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一、几个关键点的问答

1、北流的历史有多久?答:北流行政建制历史已有1500多年之久。

2、何以称为北流?答:因境内圭江流向而得名。圭江也称北流河或北流江,发源于云开大山南部平政镇上梯村与沙垌乡交界处的双孖峰东麓,流经北流、容县、藤县,于藤县县城汇入西江。

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3、北流为何又称铜州?答:民安铜石岭富含铜矿,以冶铜著名而设置铜州,铜石岭发现有汉代冶铜和铸造铜鼓遗址,出土有120多面铜鼓。

4、北流为何又称小佛山?答: 北流江沿岸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河水丰盈,且盛产陶瓷、铜器,有北流江水路直达广东,商贸发达,历史上曾富甲一方,故素有“小佛山””之称,也称“金北流”。

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二、桂林郡,合浦郡

秦始皇嬴政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废除分封制,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并在岭南(现两广地区)设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北流境隶属桂林郡,后隶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次年废除象郡,在岭南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北流境则属合浦郡。

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三、北流郡,北流县,铜州,容州

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以境内圭江流向由南而北得名,无属县。南朝梁(502年-557年)时期,北流郡改称北流县,为北流行政建置之始,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北流属合浦郡。大业二年(606年),废陆川县建置并入北流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北流县析置北流、陵城、扶来三县,复置陆川县,并与北流县、普宁县(今容县)设置铜州,均属铜州(治所北流)辖地,治所在北流长达百余年。贞观元年(627年)属容州。乾封二年(667年),北流增置罗卞县(治所今六靖长江村)。总章元年(668年),又增置峨石县(治所今隆盛香圩村)。新增之两县及扶来县属禺州,北流、陵城属容州所辖。

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峨石、扶来、罗卞、陵城四县,其地并入北流县,属容州都督府普宁郡辖地。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北流为容州路总管府辖地。明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县改隶梧州府郁林州。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县改隶梧州府郁林州。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北流县改属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北流县改属郁林直隶州。

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四、郁林府,郁江道,苍梧道,民团,梧州,浔州,区

民国元年(1912年),北流属郁林府。民国二年(1913年)7月撤郁林府,设立郁江道,北流为其属县。民国三年(1914年)改郁江道为苍梧道,北流属之。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广西省政府成立,废除道制,北流直属省府。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广西独创民团制度,北流属郁林民团区。民国廿一年(1932年),北流属梧州民团区。民国廿三年(1934年),民团区改为行政监督区,北流属梧州行政监督区。民国廿五年(1936年),置浔州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同年,增设郁林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民国廿九年(1940年)3月,郁林行政监督区改为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简称第六区),北流属之。民国卅一年(1942年)3月,原第三、五、六区合并为广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治苍梧县,北流属之。民国卅六年(1947年)4月,复从第三区析出郁林、兴业、博白、北流、陆川、贵县等6个县,置广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治郁林。北流属之。

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五、北流县,北流市

解放之后,仍称北流县,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撤销容县专区,设立玉林专区,北流属之。1971年,玉林专区更名为玉林地区,北流属玉林地区。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为县级市,仍属玉林地区。1997年4月,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县级北流市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由地级玉林市代管,直至现在。

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六、人才辈出

北流人杰地灵,明代进士李宏曾任四川道监察史10年,清代中进士13人,其中阙邦觐19岁中进士点翰林,被誉为“北流神童”;新进士李绍昉宝和殿复试获一等一名,授职翰林院编修,担任国史编纂,其才思敏捷,学问渊博,时人誉为“才压三江”。现代北流籍的著名专家、学者有国学巨擘陈柱、有机化学家凌育宸、画家马达、铁道工程专家冯介、教育家、诗人冯振、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陈一百、光学家顾去吾、水电专家窦音桂、音乐家何名忠等。北流还是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领导人、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的故乡,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七、现在的北流

北流全市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153万人,辖22个镇、3个街道,城区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城镇化率56.38%。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中国陶瓷名城、建筑之乡、荔枝之乡、百香果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慈孝文化之乡、中国乡贤文化之乡、广西第二大侨乡和世界铜鼓王的故乡。

金北流,古铜州,小佛山,北流的前世与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