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我不怕失敗,只怕將來因為沒盡力嘗試而後悔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2019-20賽季CBA常規賽第2輪,現效力於CBA聯盟北京首鋼的林書豪攻24分,北京首鋼以105-102,3分險勝山東!

時間回到今年7月,帶著NBA總冠軍戒指返回臺北的林書豪內心卻五味雜陳,7月27日晚間在佈道會上暢談NBA利伯維爾場等待的心情,一度淚灑現場!儘管正值職業生涯的低谷,他仍希望以自身例子鼓舞所有的年輕人,尤其在面對追夢的現實與艱難,他在親子天下youtube獨家直播的分享會上,也與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分享自己的失敗,並點出親職教育在面對生涯追求時的重要性。


林書豪:我不怕失敗,只怕將來因為沒盡力嘗試而後悔

照片:黃建賓攝

林書豪儘管面臨職業生涯的最低潮,仍願意返臺與臺灣的朋友們分享失敗經驗。他始終強調,寧可失敗,不希望以後因沒追夢而後悔。

今年剛奪得冠軍戒指、繼2位中國籍NBA球員孟克.巴特爾(Megke Bateer)和孫悅(Sun Yue),成為史上第3位奪冠的華裔球員(注:首位華裔美國籍球員)的林書豪,即便有著人人稱羨的“夢想達成”人生,近年卻因正值職涯低谷,遭輿論酸“躺著奪冠”。

“林來瘋(Lin-sanity)”的光環黯淡,難道代表“繁華終究夢一場”不值得?

職涯總有高低,選擇了自己夢幻職業的林書豪也不例外,他在今年7月返臺的2場分享會上都不約而同的提及:現在正是他面臨職涯最低谷時的時期。

“我不怕失敗,只怕將來因為沒盡力嘗試而後悔。在當球員的第9年,我並未達到自己期望的狀態,但如果我的失敗講出來能幫助別人,這樣也很好。”

7月26日在臺北中油國光廳舉行的《國泰夢想豪小子林書豪X 葉丙成座談會》中,他間接回應得了冠軍卻仍面臨“待業中”的狀態。

林書豪:我不怕失敗,只怕將來因為沒盡力嘗試而後悔

林書豪(圖右)與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圖左)對談分享。黃建賓攝

他的經歷,仍舊鼓舞了一些學生。

現場有位來自雲林的女高中生劉同學,受訪時眼睛亮著堅定地說,她就是因為林書豪開始打籃球,也因為“豪小子”面對籃球路堅持不懈的態度,讓她覺得人生有很多選擇。

劉同學與現場好幾位“豪粉”下午2點就開始排隊,等著晚上7點半的座談,不只為一睹偶像風采,更重要的是對著臺上的“豪小子”喊一聲:“加油!”

實際嘗試,才知行與不行

“夢想不是想出來的,而是試出來的。”葉丙成舉例,若小孩想打棒球,就讓他好好去練,搞不好一上場發現球丟得更遠、跑得更快的大有人在,反倒多了機會去思考自己到底行不行。

“我哥哥是牙醫,但我上了大概3個禮拜的課就知道自己不行!”林書豪笑著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他也坦言,父母親花了很多心思營造興趣摸索的環境,從小網球、游泳、鋼琴、小提琴、畫畫各種課都上過,但後來也就是這份勇於嘗試的膽量,讓籃球意外從熱愛變成職業。

葉丙成接著強調,高中生不應該花百分百時間“守本分”讀書,應該要花時間探索興趣。他分享自己喜歡“80-20 原則”,在大學教職生活中以8成時間當教授做學術研究、2成拿來做教學創新。

打球不突出,但他一路“試”進NBA

林書豪並非從小就目標導向式的培養籃球成為職業。即使進了哈佛大學打球,也都未能確定可以走入NBA。他與自己約定,大學畢業後給自己2年時間去試、找機會打球,在沒多少人看好的狀況下,2010年僅得到達拉斯小牛夏季聯盟的試訓機緣,沒想到就一路走至今。

嘗試不用準備退路嗎?“在哈佛,我主修經濟學、副修社會系,雖然想要做NGO,但想到如果一畢業就投入基金會工作薪水也不好,所以就更努力打球了!”林書豪笑著說。

葉丙成也呼籲,臺灣家長和學生總焦慮要做出最好的決定,但他也比喻,正如世上沒有最好的結婚對象一樣,“人生不是函數,不能微分取極值,”葉丙成接著說,不論選了哪個,都要先催眠自己這是最好的選擇,然後全力以赴。

林書豪:我不怕失敗,只怕將來因為沒盡力嘗試而後悔

林書豪淚灑佈道會。照片:Good TV提供


林書豪嘆“人生好難”不希望孩子打NBA

總是給人陽光、正向積極的林書豪在面臨利伯維爾場的漫長等待時,也難掩心中的壓力。

才相隔一天,他在佈道會上談及自己漫長等待的心情,真情流露:“人生真的好難,我總是希望做事做正確的方式,但每一年挑戰都是愈來愈艱難,因為有一句話說:當你跌到谷底的時候你只有往上爬,但對我來講每年的谷底是愈來愈深,自由球員的市場對我來講是非常艱難的過程,因為有點感覺NBA好像放棄我,我一直都認為當有任何機會別人可以懷疑我時,他們就會懷疑我。”

林書豪甚至直言,如果未來有孩子,不希望他進入NBA,“因為這樣你就不需要面對這些的名聲,不用讓人看見你生命中的挫敗與羞愧。”

他願意真誠的向在場數千名觀眾們坦白自己的脆弱與無助,臺下也以如雷的加油聲與支持回應著他。

最後,他提出3個幫助他度過艱難的信念,分別為不放棄、不妥協、不要失去盼望

“今天來到你們面前,我的心是碎的。我可能永遠沒辦法成為我想成為的球員,但我仍可以擁有自由。當你知道你是誰,你不是誰就不重要。”

除了跨出嘗試的那一步,天助自助者。林書豪即便面臨低潮,身為職業球員他仍按表訓練,連這次行程滿檔的亞洲行,都一定排時間練球。除了穩定狀態,信仰的力量也一直是他維持正向心態的方式,不過最強力的後援,莫過於來自家人。

“我知道這講出來很老套,但即便失敗,家人無條件的愛是最大的支持。”林書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