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英雄杨子荣:入伍时是一名炊事员

《林海雪原》中的剿匪英雄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城南一个叫峡河的小山村。1945年,日本投降的那一天,29岁的杨宗贵瞒着母亲和妻子,以自己的字“子荣”去报名参军。小时候他随父亲一起闯关东,在鸭绿江上顺水放排、逆水拉纤,社会底层的生活让杨子荣熟悉了东北地区的人情世故和乡风民俗,就连不少野史轶闻和行帮黑话,他都烂熟于心,这一切都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侦察员提供了许多便利。

剿匪英雄杨子荣:入伍时是一名炊事员

杨子荣

1943年,杨子荣回到山东老家成亲,随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抗战胜利后,杨子荣被抽调入伍,随即奔赴东北编入牡丹江军区第二团,成为曲波的部下。但最初杨子荣并不是一名侦查员,而是一名炊事员。那么,一名炊事员是如何成为剿匪英雄的呢?

剿匪英雄杨子荣:入伍时是一名炊事员

上面这张照片摄于1946年4月的东北,是牡丹江军区剿匪小分队的部分官兵在海林火车站外留下的珍贵合影。照片上第二排中间稍向后倚坐者,就是时任牡丹江军区二团政委的曲波。有一回,曲波召集大家开会,像找一名战士化装侦查,去摸摸土匪的老底。可是,队伍里不少侦查员都已经是“老面孔”了,很容易被土匪发现。怎么办呢?就在大家发愁的时候,炊事员杨子荣主动提出,他来试试看。

他的提议,大伙听了都哈哈大笑。谁也不相信,一个平日里跟锅碗瓢盆打交道的“火头兵”,能当侦查员。但是,杨子荣不服气,主动提出要曲波打个赌。赌什么呢?就赌他化完装后,曲波能不能认出他!

剿匪英雄杨子荣:入伍时是一名炊事员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

第二天,曲波来到街上,他左等右等,就是没能等到杨子荣。曲波心想,怕是这小子不敢来了吧?但他哪里想得到,此时的杨子荣化装成一个要饭的老头,从曲波面前走过去、又走回来,曲波居然没认出来!杨子荣这一下子,就把大家伙都镇住了!经过仔细观察,曲波觉得杨子荣经历丰富、性格沉稳,善于与各类人打交道,于是就让他当了一名侦察员。

因为胆大心细、表现突出,1946年1月,杨子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杨子荣又被评为战斗英雄,提升为侦察排排长。杨子荣在剿匪战斗中,打的最漂亮的一仗,当属剿灭“座山雕”匪帮。

剿匪英雄杨子荣:入伍时是一名炊事员

电影《林海雪原》中的匪首“座山雕”

“座山雕” 原名张乐山,他18岁就当上了匪首,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他占山为王50多年,是个不折不扣的厉害角色!1947年2月7日,杨子荣乔装打入土匪内部,活捉土匪头目“座山雕”,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为此,团里给杨子荣记了三等功。

剿匪英雄杨子荣:入伍时是一名炊事员

曲波珍藏的杨子荣照片

这张照片上,站在后排左边第四位、胸带红花的的是杨子荣。在电影《林海雪原》的结尾,杨子荣又踏上了新的战斗征程,消失在了茫茫林海之中。事实上,现实中的杨子荣在活捉座山雕之后不久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据调查,当时杨子荣正率领剿匪小分队追击顽匪郑三炮,并将他们堵在了窝棚之中。但在枪战中,杨子荣匣枪的撞针被冻住了,土匪孟老三一枪打在杨子荣胸口,这名侦察英雄壮烈牺牲。

剿匪英雄杨子荣:入伍时是一名炊事员

电影剧照

小说的作者曲波在《林海雪原》后记中这样写道:“我的宿舍是这样的温暖舒适,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这一切,杨子荣等同志没有看到,也没有享受到,但正是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来,在最艰苦的年月里,他们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