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基本保持完整,建築也保存完好,湖南永州唐生智故居

唐生智故居,位於湖南永州市東安縣蘆洪市鎮趙家井村。唐生智先生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少年及他的歸隱時間。該建築宏偉壯觀,中西結構,風格獨特。整個門庭按“四進三井”設計建造,取《老子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寄望子子孫孫繁衍不息,永世榮昌。最為奇特而又令人費解的要數大門的設計了:大門一邊凹進,一邊凸出,喚作陰陽門,從建房起,一直沒固定過,一年四季,要改動四次,直至現在的大門據說是唐生智先生最後一次離家改的。

佈局基本保持完整,建築也保存完好,湖南永州唐生智故居


樹德山莊四周環境優美,西面山清水秀,是一片無際的田園;前院名貴樹木茂盛濃蔭,後院花園花草扶蘇,鳥語花香。山莊青磚鋪地,廊回曲折,隨屋而轉,有園林建築曲徑通幽的美感。佇立洋樓八角亭向外眺望,遠山重疊如黛,近處江河秀美,田園如畫,是旅遊、避暑的勝地。

門樓、主樓、洋樓是山莊的三座主體建築,三樓鼎足而立。門樓為中式建築,主樓、洋樓卻融中式和西式建築風格於一體。山莊以正廳中央為軸線,以主樓為中心點,各建築依大門和中軸線兩側對稱排列,各建築大小不一,但佈局排列有序,各建築之間有間牆、天並相隔,錯落有致,疏密得當,具有中國傳統民居對稱佈局和空間序列的特點。山莊以大門的廳堂為起點,有走廊、通道連接山莊每個角落的建築,曲折迂迴。廊頂全為抬梁穿鬥式結構,蓋青瓦,裝木板頂棚,山莊全為磚、石、木結構。牆壁塗以青灰科,淌白撕縫,整齊美觀,梁枋交錯,屋脊縱橫。

樹德山莊是一處規模較大、中西合璧的莊園式建築。其券廊式建築體現了近代中西合璧建築的風格。平面佈局以湘南民居傳統對稱手法,天井、大門、走廊、迴廊及半園形窗戶,玻璃方格及洋樓採用不對稱的格局打破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做法。在當時湘南偏僻的山區,能建造出如此中西和諧統一的莊園,實屬難得,力我國20世紀初民居建築的代表之一。

佈局基本保持完整,建築也保存完好,湖南永州唐生智故居


1927年,唐生智回鄉修建故居,並命名為樹德山莊。1938年又在右側建成以唐生智父親名字命名的耀祥中學,與山莊成為一體。1938年至1949年唐生智回鄉居住,樹德山莊成為民主革命聯絡地點,為參與組織、策劃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1950年山莊收為國有。1953年山莊劃給糧食部門,後院局部作為糧庫,後又辦過糧食學校。1991年山莊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山莊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五十年代以來,山莊除前院右側衛兵房被拆除和後側幾座雜房改建為糧庫外,山莊的原佈局基本保護完整,建築也保存完好。

佈局基本保持完整,建築也保存完好,湖南永州唐生智故居


樹德山莊是著名愛國將領唐生智先生故居。唐生智(1889—1970)東安縣人,1926年任北伐軍第八軍軍長,前敵總指揮,湖南省政協主席,抗日戰爭任南京衛戌司令。1949年參與組織策劃湖南和平起義。解放後曾任湖南省副省長,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政協常委、國防委員等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