前,同村的花粉團成員“牛哥”偶然間才發現這個藏在普通農家中的小院子,至此,幾十年來一直默默“修煉”養花技術的都姚良才與“同行”有了交流。

前兩天,2019海寧市優美庭院評選大賽開始報名的消息傳來,“牛哥”趕到都姚良家中建議他報名參加,都姚良也覺得,是時候帶著他的小花園和大家見見面了。

一個月70塊錢的工資,他花四五十塊賣花

走進都姚良家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排用木頭做成的花壇,花壇上擺放著各種花卉盆栽。

沿著花壇一路向前,最吸引人的是造型奇特的各種盆景,盆景中假山塔樓錯落有致,處處彰顯著造型者的獨具匠心,盆景的樹種也不少,有榆樹、小葉松等十多個品種,每盆都各有神韻,猶如“無聲的詩”。

姹紫嫣红 村民30年“种”出家门口小花园

繼續前行,一株大香樟樹出現在眼前,高大的樹冠留下了大片濃陰,樹下,數盆三角梅開得正豔,一旁鋼結構、木質頂搭建的迴廊下,擺放一架灰色的休閒吊椅,邊上還有座椅可供人喝茶聊天。

再往前,是一個小魚池,魚池中10多條金魚正在嬉戲遊玩,池中假山造型優美,有一種山水相融意趣,讓這座庭院瞬間“活”了起來,景觀層次也更加豐富。

“我以前是做木工的,這些都是我親手一點點建起來的。”提起這個院子,都姚良很謙虛,“都是自己瞎琢磨的,想到什麼就弄一點,二三十年來就成這樣了。”

30來歲的時候,都姚良就愛上了養花種草,一有空就往上海、杭州跑,不為別的,就為去大型的花鳥市場蒐羅造型別致的花卉盆景。“那時候的工資很低,一個月只有70塊錢,但買一盆帶假山的盆景要花掉四五十,只要有喜歡的,我還是願意花這個錢買回來。”都姚良說,他這個“高消費”的愛好,經常受到妻子的埋怨,但沉迷於花草的他依舊“我行我素”。

庭院不斷升級,今年又做起了兩個花壇

最讓都姚良頭疼的,是花草盆栽的種養技術沒地方學,“我們村裡我是第一個種花的,比我更早的沒有了,沒有人可以交流,只能靠自己一點一點摸索。”

自己摸索的過程中免不了要“交學費”,“養死了不少。”每一盆養枯萎的花草,都姚良會心痛好長一段時間,等情緒恢復後,他又會重新買上幾盆新的,繼續研究種植方法。

姹紫嫣红 村民30年“种”出家门口小花园

如今,都姚良已經成了一個種花“老手”了,他院子裡的幾十個品種數百盆鮮花都是他親手種起來的,每天澆水、施肥、修枝,一忙就是幾個小時,而他樂在其中。

“我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唯一的愛好就是侍弄花花草草。”退休後的都姚良將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了庭院中,不僅僅是養護庭院中的花草盆栽,而且還不斷地對庭院進行升級。

“兩個花壇是今年剛弄的,以前花卉盆景都擺在地上,顯得雜亂,前幾個月我就自己用木頭建了兩個花壇,花草就養在花壇裡,一是更整潔,二是養護起來更方便。”都姚良說,院子裡的魚池也是前幾年建起來的,一共花了五六千元,“光一個假山就花了1000多塊,如果放到現在估計要多花不少錢。”

30多年一門心思地投入到與枝葉根莖的交流中,獨自摸索花卉盆景的種養技術,雖然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都姚良覺得這遠遠不夠,他希望能和更多的花友進行交流,也希望這次參加優美庭院評選大賽,讓自己的小花園和大家見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