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這5個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做好了冬季就會少生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十月節。立,始建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正式進入冬季的標誌。這個時候,人們將農作物都晾曬好收入糧倉準備過冬,小動物儲備好糧食為接下來的冬眠做準備。

在我國古代習慣把二十四節氣分為三候,其中立冬的三候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從立冬開始,水面開始結冰,土地也開始上凍,這個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就比較有意思了,雉是指野雞,蜃是指蛤蜊,在古代人們發現立冬後天上的鳥兒變少了,反而海中出現了許多大的蛤蜊,因為蛤蜊的花紋和雉的羽毛顏色相似,古人就將兩者聯繫起來,認為海中的大蛤蜊是由雉變成的,這也反應了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生生不息,循環往復的自然規律。

今日立冬,這5個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做好了冬季就會少生病

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立冬就是冬至,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節氣。立冬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前後,它代表著秋天的結束,冬天的開始。冬至一般是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至”就是到的意思,表示著冬天到了。既然是不同的節氣,就有不同的講究,關於立冬有些什麼講究呢?

1.起居

中醫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冬之後,萬事萬物處於一個靜止的狀態,草木枯萎,蜇蟲冬眠,此時人應該按照大自然的規律來進行生活起居,這個時候就有充足的理由來睡懶覺了。古人講:“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在冬季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晚起有利於陽氣的潛藏和陰津的蓄積。

2.鍛鍊

立冬以後,晝夜溫差變大,不能因為太冷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動彈,適度的鍛鍊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不過應該到太陽出來在鍛鍊,以身體微微汗出為度。

今日立冬,這5個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做好了冬季就會少生病

3.情緒

立冬以後,動物開始冬眠,草木也開始枯萎,難免會影響人的情緒,人會變得懶惰,這個時候就應該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來娛樂身心,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

4.保暖

清代醫家曹庭棟在《老老恆言》中是這樣說的:“脊樑得有微暖,能使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補益”。冬天的主氣是寒,所以保暖就顯得尤其重要。除了穿秋褲外,我們需要儲藏足夠多的陽氣來抵禦冬天的寒冷。最好的儲藏陽氣的方法就是曬太陽,適當的曬太陽有助於陽氣的儲藏,使你的體質變強,來年少生病。

今日立冬,這5個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做好了冬季就會少生病

5.飲食

在民間一直都有立冬進補的習俗,為了增強人體的禦寒能力,立冬以後的進補應該以增加熱量為主,吃肉是最好的選擇,適度的食用一些狗肉、牛肉等,能供給人們生產生活所需的能量。立冬過後,空氣更加的寒冷和乾燥,尤其對於北方的小夥伴來說,更加容易上火,所以要適當的吃一些白色的食物來防燥潤燥。比如白蘿蔔、冬瓜、百合、銀耳等,還應該及時的補充水分。冬季為腎經旺盛的季節,所以少吃一些鹹味的食物,因為鹹入腎,過度攝入鹹味會使得腎水偏,不利於人體的閉藏,而苦能洩火,立冬後人體陽氣耗損過多,所以應該多食苦味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