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園,青島人記憶裡的"大花溝"

故事|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園,青島人記憶裡的
故事|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園,青島人記憶裡的

小時候,在外婆家生活,總是聽到老人口中提到一個地理詞彙——"大花溝"。那時候年齡尚在個位數,不怎麼懂事,不曉得這是個什麼地方,又在哪裡。後來,老人家帶著出遊,有時候到了地方,會告訴我,這就是"大花溝",又叫"第六公園"。

隨著老一輩人的故去,許多存在於言談中的歷史,都歸結到塵封的記憶中。這些無形的財富,在新一代人的眼中,自然不能產生價值,在朝五晚九的奔命生活中,更無閒暇顧及這些陳年舊事。以至於,這些久遠的回憶,只有民俗和歷史學家們才如獲至寶。

說了半天,大花溝究竟在哪裡?它就是湖南路和湖北路夾著的安徽路上,那個漂亮的小公園。公園與溝渠,看似並無什麼關聯,但是看事物,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它的前世今生不是嗎?

故事|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園,青島人記憶裡的

"大花溝"是從清代就有

膠澳建制之前,青島作為不開化的原始地貌,都是各種自然形成的村子,包括今天的鮑島村、大山村、湛山村等,都是那時候形成的。據說,大花溝此地也有個村落,形成於清代乾隆年間,村子稱為"大村",村邊大溝也被當地人稱為"大村溝"。

"大村溝"原先真的是一條溝,或許是天然形成的洩洪渠。它由北向南延伸著,從觀海山一直通到前海的青島灣,溝渠不大,寬約四十餘米,深不過七八米,每到雨季,有水流過此處,直通大海,是典型的季節性入海河段。

那麼,大花溝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據說,當時溝渠及兩側,盛開最多的是各色薔薇,盛花期整個大溝如披彩著錦一般,所以就有了"大花溝"的稱呼。

無水之時,借溝渠中淤泥的肥力滋養,自然生長了許多茂盛的矮樹和灌木,如楊樹、槐樹、迎春、丁香等,品類倒也豐富。

據說此地也是地段上佳,在溝渠與青島灣之間的窪地,就是曾經的日報社大樓位置,大村百姓打出一口深井,水質優良,甘甜清冽,與登州路青啤一廠的甜水井裡打出來的水有一比。

故事|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園,青島人記憶裡的

德日北洋時期的"街心公園"

德國人來了以後,對膠澳的東海岸區域進行詳細勘察,制定了城市規劃,想把這裡建成遠東第一的殖民典範,因此對這裡格外用心。前海一線,如今的棧橋火車站至八大關一帶,北至中山路、館陶路一帶,陸續出現了許多旅館別墅和洋房獨棟。

大花溝也在德國人的城市規劃之列,按照圖紙,這裡被填平,種植了許多花木,變成了一個佔地12畝的大公園,叫它"梯利華茲街心花園",旁邊的路叫做愛貝街。德國人走了,日本人又來了,愛貝街改稱大村町,這個公園也隨之更名為"大村公園"。

青島經歷了德佔、日佔以後,終於回到祖國懷抱。1922年,大村町更名為安徽路,大村公園再次更名,按照青島市的公園順序,編號為第六人民公園,又叫安徽路公園,這個叫法與"大花溝"一起,至今仍有很多人稱呼。

在北洋政府管轄之下沒有幾年,又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手中。要說,國民政府對青島還是很重視的,把它改為青島特別市,提升到中央直轄的高度,一度煥發出新的榮光,這期間一直被青島人記住的一位市長,叫沈鴻烈。

故事|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園,青島人記憶裡的

國統區的下等貧民樂園

上世紀四十年代,南京國民政府進入末期,青島特別市像其它地方一樣,開啟了混亂模式。原本花香似錦的大花溝,失去了規範管理,變成一處髒亂差的垃圾場,加之國統區的通病,物價飛漲、通脹嚴重,法定貨幣變成擦屁股紙,今天買一袋面,明天只能買一盒火柴。於是,大花溝又有了新的功能。

這樣的貨幣貶值速度,大家都受不了,於是大花溝這裡就變成了兌換貨幣的交易"黑市",老百姓要換幾個硬通貨,保住自己的棺材本。有需求就有市場,這是經濟規律。

大花溝黑市,主要提供美元的兌換倒賣,也有銀元和金圓券的交易,都是社會閒散人員和有門路的,能搞到這些貨幣,從中漁利。尋常百姓,也沒有這個途徑賺這份錢。

到了晚上,這裡也不閒著,一躍而成為站街女郎和地痞混混的樂園。據說,解放前的青島,大花溝這邊入夜後,路邊上就是站街女們拉客的天堂。另外這裡還是地痞流氓和混混們經常出沒的地方。

1949年以後,青島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市政府開展社會醜惡現象大清掃,對大花溝進行了集中清理整頓,社會閒散和地痞流氓一度消聲滅跡。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大花溝被規劃為"安徽路街心公園",就是俗稱的"安徽路小公園"。

實際上,站街女這個現象,一直傳承到2010年前後。記得當時晚間開車經過此處,會有女士突然跳出來攔車、拉車門,要求上車。老同事們也都會提醒加班的小夥子,回家別走安徽路公園,當心路邊的"女流氓"。

倒騰兌換外幣的人,也沒有銷聲匿跡,遷移到了中山路上的中國銀行門前,他們神情警覺的看著進出銀行的人,悄聲兜售著自己的產品,只為了幾個點的利潤。

故事|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園,青島人記憶裡的

八十年代的便民集市

煥然一新的大花溝,在貨幣黑市交易取締之後,曾經存在過幾個由群眾自發形成的市場,這都沒有牽頭組織,完全是群眾們根據自主需要產生的。

第一個是文玩收藏交易集市。這個集市,最初是因郵票交易而存在的,偶爾也會涉及錢幣。當時青島比較熱鬧的集郵市場,有堂邑路郵電局、臺東郵電局的門口以及第六公園的廣場。後來,市南市北一帶的老住戶,家中有些收藏的好物件,也帶著東西來這裡出售,這個集市變成"微縮版潘家園",這裡交易的,包含了古玩雜項各種品類。攤位雖然不多,但都屬實在人,倒不會故意使詐坑騙,買賣交易都現場結清,買賣成了,還能認識同道好友。後來這個集市統一遷到了昌樂路文化市場,比起安徽路原先的氛圍,就改變了許多。

第二個集市,是換房集市。當時是住房福利配給制度,青島市的住房,主要來源於直管公房、自管公房和少量租賃住房,每個月只是按照房單交一點象徵性的房租,沒有產權,也就不存在炒作和保值增值的概念。那時候的換房,不同於現在賣舊換新,賣小換大,而是切切實實的實物調換。承租人之間互換房屋使用權,這在當時也是政策支持的。一般換房的動機主要是工作和生活需要。至今安徽路上集中了許多房產中介,就是當年換房大集的痕跡。

第三個集市,是相親大集。這是政府為了幫助大齡男女青年,能夠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而官方開展的利民公益活動。當時的婚姻觀,不像現在這麼著急而開放,那時候的青年男女還是比較羞澀含蓄的,甚至有些同志根本不知道怎麼找對象,找到了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還有些因為忙於工作和事業,耽擱了自己的生活問題,不僅父母著急,他們自己也著急。相親大集恰好能幫助他們擴大擇偶範圍,找到適合自己的終生伴侶。當然,除了滿足青年男女,也會有夕陽紅大集,為喪偶獨居的老年人牽紅線搭鵲橋。這在前互聯網時代,還是很有必要的。

故事|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園,青島人記憶裡的

老公園的新生命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公園失序管理,漸至荒蕪。七八十年代,此處淪為群眾自發市場。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這裡變成打撲克、下象棋的街頭娛樂場所,幾個人遊戲,可以圍上幾十個人看。

九十年代以後,這裡變成農貿市場,擺攤賣菜、副食百貨和早餐小吃應有盡有,佔滿了整個公園內外,甚至許多攤位擠到了馬路邊緣,造成公共衛生的嚴重破壞。

本世紀初年,地方政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斥資進行重點升級改造。鑑於安徽路公園特殊的地理位置,周邊公交車站、醫院、學校、幼兒園扎堆,還有許多臨街商鋪和居民樓院,人流、車流密集。特別聘請了外籍設計師為公園佈設人文水景。原先的農貿市場,則挪到了如今總督府一側的沂水路上。

竣工後,管理部門在公園南側設置了老舍先生的半身塑像,紀念先生在青島的生活和創作歲月,老舍夫人胡潔青女士親筆題寫"老舍公園"四個大字,作為正式名稱。它也成為繼中山公園、魯迅公園之後,第三個以國家著名人物命名的公園。

故事|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園,青島人記憶裡的

(本文原創,屬於頭條"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圖片來自互聯網公共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